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田故事,用传奇方式叙述—读代海《漠地传奇》来源:中国传记文学会网址:http://www.zgzjwx.com 我们最早了解作家代海先生的创作,是从阅读关于他的报告文学的评论开始的,网页上有不少文章做过介绍。后来接触到他的不少报告文学篇章,认真拜读了他的作品,才真正认识了这位不辞辛劳、不遗余力地大手笔为新疆石油人树碑立传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领教了他的大家风范。 《漠地传奇》一书,是我们近年来读到的最好的优秀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之一。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徐迟、理由、陈祖芬、鲁光、李延国等报告文学作家掀起的报告文学“轰动期”过去以后,我们似乎再也没有或者很少读到过让人印象深刻、感人肺腑的报告文学作品了,长篇更少。当时对黄济人的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印象很深刻、很推崇。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长篇优秀报告文学“断代”之忧,不可能是我们个人的遗憾,应该是新世纪文学低迷期与边缘化的正常反映。我们期望中国文学创作升温,期望长篇优秀报告文学在新世纪有所反弹,《漠地传奇》的出版发行,使我们的这种期望变成了现实,至少接近于实现。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的报告文学要想造成巨大的轰动效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可能性不大,有时却成了作者的一种幻想和奢望。因为报告文学的生命力是真实,现在敢讲真话,肯讲真话,愿讲真话的人越来越少,谁还把以宣传真人真事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当一回事?所幸的是,报告文学不象戏剧剧本,差不多被相声小品等搞笑文化的东西排挤出局。报告文学和其他文学品种一样,尽管被社会存在边缘化了,但还没有被彻底淘汰,还有人采访、有人写作,有人阅读,有人评论。我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底线就是依靠这些人的奉献精神作为支撑而向前发展,而不被撕裂。代海先生就是这个队伍中一员巨将。我们认为长篇报告文学《漠地传奇》一书,是继歌颂石油工业战线上的铁人精神为主旨的电影《创业》之后,又一部歌颂新时期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精神的鸿篇巨著。它使石油工业战线上大庆铁人精神和漠地克拉玛依油田人的壮丽风貌连贯起来,把中国石油工人代代相承的艰苦创业、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资料显示,作为教授、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和资深编辑记者的代海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学毕业,为谋生而闯西域,从故乡重庆来到新疆,在新疆兵团和新疆油田扎根,曾在幅员辽阔的新疆生活、工作了三十多年,对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奇丽的西域自然风貌,悠久的丝路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各民族生活风俗了如指掌。其间,他在新疆泽普南疆油田石油总部中学和新疆石油技工学校任教多年,后调到河南濮阳市中原油田大中专学校任教师,所以对石油的勘探、开发、建设也非常熟悉。代海先生工作之余,深入克拉玛依油田和塔里木油田第一线进行考察和采访,又认真查阅研读历史典籍和文献资料,经过融会贯通,梳理整合,展开艺术想象,写下了一系列真实描写新疆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建设的报告文学作品。真实,是报告文学的威力;真实,也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真实性是报告文学写作的第一原则,代海先生的《漠地传奇》首先遵循了真实原则,他把采访的材料加以艺术渲染,既真实又艺术地报告给读者,给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其亮点在于: 一、代海先生善于以真实性展示现场感 《漠地传奇》一书洋洋洒洒三十四万字,从“准葛尔的记忆”开始,到“西部恋歌”收尾,详实记述了西域漠地新疆油田气田的勘探和开采的艰辛历程。把新疆石油工业战线上有价值的、值得报告的英雄事迹、英雄品格和漠地风情,或以全景式画卷、或以剪辑式的特写镜头展现出来。我们知道,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是“报告”的新闻性(新鲜和及时)和“文学”的形象化的相互依附与渗透。代海先生灵活运用现代汉语多种修辞手段,真实、生动、新鲜、形象地描写了新疆油田气势磅礴的千军万马如卷席的火热的勘探开发场面。他善于以真实性展示现场感,把“漠地传奇”四个字的信息含量和审美功能扩张到极致,对油田以外的读者而言,似乎是打开了一个陌生而又全新的未知领域,从时空上讲,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读罢,首先让人产生“这些人、这些事是真的吗?不会是虚构的吧”的疑惑,然后他又有板有眼、有理有据地娓娓陈述,让人立即打消疑虑,相信那些人的事迹、那些事的艰辛都是事实,回过头来感悟到报告文学是无法依靠艺术想象塑造典型的。众所周知,所有事情都是人干的,写人也是写事,写事就是写人,人离不开事,事离不开人。代海先生常常把许多有着内在联系的人事景情的线索,用巧妙的艺术构思,交叉组合,并以此重构故事情节,推动事件向着合情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写人叙事中抒情,在抒情描绘中布景,用形象化的细节塑造出丰满的动感人物形象,可以说,《漠地传奇》是矗立在西部油田英雄纪念碑上的群像浮雕,也是石油战线上建设者光辉形象的画廊。