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关于外国传记的阅读和鉴赏

什么是传记?《牛津字典》对传记的定义是:“作为文学分支的个别人的生平的历史”。
     尽管学术界关于传记有许多争论,但这一定义仍被多数人所接受。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关于传记的最重要的两个结论:第一,“生平”是传记的基础,是任何传记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涉及到生平的文本就带有传记性;第二,传记既是“文学分支”也是“历史”,也就是说文学性和历史性是传记的基本特性。
     文学同历史学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类,而传记把这两者结合了起来,但又同它们各别的性质不同。传记同历史学一样,都必须真实。传记所描写的中心人物,即传主,他的生平事迹、主要活动以及他生活于其中的那个世界,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能想象和虚构。传记同文学一样,以人为对象,讲述了某人的生平和性格的故事。不同的是:历史学通过重大事件及其因果关系写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学也写到人,但只写到那些影响了社会的重要人物,只写他们在公众中的重大活动;传记则可以选择任何人做传主,这个传主就是传记的核心,其他一切人(包括那些大人物)都围绕着他出现。为了写出传主的个性,传记特别注意传主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轶事和各种细节;这虽同某些小说相似,但它们是真实的而不是小说的虚构,传记不允许那种典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真实是传记的灵魂,传记的真实意味着准确和公正。
     传记是一个非常庞杂的概念,其英语形式是来自拉丁文的“biography”。一般把传记分成写他人的他传(biography)和写自己的自传(autobiography)两大类,也有人把它们用英语“auto/biography”合称。他传最简单的形式是名人录,然后有资料传记、学术传记、历史传记、标准传记、文学传记、通俗传记等等形式,按照上述顺序,其中的文学的成分在逐步增强、历史的成分在逐渐减弱。自传除了正式的自传以外,还有言行录、回忆录等形式,此外书信、日记、游记等私人文献也属于广义的自传范畴。传记作为文类具有开放性,其界限处于变化之中,近几十年来,就又出现了“口述历史”、“博客”等新兴形式。现在英语中用“life-writing”一词来指称广义的、包含各种形式的传记。
     传记是人的历史,也是人性的真实的记录,传记把那些已经逝去的人物在文本中复活,传记家会带着时代的、读者的和他自己的问题,到传主那里去寻找答案,在传记中传记家、传主和读者打破了时空的界线,展开了一场对话,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和关怀,优秀的传记作品总是温暖和感动了无数读者,弘扬了人道主义精神,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传记帮助读者认识人生、认识世界,也给读者一种真切的示范:人应当这样、而不应当那样去度过自己的一生,法国传记家罗曼•罗兰在解释他为什么要写《贝多芬传》的时候说:因为传主是“教导我们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师”。这正是传记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因此传记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那里,传记始终得到社会和读者的欢迎。

