【编者按】郑伯农(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文艺报》主编,著名文艺评论家):读忽培元的书、认识忽培元大概也将近20年了。我第一次读忽培元的作品是《群山》,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国第一次传记文学评奖,当时除了这部《群山》获奖以外,还有王树增的《...
【编者按】刘润为(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这三部曲值得赞扬的主要是作者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从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都贯穿了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所以作者能够准确地把握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三段历史的本质方面,也正是因为他能够...
【编者按】阎晶明(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忽培元找到了非常好的一个写作对象——马文瑞。首先马老经历的历史长,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他都是参与者,很多时候也是决策者,可谓是中国现当代历史全程见证者。马文瑞长期在部门和...
【编者按】王巨才:第一部《群山》,我十几年前就看过,当时印象很深,也写过一篇评论文章推介。《长河》和《浩海》,我是在《中国作家》杂志和《新民晚报》连载时看过一遍,印象很好。在我的总体感觉里面,这部100多万字的多卷体长篇作品,既是一部生动详...
【编者按】何建明:《我想延安苍生三部曲》是作家忽培元30年间深入采访和潜心创作的文学成果。读这部作品,感到作者是三种身份,一种是秘书,一种是作家,一种是赤子。通篇贯彻着他对传主及那一代的老革命家对人民大众和对故乡延安乃至我们国家的深厚情感与...
第21章:饥民们发现县长跑了,只丢下一个空空荡荡的县衙。人们立即掉转锋芒冲向大财主安景荣家 1929年7月9日(旧历六月初十)一大早,绥德城里风平浪静。冷冷清清的街道上,除了露宿屋檐下那些衣不蔽体的穷人,和几只饿得皮包骨头的野狗,就只有东西...
第20章:刘志丹听着马文瑞对局势的分析,有些吃惊地望着眼前这个英俊精干的青年,心想,后生可畏呀 挨至1929年四五月间,共青团陕北特委在米脂县城召开代表会议。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刘志丹代表特委出席。马文瑞在会上第一次见到刘志丹。早些时候,...
第19章:马文瑞觉得,组织饥民开展大规模斗争时机已经成熟,应当尽快行动,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 共青团绥德县委机关,秘密驻设在城外十里铺小学校里。马文瑞参加了中共陕北特委第一次扩大会后,回到十里铺,立即召集会议,向团县委委员和各区团的负责人...
第18章:白乐亭说:“文瑞,这是陕北特委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委会,各地代表都要来,一定不能出差错” 春、夏、秋三季又没有落雨。1928年的冬季在酷旱中来临。干燥的寒流由遥远的西伯利亚进入毛乌素大漠,然后漫卷着尘沙,无情地袭裹了丘陵起伏的陕北...
第17章:那一夜,在崔田夫家那孔破烂的窑洞里,马文瑞同闻讯前来串门儿的穷苦农民一直拉谈到深夜 铁茄坪村,绕川而行,距离绥德城约四五十里路,是无定河上下川里一个较大的村庄。村里近百户人家,多数姓崔。无定河在这一带河床平缓,两岸淤积了不少平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