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曾对清末乃至中国现代史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张之洞逝世时有挽联称其“系天下安危五十年”。孙中山称他为“不言革命的革命者”。毛泽东说:“提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一生丰富漫长,几乎涉及晚清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的方方面面。要给这样的人物立传,又是以历史小说的体裁,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读了王凤翔先生长篇历史小说《张之洞》(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版)的书稿,笔者觉得他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首先,真实、形象地写出了张之洞一生的文治武功、主要建树。真实是历史小说最重要的特征,是其区别于一般小说的本质要求。本书在写到张之洞参与的历史事件中,举其荦荦大端者,诸如中法越南战争、兴办洋务、参与维新变法、甲午战争、东南互保、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撰写《劝学篇》废止科举兴办新学,一直到慈禧、光绪去世,宣统继位。这些晚清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参考、研读了大量的史学专著、人物传记,保证了时间、地点、人物的真实、准确,从宏观上保证了全书真实、客观的历史环境、时代气氛,使人物性格在真实的环境中变化、发展。
其次,真实、形象地写出了张之洞的性格。作为晚清重臣,张之洞有着丰富、复杂的经历,有着长达十八年的翰林院生涯,多半生担任封疆大吏,晚年入京,进入军机处,成为慈禧、光绪倚重的大学士,直到七十三岁病逝。作为屹立晚清政坛五十年而不倒的高级官僚,他的性格无疑是复杂的。本书不仅真实、形象地写出了他复杂的性格,而且写出了从早年到老年的变化轨迹。张之洞是少年成名的才子,他十六岁举乡试第一,考进士蒙慈禧钦点为探花,进翰林院任职。史书称张“少有大略。往者词臣率雍容养望,自之洞喜言事”。本书第五章写他年少气盛,打破词臣少言时事的传统,劾奏崇厚与俄交涉丧权辱国,请斩崇厚以谢天下。导致崇厚被革职治罪,中俄重新订约,为国家挽回了损失。他上奏时的锐气逼人,他奏疏的言辞犀利,都非常符合他这时的才华横溢,年轻气盛。而第二十 章写他奉旨进京述职,面见太后,他对太后和翁同龢、奕訢的应对,对三人心理的揣摩,都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充分展示了经过数十年的宦海风云的历练,他的察言观色、左右逢源的功夫已极为深厚,他能够屹立晚清政坛而不倒,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再如张之洞对维新派的态度,出于对清廷的忠诚,他可以接受维新派一定程度的改革,也就是他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他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当他得知慈禧太后对维新派动了杀机后,他马上就要撇清干系,千方百计以自保。而他此前的《劝学篇》中的观点,以及他太后门生的历史渊源,果然让他涉险过关,未受任何处罚。在该书中,作者既写了张之洞的忧国忧民、雄才大略,也写了他的投机取巧、好名、虚荣,所谓“爱而知其恶”,写出了一个真实、完整、血肉丰满的张之洞。在为光绪立嗣的问题上,他不想早表态惹麻烦,又怕表态迟政治上吃亏。他的首鼠两端,患得患失,写得很到位。再如他购买文物被古董商欺诈,花了大把银子却落了一场空,也是很有意思的细节。
真实与虚构的问题是历史小说创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著名历史小说家姚雪垠先生说过:“先研究历史,做到处处心中有数,然后去组织小说情节,烘托人物,表现主题思想。这是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也就是既要深入研究,也要跳出历史。”王凤翔先生在创作中比较好地把握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真实的,而在心理描写、环境气氛、人物对话等方面,则驰骋作家的想像力,展现自己的才华,做到“深入研究”与“跳出历史”的统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融合,让作品既好读又耐读。因为一味追求真实,就成了历史考据,真实确实做到了,但读者读起来则味同嚼蜡,不忍卒读。而如果只借几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借题发挥,放开去写,那就成了戏说历史,或者是历史演义,则不能称为历史小说了。王凤翔先生在本书的写作中时时牢记这一原则,较好地处理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比如第九章《威震中外,镇南关大捷》写张之洞夜访冯子材一节,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史书记载中只有“之洞复奏遣提督冯子材、总兵王孝祺等”一句。作者根据这一史实,运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艺术地再现了“张之洞夜访冯子材”一节。在张之洞进村时,作者这样描写山村的环境:
山村的夜晚沉静得出奇,人的呼吸声能够听得清清楚楚。然而,由于时近夏初,不时地传来山林内的蝉鸣声、鹁鸪鸟叫声,只有它们打破了这山村的沉寂。此时,月亮升起来了。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随着张之洞一起到了冯子材的老家。随后描写了张之洞与冯子材、冯夫人,冯的两个儿子的相识、交谈、冯子材慷慨应命出征的经过。在写张之洞与冯子材告别后写道:
升到头顶上的月亮,宛如银盘一般,洒下似水的光线,照射得山野绿地斑斑驳驳、深深浅浅。逶迤的山峦在月光下时隐时现,那一个个峰巅高高陡陡、起起落落、圆圆平平,显示出南方两广山脉的特点。纵横于原野上的大河小溪,被天上的月亮映照得泛着光辉,如同一条条白色绸带盘绕着墨绿色的巨幅丝绒中。遥远的地平线那边,横贯数千里长的珠江,似银河缀于九天苍穹。
啊!博大辽阔的南国国土,让每个炎黄子孙爱恋不已……
这一头一尾的描写,首尾呼应,情景交融,刚柔相济,既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又生动地刻画了张之洞、冯子材等人物忧国忧民、慷慨报国之情,很好地烘托了气氛。独立起来看是一篇优美的短篇小说。
类似的章节在本书中还有许多。在第二十六章《关心百姓 修筑护江堤》中,作者写了张之洞指挥武汉三镇人民抗洪的故事,从总督府、府、县各级官员,到普通市民,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其气氛的热烈,场面的宏大,情节的惊险,最后张之洞夫人亲自上阵,儿子的牺牲,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张之洞形象的丰满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历史小说的写作需要多方面的艺术素养、长期的艺术积累。王凤翔先生能够写出历史小说《张之洞》是和他多年的艺术探索分不开的。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老作家,曾有过多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地方后又从事过新闻、艺术和教育工作,担任过几个岗位的领导职务。他的作品涉及小说、戏剧、影视、报告文学等不同的艺术门类,发表、出版的作品已达四百五十万字。就历史小说而言,已出版过《赵飞燕》(花山文艺出版社)、《从歌女到太后——赵姬》(天津古籍出版社)等。所以在作品中的战争、战斗场面都写得很生动、逼真,书中的对话都很精彩、个性化,展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
《张之洞》描写了清朝晚期广阔的历史画面,刻画了一大批晚清重臣的形象,我很高兴把它推荐给爱好历史和文学的读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