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福 《左宗棠全传》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涌现出一批批叱咤风云、扭乾转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名将、英雄、杰出人物,是一个民族意志的代表和素质的标志。一个不出名将、伟人和不推崇英雄的民族,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能遭受世人轻蔑、他国歧视和列强侵略,而永远匍匐身躯,任人宰割。这是最可悲的。名将、英雄和杰出人物是国家之脊梁,政权之股肱,万民之旗帜,民族之瑰宝,理应多多益善,引以自豪。 公元16~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坚船利炮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有力工具,非洲、西亚、南亚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对象。位于东亚的中国,19世纪初,即已成为西方列强觊觎的目标而濒临蚕食的危境。沙俄垂涎我东北、西北;英人在我东南沿海割据我香港后,又觊觎西南、西北;法人得陇望蜀,势占西南;日本夺琉球,葡萄牙据澳门。中国已处于“鹰眼四集,圜向吾华”,被列强豆剖瓜分的危局之中。然而步入19世纪中叶的“大清王朝”,政治黑暗腐败,长期闭关自守,生产落后,夜郎自大,国力衰退,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开创清朝一代风气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龚自珍大声疾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不是他的期盼和呼唤真的产生了效果,而是因为“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铁律,“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50页)在与龚自珍的同时代,就出现了一位因禁查鸦片,使他走进中西冲突的风暴中心,成为国际性的焦点人物林则徐,这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另一位与林则徐年龄相差27岁的“后生小辈”,贯彻林公的爱国主义思想,秉承林公的未竟事业,在反抗外国侵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中英勇无畏,成为我国19世纪乃至今天备受世人尊重与钦佩的又一位伟大历史人物、卫国英雄,他便是晚清政府的中流砥柱、封疆大吏、著名将帅左宗棠。 左宗棠出身寒素,勤奋刻苦,学识闳深,通晓古今,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为终生座右铭,怀济世之才,以布衣叩阍,雄略伟抱,独出冠时。胡林翼预言:“左氏横览九州,才智超群,必成大器。” 左宗棠畅晓兵机,武库郁胸,以书生驰驱戎马,屡著伟绩,为古今所罕有。他铁骨铮铮,毫无奴性媚态,英勇无畏、不惧强敌,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投降派声浪高涨的晚清,拍案而起,挺身而出,重整乾坤,擎天一柱,力主抗击英、俄、法等列强,年过七旬仍带病督师,殉职在抗法前线。其为国尽忠、远见卓识、军事谋略、应变之才、指挥艺术和不朽功业,被当时名人誉为“朝端无两”、“天下第一”。 左宗棠“深忧夷祸”,殚精竭力,为实现林则徐的重托和遗志,顺乎民意,以“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的爱国精神,能够在朝廷昏庸、权奸掣肘的背景中,不惧英、俄列强百般威胁,不惮高山大漠征程险远,不顾停饷撤兵的一片鼓噪之声,认为“俄事非决战不可,连日通盘筹划,无论胜负云何,似非将其侵占康熙朝地段收回不可。中俄之衅,实由此开”(《左宗棠全集》第12册,书信三,第656页)。遂于光绪六年(1880)六月,在68岁高龄时亲率雄师“舆榇发肃州,五月,抵哈密”(《清史稿》列传199,第12033页)。以“不斩楼兰誓不还”的决心与勇气,“提戎敌忾效前躯,马蹄蹴破天山雪”,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各族人民,特别是边疆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终于打败了盘踞新疆13年之久的沙俄和英帝走狗阿古柏,光复了新疆大部。继而以武力作后盾,迫使沙俄侵略者在交还伊犁谈判中作出让步,吐出已到口的“肉”,夺回占全国陆地1/6的国土,迎来“一轮明月照天山”,未让“碧眼儿射西域盘雕”。同时力主新疆、台湾建省固防。真可谓雄豪垂千古,勇略垂千古,功业垂千古!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在当时国家内忧外患极为严重的形势下,倘若没有雄才大略的左宗棠的进军壮举,不仅新疆会全境沦丧,而且陕、甘、内蒙也岌岌可危,我国的西北边界线将划在离京城不远的张家口一带!毛泽东说:“没有左宗棠,新疆的事难说。”“难说”这个词很含蓄、有深意,包含“是不是属中国版图”等大事。