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祁淑英撰写的《中国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一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在读者中反响强烈,一版再版,幼/textarea>
编者按:我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祁淑英撰写的《中国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一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在读者中反响强烈,一版再版,并荣获“第九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类)优秀文化奖”。我国著名的人文学者、文艺评论家李世琦先生,以其敏锐的眼光、浓烈的情怀、流畅的文笔,对《中国三钱》一书进行了深刻细密的长篇评述。书评家李世琦将将这篇精锐的论述收入了他的评论集《批评的风骨》之中,最近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现将李先生这篇评述文章摘要发表如下,以饷网友。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为了谈话的方便,经常用姓氏来代指一个或几个人。例如,在红军时期,用朱、毛代指朱德、毛泽东。在五十年代,把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简称为毛、刘、周、朱、陈、林、邓。在习惯上,人们还经常把几个工作、成就相近的几个人并称,如解放军名将有三杨(杨勇、杨成武、杨得志),团中央有三胡(胡耀邦、胡启立、胡克实),党史界还有三胡(胡乔木、胡绳、胡华),科学家有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1956年春,党中央决定制订12年(1956-1967)科学技术远景规划。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人建议紧急研究原子能、导弹、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通信和自动化技术6个项目,以及其它50个重点项目。睿智的周恩来在众多的建议中看到了他们建议的重大价值,一锤定音:“‘三钱’的建议是对的,我们国家需要这个。”“三钱”之名由此传播开来。后来,三位科学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三钱”之名不胫而走,几至家喻户晓。 近日,著名作家祁淑英经过长期准备,写成传记文学《中国三钱》一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后,欣闻荣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笔者读后收获良多。现将读后的几点感受分述如下,与读者朋友分享,也供诸君参考。
同出一脉的名门之后 三钱虽然出生于不同的地域,但他们都是五代吴越王钱镠的后裔。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比钱伟长、钱三强大两岁。据钱氏家谱,钱伟长、钱三强都是钱镠的三十三世孙。“三钱”作为钱氏后裔,都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在中国现代,钱氏后裔的佼佼者如群星璀璨:学者有钱玄同、钱穆、钱钟书、钱俊瑞等,政界有钱其琛、钱正英、钱复等,艺术家有钱君陶、钱松嵒等。据统计,钱氏后裔在当代的科学院院士就有一百多人,遍布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钱氏后裔人才辈出,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和他们的始祖钱镠的教诲、钱氏家族优良的家教熏陶分不开的。在本书的“钱伟长篇”中,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五代末期,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经过连年征战,削平群雄,兼并了八个国家,最后只剩下钱俶统治的吴越。公元976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978年,钱俶知赵光义志在必得,为免百姓生灵涂炭,遵照乃祖钱镠遗愿,主动取消了国王称号,献两浙十三州之地,化干戈为玉帛,赵光义得以统一了全国。据史家研究,钱镠临终前留下遗嘱,对子孙提出了十项要求。其较重要几点有:一,心存忠孝,爱兵恤民;二,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三,要度德量力,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顺天者存。四,余理政钱塘,凡五十载,孜孜兀兀,视百姓三军,并是一家之体;七,多设养济院,收养无告四民;八,开辟荒田,广种桑麻。凡此一丝一粒,皆百姓汗积辛勤。汝等莫爱财无厌,恃势力作威而征收。通过书中三钱人生轨迹的描述,可以看出钱镠遗嘱对其后裔的深刻影响。 通过上述钱流镠遗嘱的要点,可以看出钱镠非常可贵的民贵君轻、天下为重的思想。而这一思想薪火相传,一直到当代的钱氏后裔。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在钱学森早年的时候,就教育他“学习知识,贡献社会”,这八个大字的父训,钱学森铭记在心,自幼到老,终身遵循。而在钱伟长少年时代,老屋失火,他的父亲不惧烈火,从老屋中抢出了家训,更让他看到,“这个古今相传的‘家训’,永远是他们钱氏后人连绵不断的行为准则”。所以,本来以文史成绩见长、已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就读的钱伟长,为了报效国家,舍易就难,改弦更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转学物理系。转系之后,从头学起,起早贪黑,持之以恒,终于成为“中国力学之父”。在钱三强身上,则更多表现了钱氏先祖体恤百姓、同情弱者的美德。1937年圣诞节之夜,在巴黎街头,钱三强对衣衫褴褛的异国女孩伸出救援之手,为她买了面包,让女孩感到了意外的温暖,以致于女孩问他是不是圣诞老人。这虽然是件小事,却让我们看到了钱三强高尚的品格,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正是有钱三强这样的领军人物,才带出了新中国“满门忠孝的核家族”。 三钱及其他钱氏后裔的成功范例,是很有价值的人才学、遗传学、社会学课题,值得有心人深入研究。
各有千秋的学术成就
