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走近何应钦——《何应钦新传》评鉴


走近何应钦

——《何应钦新传》评鉴

【点评人简介】

  蔡丽:云南大学副教授,著有《鲁迅研究的四维审视》、《传统、政治与文学》。


【出版社简介】

  熊宗仁:《何应钦新传》,东方出版社,2013年出版,390页,38万字。


【作者简介】

  熊宗仁:男,贵州兴义人,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著有《永历皇帝与孙可望》、《五四运动在贵州》、《姜应芳起义》、《西南十军阀》、《简明中国近代史讲座》等作品。


【作品简介】

何应钦是一个充满传奇性的历史人物,一生都执着于反共拥蒋的事业。出生于深山泥凼的何应钦,从一个“乡巴佬”一跃成为军界宠儿,政坛骁将,平步青云,羡煞旁人。何应钦与蒋介石的相遇,成了他人生最关键的转折点。1924年,棉湖战役,以少胜多,成为广东革命政府转危为安的关键性一战,何应钦也一举成名。两次东征,建功立业,成为蒋介石的爱将受宠。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丧权辱国。1940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怒斥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罪人!”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主持日本投降仪式,走向政治巅峰,之后,何应钦的官运日渐式微,但却失权不失宠。1987年,何应钦作为国民党的三朝元老、两朝老将,寿终正寝,时年97岁。


【作品点评】

有“福将”之称的何应钦,作为一个历史传奇人物,在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动乱年代,以慎言笃行博得蒋介石的垂青,同时也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才干和作战能力,以及誓死效忠蒋介石的忠诚,屡屡被蒋介石委以重任,成为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首。国民党派系林立、互相倾轧,何应钦以谦虚礼让、宽厚圆滑的中和之道,被冠于“武甘草”的雅号,在国民党官场的夹缝中游刃有余、青云得志,成为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军事方面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蒋介石心性急躁、专断、猜忌,何应钦深谙与君王的相处之道,他既有权力崇拜的野心,也懂得权势胁迫下的恭顺,在王道与臣道之间寻找自己的制衡点,尽管两人有过摩擦,何应钦也尽量把自己的个性和棱角磨得圆润光滑,变成能够被蒋介石驾驭的千里马,成为蒋介石的“护院管家”;何应钦与蒋介石的“安危同仗,甘苦共尝”,又能委曲求全,替蒋分谤,洁身自好,办事缜密,才能深获两朝君主的信任。何应钦对妻子尽丈夫之责,对独女尽父亲之责。在国民党上层圈中,享有“中国第一好丈夫”之美誉。

本书作者熊宗仁作为贵州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著有多本专著,既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又对人物的把握和拿捏非常到位,注重多角度解读人物形象,使人物的复杂性格得以充分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相关资料搜集和整理全面和完整性,使得本书具有文学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经仔细鉴赏阅读,本书有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层次分明,张弛有致。何应钦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大陆掌权的辉煌时期和败逃台湾的惨淡时期。全书用16章叙述了何应钦的一生,可以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叙写何应钦出生经历,离乡求学,凭勤奋刻苦、顽强坚韧之苦干精神,成为东洋留学生;留学归来,在贵州权势角逐中失败,为下文谋权做铺垫。第二部分有了第一部分做铺垫,何应钦蒙蒋介石垂青之恩,以及在派系林立的军阀混战中,认清了自己与蒋介石的依傍关系,从此拥主护主,誓死追随蒋介石,唯蒋介石马首是瞻。第三部分何应钦积极支持蒋介石,平步青云。支持中山舰事件,充当蒋介石的后盾;围剿红军充当先锋,代替张学良坐镇北平;日本逼迫代蒋介石受过,签《何梅协定》遭国人唾骂;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扣,力主讨伐张扬二人,轰炸西安示威,逼迫释放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何应钦成功臣良将,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第四部分全面抗战时期,何应钦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睆南事变终成千古罪人,主持日本受降,走向权势巅峰。第五部分老将大权的旁落,蒋介石多疑,有职无权,束之高阁。第六部分何应钦败逃台湾,道德重整,文化复兴,台日关系做疏导,《龙》剧演出巡欧洲。第七部分英雄的肝胆柔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全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每章都设有大标题,下设小标题,主题突出,详略得当,松紧有度,收放自如,节奏有快有慢,松紧恰当,富有艺术感染力。全文布局,以何应钦的政治军事生涯为主(第二至十五章),儿女情长为辅(第十六章);在政治生涯中,以大陆反共拥蒋生涯为主(第二至九章),台湾政治生涯为辅(第十至十五章);在大陆反共拥蒋生涯中,以剿共和向日妥协为主,环环相扣,情节紧张,引人入胜。