王震将军曾几次指点着中国地图对部将们说:“倘若没有左宗棠,这块160万平方公里的‘雄鸡尾巴’,早就给‘北极熊’叼走了!可惜左宗棠只有一个,不然我们的领土面积比现在要大得多。”左宗棠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立下的功勋彪炳万代,理应受到后世的永远崇敬。 左宗棠思想深邃,目光如炬,虑远智深,雄略盖世。在年轻时便以“海邦形势略能言”的自白和“横海弋船有是非”的预见,“欲效边筹”,主张海防、塞防并重,造船造炮,“师夷长技以自强”。他从本质上认识“和戎自昔非长策,为尔豺狼不可驯”的道理,一贯坚持自卫、自强、自立、自主,一边抵御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军事、经济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一边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为维护国家独立、稳固、安全,促进中国近代化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工业,他不仅创办了“足为海军根基”(孙中山语)的福州船政,还创办了西安机器局、甘肃制造局和兰州织呢厂,为中国近代造船工业、机器工业、纺织工业的建立开了先河,立下了创榛辟莽的劳绩。 左宗棠以建设和巩固边陲为己任,期望有一天祖国富饶的新疆“橐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此石田。置省尚烦它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大军西行,筑路架桥,筹边屯田,军民垦植,引进农艺,绿化荒原,涵养水源,“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他是继汉代以来中华民族开发大西北的大功臣。 左宗棠秉性忠良,才堪济变,敦尚气节,忧国忧民,“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多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十几年在风沙迷漫、朔风凛冽的荒漠之地征战,宵衣旰食,饱经风霜,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带病奋搏,凋颜苍老,慈安太后在殿前见之也感动落泪。他的老部下杨昌浚评价其为人作事:“国家之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见无不为,为无不力,其果敢之气,刚介之风,足以动鬼神而振顽懦。”一身系社稷安危,瞑目难忘天下事。 左宗棠为人耿直,敢作敢为,锐志所向,坚韧不拔。他奋力排除当时一般骄兵悍将、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以至国外强敌所给予的种种危难,成就大业。在“老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成为普遍心态的清朝,唯有他不畏列强,在洋强面前挺直腰杆,针锋相对,为维护民族利益,敢于以武力抗争,大长中国人的志气。《清史稿》载:“国藩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骨气与勇气独步当时。“绝口不言和议事,千秋独有左文襄。”掷地有声之言,透射出中华民族之魂。他的品格和作为赢得了洋人的敬畏。在他晚年出任两江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时,几次出巡吴淞,过上海,“西人为建龙旗,声炮,迎导之维谨。”(《清史稿》列传199,第12034页)“以其君主出巡之礼相待,盖威服殊域,自国初以来,未之有也”(转见《左宗棠全集》第15册,第665页)。时论谓“西洋所震者惟左宗棠”;“拓地开基,竟使外夷就羁勒”。《西国近事汇编》中说左宗棠:“谋定而往,老成持重之略,决非西人所能料”,其赫赫功业“足令吾欧人一清醒也”。侵华法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当他们用望远镜见厦门沿海诸山皆红旗恪靖军,知有备而遁。曰:“中国左宗棠利害,不可犯也。”慈禧太后曾多次夸奖他:“尔向来办事认真,外国怕尔声威。”宗棠逝世后,她亲笔题写“经文”“纬武”四个字予以表彰,现仍镌刻在湘阴“左文襄公祠”的内门上壁。 左宗棠用兵谨慎,临危不惧,多谋善断,每次出兵,精心筹划,算无遗策,屡战屡胜。 左宗棠“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清史稿》第12034页)他在陕甘宁新执行“不论回、汉,只辨良、匪”及不偏不倚“一劈两半”的民族政策,他所率领的军队所到之处,老百姓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在驱逐入侵者阿古柏、光复新疆的战役中,他反复叮嘱将士们不得扰害而须保护人民,使新疆人民“去虎口而投慈母之怀”,得到了新疆人民的衷心拥戴,一直口碑颇佳。 左宗棠为官统兵,与时俗迥异:为官一芥不取,两袖清风,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刚明耐苦,布衣蔬食;统兵“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将百分之九十五的俸禄接济有困难或病痛的士卒以及“族中苦人”、捐赠任职或军行之地办公益事业。