                               (二)
     传记也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形式。传记起源于纪念,是人类纪念本能的表征。自人类文明诞生之初,就出现了传记的萌芽,比如埃及金字塔的石壁上就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了法老的生平。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字的记录就成为对已逝者最便利、也最容易保存的纪念形式。荷马史诗《奥德赛》讲述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回到祖国的途中在海上漂泊10年的经历,希伯莱文学的《旧约》开篇所谓“摩西五经”记载希伯来人最伟大的一位民族英雄摩西一生的事迹,从这些故事都可以看到传记的雏形。
     《旧约》“摩西五经”之后的“历史书”,标志着传记的正式诞生,《撒母耳记》和《列王记》等篇中记录了几个著名的君王,如扫罗、大卫、所罗门等人的事迹,是可信的短篇传记。此后希腊在其盛期,也出现了正式的传记,特别是柏拉图对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几篇回忆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记诞生后不久,进入了古典的黄金时代,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分别出现了幅员辽阔、国力强盛的大国:西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伟大的传记就出现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其中司马迁的《史记》不但是中国传记中最伟大的作品,而且影响到后代的日本和东亚传记。罗马出现了3大传记家:普鲁塔克写出《希腊罗马名人传》、塔西陀写出《历史》和《编年史》,绥通纽斯写出《十二凯撒传》。稍后,以色列人《新约》开篇的“四福音书”是关于耶稣基督的4篇传记,罗马末期出生在北非的奥古斯丁写出第一部长篇自传《忏悔录》。这些作品标志着古典传记的最高成就,不但创造了古典传记的完美形式,对人性的探索也进入相当深入的层次,为后代传记的发展作出了示范。此后,在中世纪的混乱纷争中,也由于基督教会的思想禁锢,欧洲传记的发展进入一种相对停滞的状态。
     18世纪在西方先进的国家,经过文艺复兴的思想和个性解放运动,传记的发展得到新的动力,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在英国有约翰生的《诗人传》和鲍斯威尔的《约翰生传》,在法国以卢梭的《忏悔录》为代表,在德国则以歌德的《诗与真》为代表,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出现了富兰克林的《自传》,这些作品标志着现代自传的诞生。传主的范围扩大了,不再局限于君王和权贵,传记中出现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中产阶级代表人物,传记的文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出现了第一流的作品,传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问题也得到了重视。
     到了20世纪,西方传记经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进入了第三个高峰。随着世界民主化进程的加速,人们自我实现要求的强化,对传记的兴趣更为强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对传记产生了重大影响,精神分析的核心是用个体无意识、特别是性意识说明人性,这就为传记提供了一种解释人和人性的新方法,弗洛伊德自己写过一部《达•芬奇》,也为传记使用这一方法做了示范。20世纪西方重要的传记家几乎无不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把重心转入对传主的解释,特别是分析传主无意识的心理动因。“新传记”的出现是这一变革的标志,其代表作家有这样几位:英国的斯特拉奇以《维多利亚时代名人传》、《维多利亚女王传》和《伊丽莎白与埃塞克斯》名噪一时;法国的莫洛亚被称之为“20世纪的传记之王”,他写作了14部长篇传记,其中《雪莱传》、《拜伦传》等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他还写了一部《传记面面观》,奠定了现代传记理论的基础;奥地利的茨威格也是一位有巨大影响的传记家,《玛丽•斯图亚特》和《巴尔扎克》是其代表作。
     在“新传记”以后,通俗传记异军突起,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斯通为代表,他的《凡•高传》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拥有广大的读者。文学传记则继承了“新传记”的传统又有所发展,美国艾德尔的5卷巨著《亨利•詹姆斯》,既包含丰富的资料,又注意故事性,既熟练地使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又避免了精神分析常见的弊病。到1960年代以后,西方传记的风格和写作方法更加多样化,传记在文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俄罗斯也是一个传记大国,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厚重的历史感独树一帜。19、20世纪俄罗斯出现的一批自传或回忆录,如赫尔岑的《往事与回想》、柯罗年科的《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索尔仁尼琴的《牛犊顶橡树》等,都具有史诗的规模和风格,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和见闻,在广阔的背景上记录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苦难、斗争和希望。
     在东方国家,传记是文学领域相对比较落后的部门。在日本,11世纪前后日记体流行,以《紫式部日记》为代表,作者以细腻的风格记录了宫廷和皇室事件,在传记作品中别具一格。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迅速发展,效仿欧美精英人物的传记大量问世,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等作家的自传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方法上也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痕迹。20世纪以后,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民族英雄和领袖人物的传记流行,甘地、纳赛尔、曼德拉等人的自传和传记都有大量读者,在人民和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作家和艺术家写作自传也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风气。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传记出版的总量已超过小说,成为文学中的最大门类。人们预言:21世纪是属于传记的时代。