   第二个特点是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展开,性格用矛盾冲突来塑造。真实是传记的生命,想象虚构激发了传记的魅力。人生经历、史实材料、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更具吸引力。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作者在尊重事实严肃认真的态度上,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揣摩人物心理活动,从而充分展现了何应钦在政治军事生涯中所形成的复杂性格,缺乏自主性的愚忠悲剧英雄形象。细节的描写,生动的情节语言,以及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使何应钦的人物性格在众多矛盾冲突中得以更加鲜明完整,再现了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第二号人物的真实形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万众瞩目,却也如履薄冰,随时有粉身碎骨的危险,处于生存夹缝中的何应钦,如何把君臣、臣子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呢?何应钦是一人兼具多种性格的综合体,谦虚待人又处事圆滑,野心勃勃又能避其锋芒,一生荣辱,演绎了一代英雄传奇。何应钦的思想中既保留了传统儒学之根,又兼收并蓄地接纳了近代民主思想,他把封建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吸收,待人处事宽厚谦让,修身养性,洁身自好,进而把富贵权势作为竞渡的目标。与蒋介石的君臣关系,何应钦俨然把蒋介石作为封建的正统君王,又有黔军失败的隐痛作为前车之鉴,经过审时度势,蒋介石便成了他获取权势的依托,儒家中庸之道正好成为何应钦攫取目标的润滑剂,他的形象也就真好把一条主线、两对矛盾统一起来,即反共的主线,依附性与权势欲之间的矛盾;对社会及官场的普适性与他个人生活的作风、个性品格之间的矛盾。何应钦的愚忠英雄悲剧形象跃然纸上,既有青年得志的意气风发之姿,又有晚景惨淡的赋闲挣扎之貌。人生多姿态,世间人不同。老来英雄几多悲!“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执着而坚定的乱世“福将”,在作者的钦佩、批判、惋惜之中收笔。

第三个特点真实严谨暗含褒贬,严肃节制兼顾活泼。历史的发展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客观性和真实性是不容人质疑的,历史从来就是按照自己的规律来发展,但某些人或事却对历史有重要的影响。熊宗仁作为历史研究员,写过多本历史著作,对历史有把握全面,理解深刻,见解独到。在本书中熊宗仁立足于大量的史实、研究的基础上,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同时也对历史上的何应钦做了真实的还原。何应钦既属于历史,也属于读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熊宗仁也写出了自己理解的何应钦。对何应钦的批判和扬弃,作者情感有所节制,既不是喷涌,也非平铺直叙,而是理性的抒发,真实与艺术性相结合。何应钦祖辈传袭下来的简朴而兼吝啬、耐劳而不乏钻营、执着而不冥顽的家风,对何应钦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自幼就朦胧的领悟到“勤能补拙”的真谛,之后就一直去践行。何应钦的一生,虽说曾经权倾朝野,但也是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村娃娃起步,逐渐走向中国的高层政治舞台,所以何应钦的身上,忠厚而欠潇洒,多了一些质朴豁达的品质。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何应钦身为国名党的高级将领,尊荣显贵,却没有沾染这些习性,坚持早睡早起,不近女色,不嗜烟酒,不暴饮暴食,追求“永恒的长寿”。作者对于何应钦身上的军人风姿是极力赞扬和称颂的。对于何应钦身上为后人所诟病的恶行,也进行了深刻的控诉和批判,何应钦在作战指挥时一味的听从蒋介石的命令,特别是抗日战争,蒋介石作为幕后主使,何应钦甘愿作为蒋介石的傀儡,没有民族气节,不明国家大义,围剿红军,向日本妥协退让,导致领土的丧失,国将不国,何以为家,拥蒋而舍民族大义,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作者是痛斥何应钦保身弃义之行为。作者是完全站在国家和人民的角度,毫无隐瞒的揭露了何应钦的卖国贼嘴脸。

《何应钦新传》具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史料丰富,对人物的剖析恰当到位,特别是全书不仅写了何应钦戎马倥偬的军旅政治生涯,也有儿女情长的生活化一面,使人物更加的立体化,血肉丰满。但是全书的感情过于节制,作者可能是更想保持传记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导致文章的欣赏性略有不足。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