当他在《西事近事汇编》中见所载与洋人福克之言相符,“立托为购办水雷二百具,鱼雷二十具,交胡雪岩分送闽、浙两省,备海防之需”。费用竟是自己的“廉银兑划”。他把自己应得的38万多两“茶马使”饷银,一分不花留给西北人民,后人用这笔款项建造了兰州黄河大铁桥,因而该桥曾称为“左公桥”。他“内无余帛,外无赢财,淡泊如武乡”,慈善好施,为民谋利,“志行忠介,亦有过人”。胡林翼谓公“一钱不私于己,不独某信之,天下人皆信之”。曾作书告湖南曰:“‘左公不顾家,请岁筹三百六十金以赡其私。’曾国藩见其所居幕狭小,为别制二幕贻之,其俭廉若此。”(同上,第12035页)堪称中国向来所贵重的贤相高官,领兵将帅心底无私、清正廉洁的典范。 左宗棠一生崇尚“经世致用”,深悟“三不朽”之古训。在立德、立功的同时,颇重以所立之言的思想底蕴来指导其行动,确是一个眼界开阔,头脑清醒,洞悉社会,胸襟旷达,胆识和谋略超群的重要历史人物。梁启超评论:“左公乃五百年来第一伟人。”美国的《新闻周刊》在2000年的时候推出了一个栏目:《千禧年一句话》。这个栏目一共刊载最近一千年全世界匠40位智慧名人。这其中,中国有三位:一位是毛泽东;再一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是左宗棠。国家清史编委会传记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东梁2008年在凤凰卫视台作了《左宗棠何以成为世界千年智慧名人?》的演讲,归纳了评价左宗棠的四句话:中兴清朝的名臣,求强求富的名贤,抗敌御侮的名将,一身清廉的名宦。 左宗棠与古今中外的名人、英雄一样,受到时代和历史局限。他以忠君思想立身,为维护封建统治效力,从剿灭农民起义军起家,以军功取爵位,从一个举人步步高升,成为清廷重臣。具体地说,他应诏受命,手握兵权,镇压过太平军、捻军和回民起义,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名臣。对其的功过是非,还需后人从当时历史条件出发不予苛责,进行认真、客观、公正地评说。 尽管曾国藩与左宗棠有过“论事不洽”而“合离”的经历,仍然高度评价他:“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按:左宗棠字)为冠。国有幸左宗棠也。”据美国《世界日报》茂怡《曾左君子之争》一文载,曾国藩与常州吕庭芷侍读谈论时曾问:“你对左宗棠怎么看?平心论之。”吕答:“他处事之精详,律身之艰苦,体国之公忠,窃谓左公之所为,今日朝廷无两矣。”曾击案对曰:“诚然!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君一旦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九泉恐亦不能为之继之。君谓朝端无两,我以为天下第一耳。” 奉党中央和毛主席之命率大军循左公当年西征路线,深感大部队带辎重、骡马、粮秣,在荒凉无垠、渺无人烟、高寒缺水的戈壁大漠跋涉数千公里的极端艰辛,学仿左公军垦自给、军屯固防,并任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的王震将军,在出征前毛泽东主席对他说:新疆比你过去经营的南泥湾要大一万倍……当年左宗棠留下诗句:“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希望你到新疆后能学左文襄公,把新疆建设成美丽富饶的乐园。王震将军生前曾对左公的后人和有关领导同志说:“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力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精神,是值得后人发扬的。”他还说:“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对历史人物要恢复其本来面目,凡是对国家民族有功的人,都应该给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他还指出:“要研究左宗棠,宣传左宗棠,学习左宗棠!” 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欧洲时,英国《泰晤时报》记者问到,你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之后,什么事情让你难以入睡?温总理引用六段诗章来回答他的问题,引用的第一例便是左宗棠在24岁时贴在新房门口的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前南京中央大学文史教授缪凤林先生曾谓:“唐太宗以后,对于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当首推左宗棠,实非过誉。” 前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先生,1944年路过兰州时说:“左宗棠是近百年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视线扩展到俄罗斯,到整个世界……。我对左宗棠抱着崇高的敬意。” 