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三朵“姐妹花”|  让春天重返枝头

作者:刘国强

以下文章转载自2020年第四期《鸭绿江》杂志,已经作者授权。











让春天重返枝头

——写给抗疫前线的辽宁医护人员


刘国强



    前奏   


公元2020年1月23日,将是一个永久载入中国史册的日子,从上午10时起,武汉市内交通停运,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一个令人惊恐万状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武汉封城了!

这意味着,武汉1000多万人口,被关闭在家中,里不出外不进。要封闭多久?武汉究竟有多少人被感染新冠肺炎?已经死了多少人?恐怖“上不封顶”!

威胁还在加剧,治疗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医院不够,床位不够,医护人员太少,防疫物品短缺,那么,还要有多少人被传染,多少人将丧命?

更加惊恐的现实接踵而至:全国各地纷纷发现感染病例,数量直线上升。每个数字都是一根针扎在人们的心上。而被封城的武汉,不断传来死亡病例,画家遇难,导演遇难,健身明星遇难,诗人遇难,许多家庭刹那间被撕碎,全家人无一幸免……一时间,英雄的武汉城和英雄的武汉人民成了“众矢之的”,甚至提到“武汉”两个字都让人心惊肉跳。躲吧,赶快躲,躲的越快越好,躲得越远越好!

在这样恐怖的氛围下,为了救助更多的生命,祖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逆行”,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生命的危险,扑向湖北,扑向武汉,扑向疫情传染最厉害的中心地带……

辽宁省共向武汉派出12批次救援队,2054位医护人员。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辽宁医护勇士们面对面地与死神和病魔展开殊死格斗——



三朵 “姐妹花”





在雷神山医院A11重症病区,沈阳红十字会医院的“三朵姐妹花”格外显眼。她们是医生关晓宣,护士于娜和陈佳。


关晓宣:一片有方向的叶子

像一片有方向的叶子,飘到想飘的地方,落点准确;似一团有根须的雾,在想扎根的地方扎根……这是关晓宣的良心准则,更是持之以恒的技能准则。

在武汉重症病房,一位90多岁的患者躺在病床上眯缝着眼,只见团白色的身影悄无声息地飘了过来,弯腰俯身倾听老人的呼吸。他睁开眼,防护服上“关晓宣”三个字映入瞳孔,脸上老树皮般的皱纹刹那间绽放,胸腹里猛地翻卷起滚烫的漩涡……

爷爷,呼吸好点儿吗?感觉哪儿不舒服?想吃点什么?渴了吗?用不用翻个身?

老爷爷没有说话,漩涡一下子翻腾上来,眼缝溢满泪水。

关晓宣急了:爷爷,怎么了?我哪里做错了吗?

老爷爷连忙摆摆手说:不,不是啊!

老爷爷说:孩子,你对我太好了,我、我心里愧啊!

老爷爷刚来时,拒绝治疗。医护人员一靠近,他就用手推、扑打。护士于娜已经把针扎好,挂上滴流,趁人不备,他突然拔掉针头。第二次扎上滴流,老爷爷拔掉针,又把针头撅坏了!

病人的痛苦表情像被强酸溶蚀过,无法调动往日的自然与活泼。无论他怎么闹,关晓宣也不生气,像哄小孩子那样哄他,一口一个爷爷地叫着,和护士一起喂他饭,喂他水,帮他擦身子,两三天后,老爷爷感动得热泪滚滚,这才配合治疗。老人顺利康复,出院那天,老爷爷拉着床帮不走,把这儿当家了!

