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伯翱、马思猛《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万伯翱,山東省東平县人。中國传記文学学会会长。1972年考入河南大学外語系,毕业后分配到总参炮兵学院做外事工作。1987年转业到国家体委宣传司任对外宣传出版处处長,1990年升任中国体育杂志社社长、总编辑;2001年调任国家体委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作家文摘》名誉社长,香港《大公报》特約评论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員、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集有《灯下日知錄》、《三十春秋》、《四十春秋》、《五十春秋》、《元戎百姓共垂竿——万伯翱体育散文精选》,影視作品有《三個少女和她的影子》、《俠女十三妹除暴》、《少林将軍许世友》、《大西北人》、《賀龙元帅釣魚》等。 马思猛,戏剧家马彦祥之子,首任故宮博物院院长马衡之孙。 孟小冬,一个尘封了几十年的名字,一个曾在上世纪20—4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在京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在中国京剧史上唯一被人们誉为“冬皇”的著名女老生!她的传记,她的杰出才华,她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的辉煌业绩,她对中国京剧的不朽功勋,她的人生坎坷,她的悲惨遭遇,她的美好心灵,她与梅兰芳的婚姻悲剧及与杜月笙的婚姻恋情,终于被万伯翱和马思猛写出来了!读着这部传记,真是感慨万端,稀嘘不已! 孟小冬这个题材很不好写,选择这个题材有相当难度!这不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她的很多事迹已掩埋于历史的风尘;更主要的是:她的人生悲剧先起始于与京剧顶级大师梅兰芳的悲欢离合,以后又委身于多少年来被骂为反共闻人的杜月笙;一生芳名,被掩盖和污染;天纵才华,又过早萎谢。这是戏剧史上令人惋惜、令人伤感、令人痛心、令人遗憾的事情!要写出她来,就不仅涉及对孟小冬的评价,还涉及对梅兰芳和杜月笙的评价。这不能不说是相当艰难的课题! 感谢万伯翱和马思猛二位先生,怀着求知求实的精神,以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多方的现场采访,更以严肃认真、秉笔直书的才情,为我们奉献出《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这部传记文学著作,为我们从历史的风云中挖掘出一位光辉的艺术家的形象,展现出她坎坷曲折而又成就辉煌的艺术人生! 首先,作者写出了孟小冬早年所显示的才华。在旧时代,戏子属下九流,连应试都不准许,是无社会地位可言的。作者却满怀激情,写出了孟小冬大悲大喜,大苦大难,大起大落,大有作为的悲剧人生。作者告诉我们,孟小冬出身于梨园世家,她的祖父孟七就是老徽班出身,是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文武老生兼武净艺人,她的大伯父、二伯父、三伯父、五叔、六叔,乃至她的母亲都是当时著名京剧演员,父亲孟鸿群更是秉承孟七事业、得孟七真传之名优。孟鸿群一次演出中突然昏倒舞台台下观众一片哗然之时,七岁小孟冬竟然登台代爹爹加演一段清唱《捉放曹》,挽回了危局。父亲这次演出中风后,迫于生计,决定让七岁多的爱女拜孙派老生、姨父仇月祥为师学艺,签了八年的卖身契约!孟小冬记住父亲嘱咐,立志“要当就当谭(鑫培)老板那样的角儿”,卧薪尝胆,摘取艺术皇冠!