美国人史密斯在1890年出版的《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认为左宗棠的伟绩“在任何现代国家的史册上都是最卓著的”。 多位历史学家评价说:“中国历史上有四个永远不打败仗的将军。汉朝的韩信、唐朝的李靖、宋朝的岳飞、清朝的左宗棠。”“一部晚清史,几乎都是吃败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读来令人气沮。惟有左宗棠的西北经略是例外,确实值得我们兴奋。”“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侵六次大的战争中,收复新疆和谅山——镇南关大捷是仅有两次胜利,都与左宗棠分不开。” 对左公有较深研究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谢求成先生说:“纵览史书论英雄,形象高低各不同,有真有伪,有夸张过甚的神坛偶像,亦有人工粉饰的政治赝品。而左文襄公则是肝胆照人、血肉丰满的人间豪杰。观其舆榇誓师的壮烈勇武,跺脚骂殿的戆直天真,捧腹自嘲的诙谐平易,街头对奕的争强好胜,灌园种菜的恋土之情,伉俪燕尔的儿女之态……其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与芸芸众生息息相通,洞明实在,天性自然,可亲可近,可敬可学,尤其可贵!” 在积贫积弱、“大厦”将倾的晚清,能出现像左宗棠这样的杰出将帅、卫国英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时代强烈呼唤杰出人物;收复新疆、抗法入侵是国与国之间有组织的武装对抗,为手握重兵的他提供了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舞台;立志高远,早娴韬略,文经武纬,胆识过人,蓄势多年,身经百战,顺应民心,使其能运筹帷幄,屡挫强敌,在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时候大有作为,勋业千秋,绽放出灿烂的爱国主义之花。 应当承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研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存在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看人论事“左”的倾向,存在着把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抬得过高,将其视为生产力发展和历史前进唯一动力,并以对其态度,对历史人物“划线”、宣传等种种片面认识和做法。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评论历史人物:以民族矛盾高于阶级矛盾、民族利益高于阶级利益的观点,以从当时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出发不苛求前人的观点,以奉命履职与个人承责应具体分析的观点(不能笼统地把使命驱使、行使军权的行为只看作个人罪恶),以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高于一切的观点,以为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作出贡献者最受崇敬的观点,来评价他的不朽功绩,在中国人民反侵略、保卫祖国和捍卫领土主权的丰碑上,镌刻上他的英名,让“历史是最公正的”这句话,在对待历史人物方面也名副其实,这是对左宗棠诞辰200周年(1812——2012)最好的纪念。 本书作者钦佩他的品行,喜欢他的性格,崇敬他的勋业,珍惜他的精神,深为对他的评价不公和历史地位贬低而鸣不平,历时六年悉心研读《左宗棠全集》15册,研究晚清历史,特别是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名臣骁将、良师益友整个“群体”,披阅浩瀚的史料数千万字;去左公家乡湖南湘阴以及长沙、安化、醴陵等地调研;两次到中国船政文化发祥地和近代海军摇篮的福州考察;赴陕西、宁夏、甘肃、天山南北重走左公雄师西征路线;寻访左公后人和历史遗迹,到处收集地方史志资料,求教众多的专家学者,用深入发掘、考证和鉴别得来的言之有据的历史文献,以不加虚构渲染、真实可信的历史传记文学形式,严谨、详实而生动地记述了他坎坷的经历、独特的性格、超群的韬略、辉煌的业绩、传奇的人生。 今天,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再一次焕发青春,迎来了伟大复兴的难得机遇。继往开来,重振雄风,再造辉煌,需要挖掘民族的精神财富,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 广大的读者朋友,特别是政界、军界、史学界的朋友们,年青一代有知识、爱思考、善分析的朋友们,倘能耐心地读完本书,系统而完整地认识左公永垂不朽的文治武功和流芳千古的高尚品德,用你的正直人格、聪明才智、独立见解和品评历史人物的胆识,对文襄公左宗棠作出正确评价,在他身上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那便是作者最大的欣慰了。
文章分类:
新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