A11区重症病房,很多老人都是从敬老院来的。年龄八九十岁,有六位患老年痴呆,吃喝拉撒在床上,全由医护人员照顾。要收拾净屎尿和脏物,还要一口一口喂他们,吃东西呛,只能鼻饲。

老人没牙,嫌饭硬,关晓宣就把自己的牛奶、面包拿来,喂他们。

从敬老院来,老人们只有一身衣服。医护人员就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

关晓宣整天笑眯眯的,走路轻,说话轻,拿东西也轻,整天轻手轻脚,仿佛怕惊吓到谁。在病房里“飘来飘去”,把贴心的温暖和关爱送给病人。

一个“轻”字,不仅仅是体重,而是代表关晓宣的礼貌和爱心,这是她有意收敛、掌控的结果。这样很累。晚上回到宿舍,身体快车由于长期紧张,即便停下来也会溜一段距离,她不敢溜距太长,要控制。劳累和失眠这两个原本水火不溶的东西,竟然紧紧抱在一起……

关晓宣出生于1980年,本科毕业又读研究生,医术拔尖。

2020年2月28日,关晓宣正在武汉雷神山医院重症病房工作,微信“滴”地响一下,一名沈阳的女士加上关晓宣微信后,发来祝福:关医生,祝你生日快乐!你在武汉前线,要保重身体,我们在沈阳等你。昨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很惊喜:这不是关医生吗?三年前,你抢救我妈,做了很大努力,我仍然记在心里,谢谢你们这些白衣天使。

关晓宣救的人太多了,自己都记不得了。她努力搜索记忆,一位胖女人的形象浮现在眼前……

在ICU重症室,关晓宣的除颤、插管、人工呼吸、挤压胸扩等技能抡翻使用,连续救治40多天,终于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命……

闻知武汉封城后,疫情日益严重,医护人员紧缺,关晓宣说:我要去救人!马上递交了请战书。丢下五岁的儿子、九岁的姑娘真的不放心,孩子一向由她来管。可为了救人,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扑向武汉。在雷神山医院,关晓宣把照顾自己孩子的精心劲儿,全用在患者身上,“人缘”特好。

龚逢志老人没儿没女,出院那天商量关晓宣:我能不能不走?关晓宣的眼泪刷地流下来,她头一次“拒绝”老人的要求:爷爷,对不起,这个……我说了不算哪!

我仿佛看见:阳光潇洒而有倾向性,都醇厚浅浅地斟在一朵小花里。

于娜:一枚会思考的钉子

于娜漂亮、秀气、娇小玲珑,个头才一米五二。

于娜像一枚会思考的钉子,放在任何地方都能安居乐业,一门心思地完成使命。在护士的专业技能训练上,这枚钉子有时还弯成回勾,成为怀揣理想的替补“暗器”,随时准备一跃而起,冲上最前线。

这位秀气的小个子护士是扎针高手,人称“一针准”。多少次遇到难扎的血管,同事三针扎不上已不敢再扎,患者连声埋怨、嗷嗷叫,于娜上去仍是“一针准。”

本院的医护人员这样评价:于娜要是扎不上,这个医院就没人敢扎了。

“高手”源于技能,更源于敬业。于娜干活快、干净利落,“不给别人留活”。下班前,一定要把氧气瓶换好,表调好,绝不留任何尾巴。人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娇小的于娜在走廊里滚动一百多斤的气氛瓶,滚完这个再滚那个。

在雷神山医院,有位患者的血管太不好找,一位护士抽了两次没抽上来,“怯手”了,让给于娜。于娜接过针:大爷,您要有思想准备,我尽量抽,一次也不一定抽上来。大爷筋鼻子瞪眼正要说什么,于娜以“闪电”般的速度,一次抽血成功。

时间是一把剪刀,裁出我们一生的模样。在沈阳红十字医院,于娜干过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科,在哪都是“台柱子”。这位“八零后”护士意志坚强,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发烧。常年上夜班累得要死,晚上天天收患者,来了就是急的、重的。于娜旋风一样“卷走”所有的活,连患者都心疼她“累坏了”。一次深夜,独自住院的老太太突然发病,眼见上不来气,快不行了!刚从校门出来的值班女医生没见过这阵势,当场傻了!于娜惊呼:赶紧抢救,做人工呼吸!女医生也是小个,按几下就按不动了。于娜冲上去按压,像个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人不停地按压,两人跪在床上,轮流按压了近三个小时,累得呼呼喘,汗水湿透了衣服,终于抢救回一条生命!