                               (三)
     传记同小说有许多类似之处,比如塑造人物的方法、环境描写、结构技巧、文学语言等,从表面看来传记同小说似乎没有区别,事实上自古以来传记家和小说就一直在互相学习。不过传记同小说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文类,它们材料不同,写作方法也不同。在鉴赏传记的时候,除了其文学手法外,还有两个角度是更应当注意的。
     一个是从传记构成要素的角度来欣赏。
     传记的基础是传主的生平,但是文学传记不满足于仅仅叙述传主一生事迹,还描述传主的个性;随着传记的发展,个性描述成为传记鲜明的特征;而在那些优秀传记作品中,不但可以看到对传主人格的重视,还包含了对传主的某些解释。生平、个性和解释是传记构成中的3个要素。解释则是现代传记的主要追求,斯特拉奇说过:“没有解释的事实正如埋藏着的黄金一样毫无用处;而艺术就是一位伟大的解释者。”对一位优秀传记家或现代传记家来说,对传主不进行解释,就是放弃了他的任务。用社会历史的方法,也就是用传主的生活条件来解释,这是传记解释的基础和基本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是精神分析方法来解释是现代传记中流行的;也有许多传记家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综合的运用。
     传主一生几十年中经历了无数事件,不可能把这一切都写入传记,传记家选择哪些材料入传?又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传主的一生中总有一些关键事件、一些影响了他的关键人物,这些事件和人物是什么?传记家用那些事件、轶事和细节来表现传主的个性?传主一生的命运怎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他有什么样的性格,这一性格是怎样形成的?他的一生中有哪些疑难、费解之处、应当如何解释?在欣赏一部传记的时候应当注意传记家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特别应当注意他是怎样解释传主的。而且还要注意,传记家必须使用真实的材料,他只能在细节上依据事实进行合乎情理的想像和推想,否则他就违背了传记的原则和传记家的道德。一方面要求历史的真实,另一方面要求文学的生动,这两者互相牵制、互相制约,传记家的任务就是要把它们统一起来。
     另一个是从传主和传记家的关系的角度来欣赏。
     传记家和传主之间的关系是传记的核心问题。传记家要根据可信的历史材料写作,但传记又是高度个性化的写作,越是优秀的传记家,他的主体力量就越是强大,他就越是要顽强地表现自我。一般说来传记家对传主总是同情的,但是他不能因为同情就隐恶扬善、歪曲事实。这样传记写作就处于又一种矛盾之中。传记家不能歪曲或杜撰传材,但是它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理念和需要来选择传主和选择传材,对传材进行安排、使用和解释。其结果,传记打上传记家个性的烙印,传主的身上也或隐或显地也记录了传记家的人格。有些传记家用喜剧的眼光、有些则用悲剧的眼光看待传主和人生,有些更多看到传主身上的弱点,有的更多看到优点,有的看到诗意,有的看到可笑。在阅读和欣赏一部传记的时候,就应当注意传记家同传主究竟处在一种什么关系之中,看他是怎样把自己的好恶和感情统一起来的。
     传记既要求历史,又要求文学,既要描述传主的个性,又要表现传记家自己的个性。正如伍尔芙所作的比喻,一方面如花岗岩般的坚硬,另一方面如彩虹般变幻不定,传记要把它们融为一体。这真是难题,但是这也构成了其他文类所无法达到的巨大张力,传记的魅力就在于此,那些优秀的传记作品也证明这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注:本文是《外国传记鉴赏辞典》的前言)
                                       

     《外国传记鉴赏辞典》简介

     《外国传记鉴赏辞典》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国庆六十周年献礼书目“外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中的一部,由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杨正润教授担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性副系主任刘佳林副教授担任副主编,2009年出版。
     本辞典收录了东西方18个国家最有代表性的一百多位传记家的代表作品。其中有比较正式的传记或自传,也有通俗传记、回忆录、日记、书信等属于广义传记范畴的作品。每则词条分为三个部分:“作品提要”概述一部传记的主要内容;“作品原文”节录了这部作品中最精彩的章节,一般在7000字左右,大都在已有中译本中选择,其余则是编撰者新译;“赏析”结合历史背景主要对所节选部分的传记价值进行分析和鉴赏,突出其传记成就和阅读趣味。这一百多部作品历史跨度近三千年,以近现代为主,它们在传记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过巨大影响,它们合并在一起大体可以显示出世界传记史的全貌。
     本辞典的约30编撰者,大多是外国文学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且具有博士学位,他们通力合作、历时4年完成这部一百余万字的巨著。本辞典可以供传记和外国文学的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供研究者参考,同时具有收藏价值。


文章分类: 海外观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