九岁时,即登台演出堂会戏《乌盆记》,“小小年纪却少年老成,竟然把孙派老生的唱功、行腔、念白、表演神态等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曲方罢,彩声四起,内行均称为童伶中之杰出人才。”1919年3月,年仅12岁的孟小冬在师傅仇月祥、父亲孟鸿群带领下,首次随王家髦儿戏班来无锡演出,盛况空前。1925年6月5日,孟小冬来到京剧名角汇聚的北京,在前门外大栅栏三庆园演夜戏,与赵碧云合演全本《四郎探母》,以扮相容貌明慧,歌声音调谐润,抑扬顿挫,曲尽其妙,受到观众欢迎。连一向反对旧剧的北大教授胡适,也对她的身段、扮相、做工给予了好评。作者写道:“豆蔻年华的窈窕淑女孟小冬,异军突起,受到格外的欢迎。......成为风靡九城的红角儿,足见其剧艺不同凡响。......不敢说是后无来者,至少可说是前无古人。” 作者还重点写了1947年9月为陕西水灾义演暨贺杜月笙60岁生日,孟小冬演出《搜孤救孤》的广陵绝唱: 孟小冬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登台机会,这既是她告别舞台的绝唱,也是她师从余门后,交给热爱她艺术的观众的一份答卷。为此,她为这次演出作了精心的准备,冬皇与赵培鑫和琴师王瑞芝、鼓师魏惜云等人,每天调嗓子、排身段,将赵培鑫按余派唱念教会后,再与魏莲芳、裘盛戎合排对口,最后在杜公馆内小戏台进行了15天响排····终使这出本平常的京剧《搜孤救孤》成为艺术精品,演出效果空前绝后。 孟小冬在《搜孤救孤》中,自饰程婴,赵培鑫饰公孙杵臼,裘盛戎饰屠岸贾,魏莲芳饰程妻,司鼓魏惜云,京胡王瑞芝,月琴闵兆华。演出盛况空前,中国大戏院门前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由于孟小冬川、陕、平、津、台的戏迷,都是坐飞机坐火车、赶汽车,几路齐发到上海虽是两场演相同剧目,还是一票难求,许多戏迷不得买黄牛票来听戏的。那真是一票难求,50万元(旧币)一张门票,竞被黄牛炒到500万元一张,还买不到。以致当晚马连良要看戏,只得在过道加了凳子。各界人士赠送的花篮排了一里路...... 当“定计”一场,赵培鑫之公孙杵臼唱毕坐定,冬皇之程婴出场,扮相台风,潇洒飘逸,不由不彩声雷动,缓步走到台口,唱“屠贼做事心太狠,三百余口赴幽冥”,嗓音甜润嘹亮,韵味隽永,观众目光,全被吸住,剧场内鸦雀无声。冬皇歌罢,轰然彩声齐鸣。定计时,公孙杵臼问程婴出了什么惊天动地之事时,程婴顺手将椅子拉一下,,凑过身去,表示怕被外人听到的意思,这样生动的表演形式,是孟小冬独有的生活细节艺术的再现,马连良看到这儿,情不自禁地大声喊好。 最后一场,法场祭奠已毕......程婴见屠岸贾中计,唱“背转身来笑盈盈,奸贼中了我的巧计行”,边唱、边做、边走,面上露出得意之色,拔足下场。其身段边式而文雅、唱做合一、以身入戏,真是妙到毫颠,与普通伶人于舞台上之卖弄、造作、浮俗,不能比也......真是表演得细腻入微,令人拍案叫绝了。 那两天的上海滩是家家打开无线电,户户收听孟小冬的演出实况。这出戏,孟小冬每个腔都唱得让人回味无穷。难怪四大须生之一的谭富英先生看完戏后连声称绝······ 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回忆那天的演出盛况说: 这件事情到今天过去整整六十年了,就还跟昨天的事情一样,如果不是亲眼目睹,那真不敢瞎说······那天,可以这么说,全国的老生,所有参加为杜月笙祝寿演出的人,了咱们内行的人。说句不客气的话,那个阵势谁见了也得发怵,不要说出点错,就是有一个音唱得差那么一点点,哪个同行能装糊涂?结果人家孟先生唱得那叫讲究,就那个“白虎大堂”的“虎”字,高耸入云,声如裂帛,谁听了能不动情?能不佩服?就这么一出极其平常的戏,让人家孟小冬先生唱绝了。