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于元:《彭湃》

20210803

期颐之年,再启新篇。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官微特别推出“庆祝建党百年 · 优秀共产党员传记作品推荐”专题栏目,追寻红色记忆,品读传记,鉴史察今,继往开来。


于元:《彭湃》

从1921年到1949年的28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和众多拥护和平与民主的国际友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以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并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28年间,为了自由、平等、繁荣的灿烂明天,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地忘我拼搏着。他们之中,有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有为了掩护群众和大部队而毅然走向绝地的狼牙山五壮士,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祖国的骄傲!《彭湃》是讲述彭湃生平事迹的分册。

内容简介


彭湃虽然只活了33岁,却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彭湃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县苏维埃,开拓了中华苏维埃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第一位战士,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重视并从事农民运动的著名领袖。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绝大多数党员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全力从事工人运动时,彭湃却独具慧眼,把注意力转向了农村。

彭湃认为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世世代代受压迫受剥削,有很强的革命性,是中国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不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中国革命就不能成功。

彭湃不仅很早就重视农民问题,从事农民运动,而且还把马克思主义和当时中国农村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一套新型的农民运动模式,其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下:

其一,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从农民利益出发。1923年1月1日,彭湃在《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中明确提出要图农民生活之改造,图农业之发展,图农民之自治,图农民教育之普及。这是彭湃提出的农民运动的总纲,基本包含了农民运动的全部目的和农民的全部利益。

其二,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并进,从农民最直接的经济利益入手,但最终目的是夺取政权。

其三,重视工农联盟,争取工人阶级的支持。

其四,重视建立农民武装,并号召农兵团结。

其五,注意培养骨干力量。

其六,注意斗争的策略和工作方法。

彭湃创立的这个农民运动模式是从来没有的,立即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光辉榜样,被迅速推广到广东全省以至全国,为以后全国各地的农民运动所仿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农民运动以及国民革命的发展。因此,毛泽东称赞彭湃是“农民运动大王”。

彭湃不仅勇于实践,而且善于进行理论总结。他写的《海丰农民运动报告》详细地论述了海丰农民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文化状况,分析了海丰农村各个阶级及农民所受的苦难,深刻地总结了海丰农民运动的经验,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著作,而且是中国农民运动第一本最有价值的著作。它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运动的教科书,对后来毛泽东写的一系列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于元,科普作家,著有100余部专著,计900余万字。

图片

精彩内容节选

图片

彭湃出身大地主家庭,却义无反顾地走出豪门寻找救民的革命真理,发动农民创建海陆丰根据地,直至英勇牺牲。其壮丽的一生,在近代革命史册上写下独特的篇章。


祖父认为家中虽然富有,却无人做官,有钱无势,深以为憾。因此,他希望子孙有朝一日登上仕途,光宗耀祖。有一天,风水先生对祖父说彭湃日后定是可造之才。祖父见彭湃在儿孙中最聪慧,因此对彭湃关爱有加,常叮嘱周氏要善为抚养。于是,彭湃从5岁开始就进私塾读书。彭湃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养成了好学深思的习惯。

彭湃的生母周氏名叫周凤,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被卖到彭家当丫头,后来才被立为彭家媳妇。由于她出身贫寒,十分同情劳苦大众。

周凤勤劳俭朴,富有怜悯心,具有劳动人民的本色。在她的影响下,彭湃从小深受民本思想的熏陶,对贫富不均深恶痛绝。

彭湃少年时代,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代,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彭湃在生母的影响下,也极其同情劳苦大众。

祖父关心彭湃学习,常在空闲时叫彭湃在桌子上用火柴棍摆字。有一天,祖父叫他摆“收租”两字。彭湃端端正正地摆好后,—本正经地对祖父说:“农民太苦了,他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破衣裤,吃的是红薯汤。咱们如果不收租,他们不就有饭吃了吗?”

彭湃说完,在“收租”两字的上面摆上了一个“不”字。

有一年,正值收租季节,一群佃户挑着沉甸甸的谷子到彭家交租,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呼呼直喘。而彭湃的父亲却诸多挑剔,硬要佃户将谷子再用风车风过。佃户被折磨得又累又饿,一个佃户支持不住,向彭家讨水喝。彭湃心中不忍,忙倒了杯热茶送上前去。

在私塾学了两年后,彭湃又上小学读书。在学校,他没有阔少爷的架子,更没有成为纨绔子弟。他喜欢和穷人家的孩子交朋友,愿意帮助他们。

那时,富人大多没有同情心,人们称之为“为富不仁”。而彭湃不同,家中虽富,他却能仁而爱人。因此,穷孩子都喜欢彭湃,称他是“富而能仁的少爷”。

出版信息

书名:《彭湃》
作者:于元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发表时间:2011年



文章分类: 学术研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