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父辈人生的叙述与精神对话——《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评鉴

评鉴 | 父辈人生的叙述与精神对话——《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评鉴


父辈人生的叙述与精神对话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评鉴



编者按
传记从张爱萍到皖东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始叙述,然后回叙传主的人生历程。1938年春,张爱萍奉命与彭雪枫来到豫苏皖地区建立游击队与抗日根据地。对于张爱萍在皖东北地区的工作,张胜突出写了其父亲的5件事:一是他与彭雪枫很快拉起了5千人的抗日队伍,建立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二是他与彭雪枫就根据地向东还是向西发展扩大进行了争论;三是与国民党各派势力周旋,团结地方各种抗日武装力量,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有利条件;四是同日军作战,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牵制了日军;五是传主与杨纯的一段“人生浪漫插曲”,与作者母亲李又兰结婚并生育了作者哥哥与他本人。




父辈人生的叙述与精神对话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评鉴


  【点评人简介】

  

  孙德喜,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教师,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



  【图书基本信息】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张胜,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53万字。

  

  【作者简介】

  

  张胜,1945年出生,四川达县人,著名将领张爱萍之子。曾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战役局局长,战略研究室主任。著有《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作品简介】

  

  传记从张爱萍到皖东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始叙述,然后回叙传主的人生历程。1938年春,张爱萍奉命与彭雪枫来到豫苏皖地区建立游击队与抗日根据地。对于张爱萍在皖东北地区的工作,张胜突出写了其父亲的5件事:一是他与彭雪枫很快拉起了5千人的抗日队伍,建立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二是他与彭雪枫就根据地向东还是向西发展扩大进行了争论;三是与国民党各派势力周旋,团结地方各种抗日武装力量,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有利条件;四是同日军作战,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牵制了日军;五是传主与杨纯的一段“人生浪漫插曲”,与作者母亲李又兰结婚并生育了作者哥哥与他本人。彭雪枫牺牲以后,张爱萍担任了皖东北地区八路军、新四军的最高代表,在皖东北,张爱萍率领部队与日寇进行了多次战斗。该书荣获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

  

  【作品点评】

  

  张胜为他父亲所作的传记不仅在于是家传,不仅在于为传主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资料,而且在于作者深入到传主的精神世界,在叙述了传主戎马一生的基础上,突出了传主的复杂的性格、思想和崇高的人格,充分体现了作者创作主体性。

  

  作家主体性的发挥贯穿于传记文学的创作始终,其中最突出的是作家如何面对传主。但是,在许多传记文学作家那里,将传主精彩传奇的人生叙述出来,让读者了解到传主的人生奇迹和历史业绩似乎就是他创作传记文学的任务,他们的主体性突出表现在对于传主精彩传奇的人生的叙事和传主的人生奇迹和历史业绩的渲染。从技术层面讲,作家常常可以在材料取舍和剪辑与叙述的技巧运用以及叙事结构的设计等方面显示自己的才干,从而令叙述文本文采斐然诗意盎然。当然,还有不少作家善于通过强烈的情感抒发和某种氛围的渲染来展示其文学才华。然而,真正有才情的作家则以竭力走进传主的精神世界,触摸到传主的灵魂,进而与传主展开精神对话。

  

  专业作家的创作往往显示出更为强烈的主体性。如果说业余作者在传记写作时通常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传主的人生故事的叙述上,那么专业作家则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传主的精神世界,其写作在叙述传主的重大人生经历时不仅对传主有所评述,而且其叙述重点也不是放在惊险曲折上,而是极力表现传主内心的波澜、情感的微妙和精神的挫折。张胜不是专业作家,他只是退役的将军,然而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对于他的其他创作,我们了解不够。深厚的文学修养可以让张胜在叙事和结构作品时不像许多业余作者那样平铺直叙,而且精心构造,显示出非凡的才华,给作品的语言注入哲理思辨和灵气,从而令他的作品诗意盎然。

  