她唱得非常精练,每句唱腔都很干净,收音都特别帅气,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地方,唱到这个程度,在咱们京剧的历史上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果让我比喻的话,真可以说就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一样。 ...... 孟小冬说到做到,从此息影舞台,一出《搜孤救孤》竞成为广陵绝响。 作者不但写了孟小冬的人生,还写到了很多艺术家的人生和艺术。诚如冯其庸先生所说,孟小冬的一生“简直可以说是半部民国京剧史”。 作者对京剧艺术十分热爱,也十分熟悉。作者围绕孟小冬的身世,不但介绍了京剧的历史,介绍了京剧的各个分支,介绍了男扮女角的原因和历史;更写了孟小冬的长辈、老师、同行(如孟小冬一家、仇月祥、余叔岩、白玉昆、程君谋、孙佐臣、赵碧云等人)的艺术成就和不同特色;特别叙述了露兰春、粉菊花、章遏云、陆素娟、筱兰英等著名女伶人的坎坷曲折的悲剧命运。作者还介绍了当时演出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剧目;甚至连演出的剧场(如北京大栅栏三庆园、无锡新世界屋顶花园),都作了介绍。这些叙述和描写,不但烘托了孟小冬的形象,更展示了孟小冬生活、工作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民国京剧历史,中国的文化史,中国的文明史。这些,对于京剧艺术的宣传、普及及研究,亦大有裨益。 比如对露兰春的介绍就非常精彩:露兰春是孟小冬童年在戏曲舞台上结识的姐妹之一,两人以姐妹相称,曾合演连台本戏《宏碧缘》,红极一时。后来她又与孟小冬同时进入共舞台戏班。当时已经50多岁的黄金荣对女老生露兰春一见倾心,一心想把她霸占到手。为此他不遗余力,一连两个月,亲自下戏园为她捧场,又甩出大叠白花银子亲自张罗请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一次为她灌了《宏碧缘》、《枪毙阎瑞生》、《哭祖庙》、《苏武骂毛延寿》等六张唱片。时任浙江督军、军阀卢永祥的大儿子、上海滩有名的四公子之一的卢筱嘉看到报纸上大篇幅介绍露兰春时,早已垂涎三尺,择日便轻车简从,专程前往黄记共舞台,让跟班的给露兰春送去一枚钻戒示好,却被露兰春推说另外有约而婉言拒绝了。卢筱嘉憋了一肚子气,开戏后,露兰春刚一上场,他就故意喝了声倒彩。正坐在包厢里看戏的黄余荣听见倒彩,不问青红皂白,马上派人过去给了卢筱嘉两个“锅贴”。卢筱嘉连夜跑到杭州向其父哭诉。几天之后,共舞台正上演《枪毙阎瑞生》,露兰春饰莲英。黄金荣又带了四个贴身保镖耀武扬威地踏进了包厢。卢筱嘉带领十几个便衣悄悄地溜进了二楼包厢,用手枪顶着黄金荣的光脑袋,恶狠狠地说:“老猪猡,识相点,不然爷们儿现在就送你上西天。跟我们走!”说着,有人上前,轮起大巴掌,左右开弓,为卢筱嘉狠狠地、加倍地奉还了他几个“锅贴”。上海大亨黄金荣就这样在大庭广众的眼皮底下,被连拖带打,用枪口顶着关进了地牢,吃尽了苦头,丢尽了颜面。后来,还是杜月笙出面,费了一番心思和周折,打通了卢府内部关系,并花了300万款子,才把黄金荣从地牢里赎了回来。黄金荣的地位,也从此由杜月笙取而代之。黄金荣怀恨在心,后来又诬告露兰春的丈夫,露兰春被逼得走投无路,年仅38岁就病逝于上海。孟小冬亲眼目睹了露兰春的悲惨遭遇,深切感受到了“名伶”光环下的凄惨与悲凉。这段描写,既写出了女伶人的命运,又直接联系着孟小冬的命运,同时还把杜月笙也牵联进来了,可谓一箭三雕! 《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的第二个成就,是作家打破多年的忌讳,写出了孟小冬与梅兰芳及杜月笙的复杂关系。 就在孟小冬的演艺生涯如日中天,前程辉煌之时,一场几乎断送她艺术生命的噩梦悄然逼近。“而闯入她婚姻生活的另一半,正是当时已名扬天下的京剧伶界之王——梅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