困难是进身之阶。

于娜怀孕后,医院为照顾她,安排她到只上白班的办公室工作。于娜反而不适应,主动提出回到病房,挺个大肚子照样倒夜班,所有的工作“一样不少”,孩子已经九个月快生了,她才在临产的前几天休假。

2020年3月1日,于娜提前半个小时赶到雷神山医院A11病区,刚换穿好防护服,就接到给一位八十多岁的患者扎静脉留置针的任务。

同行们都知道,留置针管大、粗,不好扎。在于娜看来,跟普通针没什么两样。但这次不同。于娜走到病床前,护目镜上结满了雾气!

一边是期待的病人,一边是结雾的镜片什么都看不清,旁边的医生焦急地问:能扎吗?

能扎。于娜回答时轻轻甩一下头,已经找到了办法:雾气成水向下流,把护目镜片流出一道窄窄的缝隙。于娜的目光从这条窄缝穿过,视点落在扎针位置,一针下去,精准地完成了任务!

这位患者从这里去过ICU,又从ICU转回来。于娜的普通话她听不懂,于娜也听不懂她的地方话。于娜便经常细致地观察她,“用手服务”。捡鼻涕纸,收拾床,喂中药,扶她上厕所,搀她走动。现在,两人交流自如,老人即将出院。老人来时想放弃治疗,于娜说:大爷虽然你一个人在这里住院,但你不是孤单的,虽然你想放弃,但是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没有放弃,一个病区的医护人员都在关心你,研究你的病情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几天后,老人病情好转,见了于娜就夸。

患者严大哥一来A11重症病区,拉着于娜问询,担忧他为什么总发烧,也担忧老住在别处的老婆和孩子,能不能治好?于娜告诉他:发烧就是白细胞在跟免疫病毒交锋,像打仗一样。你要乐观,要多吃饭,多在房间锻炼身体,这才增加战斗力,别想些不好的东西。你记住,不是你一个在战斗,有我们医护人员在,我们一直在。你的家人也一样,也有我们这样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心照顾,你别多想。严大哥积极跟医护人员配合,是这个病区第一个出院的患者。

出院前,他还写了一封感谢信:


_



我2月14号进入雷神山医院,在感染一科十一病房住院,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关心和治疗下,26日允许我出院。

再次感谢帮助过我的全体人员,使我涅槃重生。再次感受到祖国母亲是多么慈祥,胸怀是如此的宽广,祖国母亲的伟大,大家庭的温暖。

希望所有患者沉着、稳定,视病毒为纸老虎,你坚强它就惧怕,争取和我一样早日出院。

    此致

                                            留言人:严国安

                                           2020年2月26日


_



陈佳:一片会闪光的云朵

不是一弯月,也不是一点星,而是一小片云朵。

弯月太庞大,星星太清高,只有飘在空中的云朵,不抢产权地盘,不争光线强弱,不计体积大小,也不高高在上,甚至甘愿在低空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任意让风儿牵来牵去。穿什么时装也不是自己说了算,朝晖灿烂穿粉红色衣裳,晴天穿淡蓝色衣裳,晚上穿大红衣裳,夜间穿黑袍。雨天、雪天、阴天或电闪雷鸣,也都按职业要求随时换装。

陈佳骨子里很有个性,说一不二。自从当上护士,她就把个性“翻篇”了,完全依患者的要求“穿时装”。似乎患者就是“风儿”,风儿向哪吹,她就向哪去。

雷神山医院A11重症病房多为七八十岁的老年患者,一位49岁的比较年轻的患者格外“显眼”,这位轻症患者情绪消沉,这也挑那也挑。

明明他身体强健,见了陈佳则说:我要喝热水。我自己不能打。

叔,我给你打。陈佳微笑着回答。

他翻了陈佳一眼,表示很不信任。

陈佳说:叔,我叫陈佳。请放心,我说打肯定会打的。

明明知道他在出难题,陈佳没有丝毫的芥蒂,反而认为承受病魔折磨的患者心上像压块石头。护士要尽早帮他搬掉石块。陈佳对他的细心观察和无微不至体贴照顾没有白费,一周后,他兴高采烈地出院。

84岁的谭爷爷来时插满了管,没有意识。反复进了几次ICU,终于转危为安。他醒来后,扯着陈佳的防护服说:你们救我一命啊!

