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风范长存的伟大国际主义者——《史沫特莱》评鉴

评鉴 | 风范长存的伟大国际主义者——《史沫特莱》评鉴


风范长存的伟大国际主义者

——《史沫特莱》评鉴



编者按
这部传记共14章,16万余字,篇幅不长,但分量很重,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史沫特莱传记著作中,它是比较全面、翔实、客观的一部,也是新闻史、文学史、革命史研究中难以绕开的重要参考。作者以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一系列感人肺腑的具体细节,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立体可感的史沫特莱形象。




风范长存的伟大国际主义者

  

——《史沫特莱》评鉴


  【点评人简介】

  

  王彦,媒体评论人,主任编辑、记者,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



  【图书基本信息】


  朱华丽:《史沫特莱》,辽海出版社,1998年, 236页, 166千字。

  

  【作者简介】

  

  朱华丽,传记作家。

  

  【作品简介】

  

  这部传记共14章,16万余字,篇幅不长,但分量很重,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史沫特莱传记著作中,它是比较全面、翔实、客观的一部,也是新闻史、文学史、革命史研究中难以绕开的重要参考。作者以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一系列感人肺腑的具体细节,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立体可感的史沫特莱形象。

  

  【作品点评】

  

  史沫特莱,这个令人敬重的名字,应该深深镌刻在二战文学史、新闻史和革命史上。史沫特莱的最大意义在于,她的目光、见地和行动远远超越了二战,超越了当时世界的疯狂,超越了国家、种族、宗教、性别的界限,超越了她所在政府体制的话语,超越了传统的思维框架,以独到的思考、个性的写作和无私的行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未来可能的世界,让他们看到战争、压迫带来的苦难,同时萌生追求自由、平等的希望和勇气。

  

  史沫特莱于1892年2月,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北部的一个贫困家庭。为生存,她做过工、务过农,学业时断时续。1918年,史沫特莱参加了社会党和世界产联,积极从事争取言论自由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同年3月,因支持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她被捕入狱半年。1919年侨居德国,继续支持印度独立运动。1928年底,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史沫特莱从满洲里进入中国国境,在中国一驻就是12年。二战中,史沫特莱是在中国战区访问时间持续最长的一位外国记者,她曾被日本人列在政治死敌黑名单上。在中国的12年时间里,她怀着对中国真挚而深沉的热爱,投入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中,并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她写作了大量关于中国的通讯报道和作品,这些文字对于中国革命战争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贡献,这也是她冒着炮火、蘸着心血铸就的丰碑。她创作的《中国在反击》,介绍了八路军的光辉抗战史,它在新闻史、文学史乃至革命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报告文学作品《中国的战歌》,翔实地报道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被公认为二战期间最佳的战地报告文学著作之一;1950年她完成了传记体著作《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朱德的光辉形象,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正如她在序言中所说,“这是一部活的中国红军发展史,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红军如何成长起来,以及革命洪流如何不断壮大起来。”

  

  史沫特莱关注战争,更关爱战争中的人。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她首先关注的是中国妇女解放问题,并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去了解和书写中国妇女的苦难,这些文章被收录《中国人的命运》一书里。此外,她辗转于中国东北、北平、上海、南京、西安、延安、山西、汉口、长沙、重庆等地,在这一历程中,对当时中国各地的社会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写成《中国人的命运》,触及了中国革命的实质问题——只有通过激烈的社会变革,改革人的落后思想观念,才能建立新中国。除了写作,她更以组织募捐、照顾伤员、筹建新四军医疗中心、请求国际援助等多种行动,直接支持和帮助苦难中的中国人。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回到美国,史沫特莱始终不忘中国人民,她努力把中国革命的真相、把中国人民正在经历的苦难传播开去,让美国乃至全世界了解并支持中国人正在进行的反压迫的解放事业。可以说,她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以及世界民族解放事业。她不仅是二战历史进程的目击者、记录者,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这一历史进程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史沫特莱一生饱尝贫苦折磨,历经情感曲折,常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但始终不改初衷,执著地追求理想。她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把自己的一生无条件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她看来,只有中国人民的事业能够寄托她的理想,她毕生追求一个合理的、新的世界,在那里,贫苦的、受压迫的民族能够站立起来,妇女能够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传记中的细节描写俯仰皆拾,细腻感人。其中有一段史沫特莱照顾日本伤兵的描写,令人难忘:“不久又送来了五个被俘的日本伤兵,其中一个非常年轻,只有十六七岁,后来知道他名叫伊藤武志。他浑身血肉模糊,衣服全都被血凝住了……史沫特莱叫人弄来一盆温水,把伊藤整个人浸在盆里,轻轻地把衣服一片片地撕下来,然后用被单裹上,把他抱到床上,史沫特莱觉得自己是一个母亲,在给孩子洗澡。这完全是一个可怜的、不该对侵略战争负责的孩子。”后来伊藤的伤好了,他就留在新四军里帮忙对日军作反战宣传,他逢人便说史沫特莱像是他的母亲:“我当时就像躺在母亲怀里一样;就是亲生母亲,也不一定会这样细心地护理我呀!”虽然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侵略战争充满了厌恶,但对于日本伤员,史沫特莱又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这体现了她超越战争、超越国界的人道主义关怀。

  

  虽然作者自谦没赶上史沫特莱生活和战斗过的那个年代,也无缘受教于与史沫特莱相处过的前辈,但基于对以往材料的有效把握和认真甄别,实现了弃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史沫特莱。在叙述视角上,作者除了立足“史沫特莱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这一点外,始终不忘首先从“人”的立场去观察和发现其人性魅力。在描写史沫特莱与各国政治领袖、进步文化人士、医生护士、军官战士、普通百姓等的交往中,展现了她率直可爱、勇敢倔强、富有吸引力的性格;在与厄恩斯特、查托、徐志摩、卡尔逊的爱恋别离中,展示了她独特的女性意识、婚姻观念和心路历程;在照顾伤员、收养沈国华等情节中,又展现了史沫特莱的母性光辉和人文关怀……作者用饱蘸深情又不失理性的文字,切肤感受着史沫特莱的爱与恨,感受着她的收获与遗憾,感受着她的坚守与挣扎,为当代人走近这位伟大女性的内心,洞悉她身处的那场战争、那个时代、那个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最后,惟愿每一个中国人都像史沫特莱热爱中国那样热爱我们自己的祖国。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