三钱是中国科学巨擘,他们虽然研究的领域各有不同,有分有合,各有侧重,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 比较起来,钱学森是三人中成名最早、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以笔者自己的经历,在少年时代就知道中国有一位大科学家钱学森,而知道钱伟长、钱三强要到成年以后了。大学毕业时,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由于他的聪慧和苦学,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戴上了硕士方尖帽。而后,他主动求见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主任冯.卡门教授,以自己对航天和火箭技术的熟稔见解,引起这位权威人士的注意,当即破格录取他为博士研究生。正如作者指出的:“这一瞬间的双向选择,使钱学森跨入了人生道路上关键的一步,它改变着钱学森生命的轨迹。”1939年6月,他撰写出《高速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四篇博士论文,取得了航空和数学两个博士学位,以其出众的才华震动了美国物理学界。接着,他留在该院任教,成为冯.卡门的亲密助手和同事。他们密切合作,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被誉为美国科技界的佳话。尤其是他们合作创造的“卡门——钱学森公式”,成为世界航空科学史上光辉的一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他与冯卡门、钱伟长合作,共同设计了美国的“下士”导弹,成为美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战争结束后,美国空军在绝密报告中写道:“钱学森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7年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母亲在招唤着海外游子。钱学森舍弃了金钱、地位、荣誉、理想的科研环境,经过长达五年的抗争,在周恩来的直接帮助下,于1955年10月回归祖国。第二年1月,就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接着,受周恩来之托,又创办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在他的领导下,一批科学家身入大漠,奋力攻关。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一系列的巨大贡献,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国务院、中央军委在1991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9月,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给了他最高的奖赏。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钱伟长的学术道路另有其特点。他投考清华大学时,以作文《梦游清华园记》得了满分,引起朱自清、闻一多的注意,入中文系学习。就在第二天,“九一八”事变爆发,轰破了钱伟长的文学梦,他申请转系到物理系。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答应他试读一年,如果普通化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有一门不够70分,仍然退回中文系。他以罕见的毅力补学数、理、化,每天最多睡五个小时,终于成为物理系最优秀的学生。大学毕业前夕,他与同学顾顺章合作,完成了第一篇论文《北京大气电的测定》,开始了自己的科研生涯。1940年8月底,钱伟长经过考试,公费到加拿大留学。在多伦多大学,他师从著名力学家辛祺教授。万里有缘来相聚。他和老师都在研究板壳问题,他的才华很快受到老师的赏识。老师研究宏观理论,弟子研究微观理论,教学相长,乐莫大焉!师徒合作撰写一篇论文,发表于祝贺冯.卡门教授六十寿辰的论文集中。这部书的作者都是学界重镇,钱伟长是其中惟一的青年学生,真是荣莫大焉!1941年6月,他获得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1943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他的才华引起了冯.卡门的重视,虽然博士学位尚未到手,就邀请他美国从事飞弹动力学的设计工作,成为钱学森的同事。到美国后,他协同钱学森研制了美国第一批下士导弹,成为美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思念亲人为由,于1946年8月离美回国,被聘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解放后,他先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后担任副校长。1956年1月,与钱学森共同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副所长。1956年5月和8月,钱伟长相继参加了在波兰、比利时召开的国际固体力学研究会和流体力学研究会,第九届理论力学和应用力学国际大会,分别作了《长方板大桡变问题》、《浅球壳的跳跃问题》的力学报告。前者被称为“钱伟长法”,后者被称为“钱伟长方程”,受到国际力学界的高度评价。1957年夏,风云突变。钱伟长被划为“右派”,副校长职务被罢免。“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先祖的遗训给了他方向和力量。身处逆境的日子里,钱伟长默默地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的工作。1960—1966年间,钱伟长共讲授了12门教学计划外的新课,编写了600万字的教材。文革开始,雪上加霜。他却开始撰写有一万个“三角级数之和”的大表。1972年,敏感的钱伟长写信给周恩来,提前二十年提出环境保护问题,受到周恩来的重视,派出了我国第一个考察环保问题的代表团。在中宝,他以自己的力学知识帮助我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四人帮被打倒后,他先后出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南北奔波,不知老之将至,对教育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钱三强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到法国留学。由于严济慈教授的推荐,他走进了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幸运地成为居里夫妇的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学生。在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钱三强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的机会。1939年1月,他协助约里奥发现了铀和杜受中子打击后所产生的裂变反应,并用自己设计制造的摄影机拍摄了下来。从此,人类进入了原子能时代。