另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爷爷拔掉管子,感激地说:等我出去了,一定给你介绍个对象。

担心感染,N95口罩勒得比较紧,鼻梁都破了,说话特别费力消耗体能,为了节省体能说话时要靠近患者,贴近患者的耳朵,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每一句话都被舌尖有力推送,躲过天空中各种杂音的分解,送进听者的耳窝。给患者做穿刺太难了,既要精准又要快速,而护目镜上经常雾气一片,需要将头不断地旋转,旋转到一个光线最好的时候停下,进行穿刺。防护服又闷又热,汗水越积越多满脸淌流,聚焦在眼窝里,极为难受。一个穿刺下来,比跑1000米比赛都累。

尊敬和侍奉老人是晚辈的美德。每一次过节过年,陈佳都要把娘家爹妈和公婆接到家里团聚,她亲自下厨,每回至少做十六七道美食。

真正的幸福不是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懂得发现生命中的小美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陈佳喜欢用自己的手艺让别人快乐,还是一位“野生烘焙师”。她买了各式各样的烤箱,自学烘焙手艺。烘焙并不简单,做一个小面包,要三个小时。手揉面一个程序就要45分钟。烤盘种类繁多,八寸的六寸的,长的方的圆的几何形状的。烤箱要好几个,各种方的扁的高的矮的盒子五花八门,还要备齐多种模具。配料数十种,少一样都不行。制作过程就是一种享受,把烘焙作品送给孩子、送给同事,更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陈佳的期待很简单,只要换来一个浅浅的微笑,就值了。

陈佳在制作烘焙美食中也提升了细致入微的爱,而这些,正是护士所要潜心修炼的。在雷神山医院A11病区,29床爷爷送来时意识清醒,可无论问他什么都只回答一声没有声标的“啊”,有事也只会“啊啊啊”喊叫。陈佳始终以掌握得体的“烘焙温度”细心照料:哪儿难受?饿了吗?要大小便?后背痒吗?直到解决问题,老爷爷舒服得嘿嘿嘿笑。

每到饭时,陈佳和护士们姐妹们纷纷进病房喂饭。姐妹们出病房的表情生动又感人,有的乐得手舞足蹈,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则说“还要努力”。原来,姐妹们的心已经跟患者紧密相连,哪个老人吃得多就高兴,哪位老人吃得少就沮丧。

大家知道,午餐风暴不是小戏码,而是健康状况纵身一跃扯出的千丝万缕。

护士姐妹们个个轻手轻脚,就像一小片一小片闪光的云朵,一片片漂过去,各自为患者服务,病房里处处爱心普照。

陈佳说:护士必须心细,心律和血压突然高了或低了,出汗了,脸色不好了,口齿不清了,冷了打颤了,都要及时告诉医生。“上一秒很好,下一秒可能就要抢救”。另外,护士有许多“良心活”,一些可干可不干的活,不干别人也不知道。但不干,自己的良心过不去。

刘国强

[主要成就]

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辽宁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中国作协会员。已发表中篇小说30部。出版文学著作20部。

[代表作品]

代表作《日本遗孤》《罗布泊新歌》《鼻子》。

曾获中国传记文学奖、中国工业大学大赛一等奖、孙犁散文一等奖、北京文学奖

辽宁文学奖、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辽宁省优秀图书奖、辽宁最佳写书人奖项。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