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董必武传》评鉴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董必武传》评鉴

点评人简介

  李邨南,男,法学博士,书评人。


【出版社信息】

董必武传》编写组,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95千字。


【作者简介】

1979年春,经胡耀邦批准,“董必武文集、年谱、传记编纂组成立。聂菊荪和吴大羽共同主持编纂组工作。1992年,编纂组在《董必武年谱》、《董必武选集》、《董必武传略》的基础上,着手撰写《董必武传》。杨瑞广撰写1886年到1937年部分,马鸿儒撰写1937年到1949年部分,刘廷晓撰写1949年到1975年部分。全传由聂菊荪统稿。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05章,全面展现了董必武波澜壮阔的一生,反映了他在参加领导革命斗争、统一战线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以及他坚持真理、注重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和一贯艰苦朴素的高尚品德。本书着力描写了董必武一生中的两次历史性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飞跃。第一次是在他年轻时,接受早期的民主主义思潮的启蒙,由清王朝末年的一名秀才转变为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毅然投身辛亥革命,从此走上革命道路。第二次是在五四运动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观察国家命运,由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一生忠诚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担任政务院副总理,主持新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设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品点评】 

1975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极为悲伤,不吃东西也不说话,整整放了一天宋人张元干的《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的唱片。他时而躺着听,时而用手拍床,神情严肃悲痛。几天后,毛泽东把词的最后两句改为“君且去,休回顾”,说原来的“举太白,听金缕”两句太伤感了。毛泽东此举正是为了悼念他的战友,4月2日去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

《董必武传》以恢弘的笔触,为我们详尽介绍了董必武的光辉一生。传记编写者查阅了中央档案馆、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湖北省红安县董必武纪念馆、重庆红岩纪念馆、南京市档案馆等所藏大量文献档案史料,中央有关部分的会议记录,以及董必武自藏的一批珍贵文献、手稿和书信等,掌握了详尽资料,内容十分丰富,客观地展现出董必武的革命人生。《董必武传》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其中,对于董必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作和贡献,也作出了很好的概括和描写,读来令人不忍释卷。

“七七事变”后不久,党中央决定由在武汉有深厚社会基础、广泛社会影响和极高威望的董必武负责领导武汉地区的工作,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同国民党方面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后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武汉是董必武革命生涯中的“地标”。在这里,他投身辛亥革命,为民主革命奔走呼号;在这里,他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在这里,他推进第一次国共合作,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1937年9月初,董必武肩负关系民族存亡的重大使命,再一次来到武汉,受到了“此间当权者与在野名流的欢迎”。董必武在武汉筹建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恢复武汉地区及湖北的党组织,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筹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等,其革命活动十分丰富。《董必武传》紧紧扣住抗日救亡这根主线,以相当的篇幅详略得当地进行了生动描写。作者在叙述时,很注重发挥传记文学特有的长处,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面貌,抓住冲突展现历史的进程,增强了这部传记的可读性。

我们知道,在我党的宣传工作史上,有一份重要的报纸《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对鼓舞全民族抗日士气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她的诞生,与董必武密不可分。《董必武传》对此作了浓墨重彩的记述。书中记载,在《新华日报》创刊前的报馆全体人员大会上,董必武代表中共中央长江局致辞说:“《新华日报》是共产党的嘴巴,希望大家做好宣传工作。”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出版发行。1月18日,董必武为其题词:“拥护抗战到底,为实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的新中国而奋斗。”董必武还为《新华日报》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和社论。《董必武传》这样写到,“当时董必武的工作的确是异常繁忙复杂,要完成为《新华日报》写稿、审稿的任务,经常是晚上开过会或送走来访的客人之后,在夜深人静时才得以坐下来写稿、审稿、长期的彻夜不眠,使他困倦已极。有一次为《新华日报》写社论,写好后来不及脱鞋就和衣睡着了。第二天清晨报社的同志来取社论时,董必武还没有醒来。夏之栩、张月霞叫醒董必武后,发现床前只有一只鞋子,另外一只哪里去了,他自己也不知道,在场的人都帮助找也找不到,最后还是在整理被子时,从被子里找出了另一只鞋。”这个找鞋子的细节十分生动,以富有画面感的镜头再现了董必武为了革命事业呕心沥血的真实历史场景。