第二年,钱三强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实验、观察,1946年12月,钱三强与夫人何泽慧一起,发现了铀核裂变的“三分裂”、“四分裂”现象,把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1947年3月,钱三强撰写的《论铀的三分裂机制》发表在法国科学院院报上,他们夫妻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钱三强被提升为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中心的研究导师,并获得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6月,钱三强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原子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和平解放后,钱三强借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之机,通过自己的老师约里奥.居里,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购买了第一批核物理实验仪器,为打破西方对新中国的封锁、为中国的核科学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后来,相继担任原子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核工业部副部长,以他“科学研究组织工作者所特有的精神”(约里奥.居里语),统领我国的原子科学大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1964年10月成功地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昔日的“东亚病夫”让西方强人刮目相看。 正是有了以三钱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呕心沥血,我国试验成功了“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驭飞龙于天衢,驾骐骥于万里”,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国际社会应有的尊敬。1972年,联合国恢复了我国的应有的席位,新中国再一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甜蜜的爱情和成功的人生 三钱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国内外一致的认可,用简明一点的话来说,钱学森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钱伟长被称为“中国力学之父”,钱三强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他们何以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成功,原因何在?这是非常复杂的话题。借用一句被用滥的一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三钱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人生,他们人生的成功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都有甜蜜的爱情,这对他们人生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对于这一方面,作者通过自己的叙述和描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钱学森的爱情可以概括为“科学+艺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两家是世交。他们都出身于书香门第,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和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好朋友。二人从少年时代就有密切接触,钱学森少年英才,蒋英慧心丽质,日久生情是意料之中的事。男女相爱,贵在知心。钱学森从少年时代放风筝开始,就表现出他对航天事业的兴趣。细心的蒋英委实是有心人,在钱学森出国留美前夕,他送给钱学森的礼物就是屈原的《天问》。笔者读到这里,不禁击节感叹:知钱学森者,蒋英也!世间纵有更加美丽的天仙,就是西施现身,海伦转世,钱学森的选择也不会有片刻的犹豫。加上蒋英稀世的美貌,夜莺一样的歌喉,两个人走到一起,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以蒋英自身的条件(她曾在德国留学学习音乐),如果不是以钱学森的事业为首要考虑,她一定会成为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完全不必附骥于钱学森。中国少了一位歌唱家,却成就了中国的航天事业,这是钱学森之幸,何尝不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钱伟长的爱情的最大特点是朴实无华。在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中,22岁的钱伟长与19岁的孔祥瑛不期而遇,彼此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七七事变”后,饱经颠沛流离的两人在昆明的西南联大重逢,在日寇飞机轰炸的警报声中举行了婚礼,朱自清、吴有训分别做他们的主婚人和证婚人。新中国成立后,钱伟长以他过人的才华赢得了一系列的荣誉,顺风顺水,春风得意。风云突变,万不料在1957年夏季反右派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从内心深处拥护共产党领导的钱伟长万念俱灰,一度产生了轻生之念。他虽然没有说出来,深深了解丈夫的孔祥瑛却看了出来。她不动声色地为丈夫翻译了信天翁在狂风巨浪中借势滑翔的短文。钱伟长是何等样人?他知道妻子的深情和良苦用心,他看到了自己的天真和幼稚,如梦方醒!是妻子帮助他度过了最大的一次人生危机,此后,夫妻相如以沫,度过了近二十年的逆境岁月,直到四人帮被打倒,迎来钱伟长东山再起的第二个黄金时期。钱伟长能成为清华大学五十五个右派中的七个幸存者之一,孔祥瑛居功至伟。 如果说钱学森和蒋英的是“科学+艺术”,是相反相成的话,钱三强和何泽慧的爱情则是比翼齐飞、相辅相成,他们不仅专业相同,一同研究核科学,而且从结婚以后,从法国到中国,一直是一个研究所的同事,从工作到生活,日夜相处。按照心理学的原理,这样的爱情和婚姻,日久生厌,是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走向解体的一种类型。但钱三强夫妇以他们幸福、辉煌的人生证明这一理论的不确。这一对科学家夫妇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他们是清华大学物理系1932级同学,何泽慧是全班五十个人里仅有的三个女生之一。当时,清华实行男女生编席就餐,他们被编在同一桌。钱三强的学者风度,何泽慧的美丽高雅都给对方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何泽慧在同学中有“女神”之称,许多人追求她,她都不屑一顾。她不仅容貌超群,而且学业优异,是毕业论文第一名,钱三强屈居第二。1936年,二人大学毕业,三强留法,泽慧留德,平淡作别,天各一方。七年之后,身在巴黎的钱三强意外地收到何泽慧的一封信,让他代为修书问候身在苏州的父母二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从此,钱三强的心里有了底。