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中国就是我的家——《伊斯雷尔 爱泼斯坦》评鉴


中国就是我的家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评鉴




【点评人简介】

刘丽群,解放军报社记者,大学期间留学俄罗斯,外交学院法学硕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学博士、国防大学国家安全战略专业博士后,上校军衔,副研究员。著有62万字新闻作品集《心灵的坐标》 ,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军队》《战略研究》《政工导刊》《军事记者》等杂志和中国军网、新华网、人民网发稿100多万字及大量图片视频。



【出版社简介】

宫喜祥主编:《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出版,115页。


【作者简介】

宫喜祥,今日中国杂志社编辑,主编。


【作品简介】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Epstein),1915年出生于波兰,自幼随父母定居中国。1931年起在《京津泰晤士报》做新闻工作。1937年任美国联合社记者。1939年在香港参加宋庆龄发起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抗日战争期间,他努力向世界人民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解放区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日本投降后,他在美国积极参加反对干涉中国内政的斗争。1951年应宋庆龄之邀,回中国参与《中国建设》杂志创刊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5月,爱泼斯坦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作品点评】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犹太裔中国人,也是为数不多几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裔人士。他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苦难与抗争。《红星照耀中国》照亮了爱泼斯坦的心,《义勇军进行曲》唤起了爱泼斯坦的情,他把《黄河大合唱》译配英文歌词,用多种乐器伴奏,使这部音乐作品也深深打动了美国人的心,而他在自己写的《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中,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走的是一条奇特的道路,从国际主义到爱国主义”,因此,该书序言的书写者黄华“很动情地建议你们抽时间浏览”。

《红星照耀中国》照亮了爱泼斯坦的心。这本画册记录了爱泼斯坦“作为杰出的新闻记者和作家”,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边陲各地,并悉心研究中国历史和社会,以他的革命激情和勤奋耕耘的精神,写下了一部部颇具影响的著作,其中包括:《人民之战》《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解放》《西藏变迁》《宋庆龄——20世纪的伟大女性》。为了写好西藏这部有历史意义的巨著,他在30年间不顾高原的艰难险阻,数次入藏,进行长时间的采访,精神十分感人。为了完成宋庆龄传记,他更以惊人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足足花10年功夫,写出了这部杰出的著作。在这部传记中,宋庆龄这位伟大女性栩栩如生的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爱泼斯坦之所以把如此深厚的情感凝注笔端,是因为他有深沉的爱,正如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所写:“在历史为我设定的时空中,我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比我亲历并跻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更好和更有意义。中国人民占全人类的五分之一,在整个世界的命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他走上了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的道路,“30年代中国青年学生与广大群众抗日救国大浪潮汹涌澎湃,震撼人心,点燃了他内心酝酿已久的激情。他决意投入这一伟大事业,尽可能为之做出贡献”,而带他走上这条路的是他的坚持社会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与观点的父母及他的老朋友,写出《红星照耀中国》的美驻华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

《义勇军进行曲》唤起了爱泼斯坦的情。2005年,爱泼斯坦去世后,他的夫人黄浣碧接受记者采访,回忆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她说:“还有一样东西是艾培(即爱泼斯坦)很少示人的,就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那天,他在美国一家录音店里录下由他自己演唱的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这一举动如他所说:“作为一个外国人,我那时决定投身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是有其根源的,那就是我要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事实上,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将占有独特的地位,支持和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是对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实际贡献。”卢沟桥事变前,爱泼斯坦得知上海全国救亡协会发起了一个“大众歌咏运动”,倡导者刘良模来到天津开展歌咏运动,爱泼斯坦立即前去采访,而正是这次采访,使他一生都对《义勇军进行曲》情有独钟。

抗战的历史,是悲壮的史诗。爱泼斯坦深入前线和革命根据地作现场采访,向世界各国真实报道了中国人民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斗争的英雄事迹。1938年秋,他参加了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从事国际宣传工作,为广泛争取国际上对中国进步事业的了解与援助,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新中国建立以后不久,他们回到北京协助宋庆龄创办《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杂志,对外报道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增进世界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和友谊。在他的一生中,有几十年就这样关注着中国整个对外传播事业,为它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见证中国,关心中国,是爱泼斯坦的信念。爱泼斯坦来到中国,中国的社会环境,影响和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在回忆中写道:“中国的现实开始冲击我,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亲眼目睹的事实中。在我10岁之前,中国连年内战和饥馑,我看到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难民涌进天津。有的流着眼泪讨一口饭吃,有的出卖亲生孩子,因为给人家当奴婢总比活活饿死强。有一个寒冬的早晨,我在上学的路上,在一家门洞里看到一个同我差不多年纪(12岁)的孩子的尸体,他蜷缩着,已经冻僵。这样在我年幼的心灵中,中国的和世界的事态一点一点相互联系起来。我在学习选择自己的立场,并且使自己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保持自信。”爱泼斯坦就是怀着这样的自信,走向了中国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24岁的他,在抗战初期艰难的岁月里,写下了《人民之战》一书,他坚信:“中国人民有着赢得最后胜利的意志和潜力。”宋庆龄对爱泼斯坦的一生,也有极高的评价:“你做了真诚的,竭尽一切的努力,你的大笔为我们赢得了对我们的工作以及对人民事业的援助和理解。”

在这本画册的最后,他说:“我的回忆录就要结束了,但在结束之前,我还想提到中国常用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名词:脑海。我所知道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中,还没有一个词能更好地表达人类心灵广泛而又复杂的运动——有时深不见底,有时又浪高千尺,有时安静无声,有时又怒涛汹涌……”他脑海记录的中国,即如是。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