在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中,国民党多次制造摩擦,掀起反共高潮。董必武身处国民党统治区,站在与国民党斗争的第一线,亲身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斗争局面。《董必武传》抓住典型事件,对此进行了描述。在1943年9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上,反共分子攻击、诬蔑共产党“破坏抗战,危害国家”,宣传要“解决”所谓“中共问题”。根据这一情况,董必武估计国民党可能要在即将召开的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上大肆进行反共活动。他赶紧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就应对之策进行请示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中央决定:董必武出席本次参政会。会中,如有反共报告、提案及决议,视情况或当场抗议,或退席后再提书面抗议。会议开始后,参谋总长何应钦果然对共产党大肆谩骂。董必武按照议事规则,对何应钦提出口头询问,并逐一进行了有力反驳。何应钦听完,面红耳赤、神色沮丧、理屈词穷、无言以对。面对国民党CC分子在会上的叫嚣捣乱,董必武毅然退席,以示抗议。当晚,他又致函国民财政会主席团,说明“是日会场情形显然是有人想利用参政会来宣布反共。参政会是国内团结的一种标志,既有人利用它来破坏团结,我决不参加。特声明不再出席本届大会。”董必武的举动引起极大震动,国民党内部不少人也承认他们失败了,共产党胜利了。董必武的慷慨陈词以大量事实揭穿了国民党破坏抗战、破坏团结的罪行,申明了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援助友军,开辟敌后根据地方面的巨大功绩,教育了中间党派,博得了进步人士的赞誉。有人写诗赞誉道:“为国谋团结,奔驰大后方,只凭三寸舌,胜过万条枪。暴露言辞尽,从容任务偿,声明离议席,理直气轩昂。”叙述这一历史事件时,《董必武传》引用了大量董必武在参政会上的发言,生动再现了历史情境,塑造了董必武捍卫民族大义,正义凛然的光辉形象。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争取国际援助、宣传正确主张而开展的外交活动是一个十分重要但长期以来受到关注不够的领域。《董必武传》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深化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了解。抗日战争后期,根据中央提出的联合一切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建立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指示精神,董必武领导南方局积极开展活动,加强同英美各国使馆的联系,以及同外国记者的接触和交谈,主动向他们宣传、介绍敌后根据地军民抗击日伪军的情况,1943年的作战记录,边区民主建设的成就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景况,邀请他们前往中共所在区域进行考察。他还先后组织了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前往延安进行访问。外国记者写出了大量有关根据地生活的报道和著作,福尔曼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和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就是其中重要的两部,在当时都产生了广泛影响。1945年2月11日,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会晤后宣布,决定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和平与安全”。3月15日,中苏美英四国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决定在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大会。对此,毛泽东明确提出,旧金山会议我们要参加,要与民主同盟联合提出要求。最后,董必武作为代表团中唯一的中共代表参加了旧金山会议。他虽然是中国代表团十个代表之一,但却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19个解放区、1亿人民和97万正规军、220万民兵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同时也把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及其领导下的解放区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介绍给了全世界。

1975年3月5日,董必武在90岁生日之际,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首诗。诗曰:“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跎。五朝弊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彻底革心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诗中说的“五朝”,指的是清朝、民国元年、袁世凯篡国、北洋军阀割据、蒋介石篡权。这首诗是董必武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在人生的每一个时期,他都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更为共和国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展读《董必武传》,如同读一部中国近代史,更如读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奋斗,争取独立解放的革命史,让人受到心灵的感动,得到历史的启迪。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