转眼又是三年,1945年初春时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曙光在望,钱三强也对自己的爱情长跑发起了冲刺,由于法德两国为交战国,来往信件不能密封,内容不能超过二十五个单词。钱三强用法文向自己的意中人发出了别具一格的求爱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要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而何泽慧的回信同样超凡脱俗:“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在世界范围内,从古到今,数不胜数的情书浩如烟海,这一对恋人的情书应该是最为凝炼、最为别致的,堪称情真意切,字字千金!1948年4月8日,他们在巴黎举行了婚礼,约里奥—居里夫妇做他们的证婚人。婚后,二人携手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被西方媒体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贤淑的女人就是尘世的天堂。”正是由于三钱各自的甜蜜爱情,为他们的学术长跑注入了永不衰竭的动力,身心长期处于一种充满创造力的状态,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才华横溢,大展雄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走过了异常成功的人生历程。这便是三钱的爱情给我们的启示。
刚柔相济的写作艺术 阅读《中国三钱》书稿的过程,是一个激情涌动和艺术享受的过程。毫无疑问,《中国三钱》是一部成功的、高水准的报告文学作品。它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刚柔相济的写作艺术。 本书的作者祁淑英是一位年过古稀的女作家,在写作本书之前,经历了漫长的积累过程,具有多方面的艺术素养。她青年时代担任报纸的记者、编辑,中年时出任杂志社的主要负责人,老年时又任出版社的负责人,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丰厚的人生感悟。她写过新闻、特写、报告文学,出版过长篇小说、文学研究专著,涉猎过多种文学体裁,尤其她撰写的报告文学作品,曾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退休之后,她撰写了多部科学大师传记作品。这一切,都为《中国三钱》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三钱人生历程的把握,显示了作者驾御、把握宏大题材的深厚功力和魄力。三钱都是科学巨匠,晚年还成为国家的高层领导人。他们是我国科技界的领军人物,具有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让人艳羡的学术成就,选择这样的传主本身就意外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表现出作者的勇气和自信。一般说来,科学家的生活是刻板、枯燥的,要写出可读性就要付出更大的艰辛。而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作品却生气淋漓,引人入胜。究其所以然,梅花香自苦寒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写好这部书,作者不顾年迈体弱,历经寒暑,北上南下,查阅资料,采访传主,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她以自己的精神感动了传主及其家人,听到了他们埋藏心底多年的心声,虽然有一些是不便公布的,却帮助她更深入地进入了传主的精神世界。 充分研究了传主的资料后,作者确定了以“写人”为主的方针,而对抽象、枯燥的科研过程尽量简略。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正确的。在叙述三钱的人生历程时,以爱国作为贯穿他们一生的主线,显得境界高远,大气、脱俗。从他们先祖的家训,幼年的家教,出国,归国,恋爱,结婚,科研,一切都以爱国来贯穿,使全书洋溢着一股阳刚之气。而在细节描写方面,描写他们的亲情、爱情、友情时,描写家乡风光、爱情氛围时,则写的细腻、动人,充满诗情画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显示出多年历练的艺术功力。“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这是我读《中国三钱》时经常想起的两句杜诗。 作者之所以能深入传主的内心世界,除了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外,还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有追求的爱国作家,使她能够对传主的爱国情怀感同身受。作者少年时代就在家乡河北滦南县县城亲眼目睹了许多日本侵略军欺侮中国人的场景,对她的刺激至痛至巨。她自幼对科技兴邦的科学巨人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之情。所以,在许多“作家”写明星、写企业家大赚稿费时,她耐得寂寞,默默耕耘,为科学巨人作传,无怨无悔,乐在其中。好在艺术女神是公正的,不问收获的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三钱的成就和王选的遗愿 三钱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钱学森申请回国时,原本对钱学森宠爱有加的美国反过来给他种种迫害。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我们回头来看三钱对国家、民族的作用又何止五个师的力量呢?正如作者引用的爱因斯坦所说过的话:“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在道德方面也许要比他们在科学上作用还要大。”他们在远比发达国家条件差许多的条件下,创造了和外国人一样甚而超越外国同行的科学成果,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激励了无数青年学子的报国之情,提高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鲁迅先生在谈到民族自信心时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以三钱为代表的科学家就是中国的脊梁。就是这样的民族瑰宝,除了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都有过不公的遭遇,钱伟长的磨难更长达二十年。 这时,我想起了不久前辞世的王选院士的遗愿:“希望一代代领导能够以身作则,以德、以才服人,团结奋斗,更要爱才如命,提拔比自己更强的人到重要岗位上。”王选院士的话虽然是对北大方正的领导人说的,但对各行各业、各级领导不是都适用吗?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笤上,未掣鲸鱼碧海中。”国家的强盛需要一大批三钱一样的科学、艺术巨匠。如果举国上下普遍形成了惟才是举、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的良好风气,那国家复兴的局面就不会太远了。这是我读完《中国三钱》之后最大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