  通常所见的传记文学作品,对于传主人生的叙述往往按照时间顺序从传主出生到去世(也有截取传主人生的一部分或者某些片段,但也基本上以时间为序展开叙述);当然,也有一些采用倒叙的方式,从传主的去世引起巨大的社会震撼开笔,再回过头来从传主出生开始叙述其人生历程。张胜对于其父亲的叙述却与众不同,虽然大体上也是按时间的推移来叙述,但是就其开端却是始于“皖东北”。张胜一开始叙述的不是父亲在那里的作为,而是张胜本人重返出生地的旅行。因为这个地方联结着他们父子两代人。对于父亲张爱萍来说,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捩点,他首先在这里创建了抗日根据地,拉起了一支抗日武装队伍。如果说此前的张爱萍革命业绩尚不那么显著,那么从此时开始他可以担当一面,而且有了自己独到的思想和主张,他的革命精神旗帜在这里开始飘扬起来;对于儿子张胜来说,当年的“皖东北”是他生命的起点,1945年,张胜出生在这里。他从1997年初秋自己探访“皖东北”开始叙述,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旧地重游,而是重返历史现场。他父亲当年在这里打游击抗击日本侵略者,周旋于国民党军、伪军以及土匪的那个时代已经远远逝去,当今的时代与当年的历史相去甚远,尽管如此,作者还是试图从这里追寻到父亲当年的战斗气息,进而追溯自己与父亲的血缘与精神上的双重纽结点。从这里,作者找到了父子精神对话的途径。

  

  张胜与父亲张爱萍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联系,同是军人,又分明是两代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以对话的方式进入叙述,力图通过回忆将叙述回归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因而不再以故事情节的叙述作为重点,不再以展示传主的人生传奇性的历史为己任,而是探讨传主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究竟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而不是那样的选择,传主作出自己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传主周围的人对他的行为和态度到底有什么反应,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寻和叙述,可以让传主的思想感情、个性为人、军事思想、人生信仰、理想理念等等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种以探问和对话为动力推动传记的叙事,不仅为传记文学的叙事提供了探索新途径,而且有利于与读者一道走进传主的心灵深处,有利于作者与传主展开历史的对话。

  

  作者十分尊重历史,在确立了精神对话作为传记叙述动力之后,张胜着力叙述的是他父亲的人生中几个重大事件。这些重大事件集中表现了张爱萍的鲜明的个性,并且穿插叙述了传主的婚恋、与高层领导的交往和相处,进一步丰富传主的性格、思想和情感。突出了传主的“好犯上”、“浑身带刺”、“惹不起”和“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的性格特征。就传记的叙述来看,一方面,张胜以提问让父亲回忆作答的方式一步步地进入历史,展示历史,并辅之以档案资料以及父亲同辈当事人、见证人的回忆录等丰富历史细节,探询历史真相;另一方面,张胜将其父亲置于各种矛盾的冲突中展示其父的性格和风采,而且将其父亲的各个人生阶段放在具体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因而作品所展示的张爱萍是一个置于历史浪峰之上或漩涡中的人物。新中国成立以后,张爱萍主持领导研制核武器,尽管他在这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文革”中还是惨遭迫害,被关押达5年之久。 “文革”的磨难,使张爱萍头脑有所清醒,使他“让思想冲破牢笼”。新时期复出后,张爱萍主持国防部与国务院军工方面的工作,为建设现代化的军队作出重大贡献。传记文学作品由于特殊的政治语境进而形成了一个写作潜规则:在叙述政治人物的时候,一般只能写政治人物与其他政治集团的矛盾冲突和尖锐激烈的斗争;如果写到同志和战友之事,那往往是写他们相互支持与配合,叙述他们之间的肝胆相照,突出他们的团结合作、忍辱负重和顾全大局,极力回避他们之间的重大的分歧、矛盾、抵牾、争执、碰撞和冲突,表现他们之间的一团和气。这个潜规则长期以来一直束缚着传记文学作家,令他们不敢揭开历史的面纱,去逼近历史的真相,进而导致许多传记文学作品不同程度的失实乃至“不合逻辑”。张胜则以巨大的勇气打破了这种潜规则,不再回避张爱萍与战友、同事、领导的矛盾和分歧。从而使这部传记蕴涵着深厚的思想。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