读之,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如何含辛茹苦,在荒漠上建设了一座座现代化油城,如何排除万难,修建了举世罕见的横穿塔里木大沙漠的沙漠公路,如何让“死亡之海”在他们无法想象的改变下充满了勃勃生机,让人们看到了西部漠地的沧桑与前进的足迹。是不可多得的当代西部石油工人真实生活的艺术记录,时代感非常强烈,从中反映出了中国石油工业从旧时代到新时代漠地脉搏的跳动,表现出了时代精神的强音。代海先生有时还在文章中插入现场采访镜头或插入一段外景画面,增加报告的力度与文学的深度,强化现场感和真实可信度。显然,他掌握了报告文学的灵性和武器,很好地运用了作家演绎社会人生和验证自己不凡的写作身手的特殊道具——扼守住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艺术地维护和浇灌了报告文学的生命之花。 二、《漠地传奇》的创作成功是代海多学科知识与综合素质的体现 当下报告文学尤其是长篇报告文学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表现形式了,而是迅速成为正在发展着的具有宽泛容量和广阔前途的文体,是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道德伦理、教育心理、现实民生、环境生态、以及新闻学、写作学、哲学、文艺美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和互相结合,同时也关注到社会上所有的热点、焦点、敏感点、甚至“冰点”等问题,都依靠报告文学去反映。报告文学常常徘徊于新闻与文学之间,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兼容了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它的边缘性。 融新闻、文学、调查报告、社科研究论文等文体的交叉或边缘部分于一体。因此,报告文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浪朝。畅读《漠地传奇》,我们从中能够领略到代海先生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新闻知识、社会学及其它诸多领域的知识,他以饱满的激情、优美生动的文字和呼之欲出的鲜活形象从事报告文学创作,从而使他的报告文学成为纵横交错的边缘性文体——既像自然风光的解说、又像史志训诂文章;既像诗化的小说、又像多幕剧剧本;既像人物传记,又像评论文章。读到忘情处,让我们觉得是在读小说,或者诗史,或者在看影视剧,而忘记了《漠地传奇》是一部报告文学。《漠地传奇》能做到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技术、自然、科学等为一炉,又能集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绘画、音乐、杂文、政论文等为一身,实属不易。这使我们想起了 “文无定体” 的文学原理。所有文学品种,大凡介于“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报告文学亦然。“定体”就僵化了,死了;“大体”则处于基本像、像与不像之间,才有延展空间。《漠地传奇》以“不僵”、“不像”“不拘”“不定”的特点,标明这是一部具有边缘性的文综,包含着多文体、多学科的遗传基因。这也是代海先生作为大文化人素质的小小外露或轻度“走光”。因此我断言,《漠地传奇》是富于生命力的好作品,会作为名篇流传下去。 三、《漠地传奇》是西部油田体现“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拳头产品 文化软实力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以文化影响力、道德感召力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在信息时代,其作用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没有文化做软实力,社会发展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骨骼,就一盘散沙。从文化层面上说,《漠地传奇》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就蕴含着胸怀祖国、不负使命的信念,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自信从容、博采众长的风范等,这五种精神,作为西部油田文化软实力的重中之重,在《漠地传奇》中做到了精雕细刻、潜移默化、入耳入脑、深入人心,并以此可以带动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要说代海先生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风格,无疑是现实主义手法。其浓郁的漠地生活气息、鲜明的的西部乡土色彩,尤其在结构安排、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想象运用以及精辟的议论,理性的分析等方面均技高一筹,文本形成强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不禁使人想起一个时髦的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作者深入油田开发一线,了解所述对象的生平事迹,研究建设史料,以报告文学使漠地石油勘探、开发过程恢复本来历史面目。西部油田文化软实力以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为核心,以英雄事迹和高贵品质为辐射,涵盖了在西部险恶的环境下,石油工业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和工人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突破生命极限与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斗、与狼斗、挑战极限与科技盲区斗,以人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勇气和力量,在促进漠地社会进步方面不断地做出贡献。英雄群象的榜样作用、党政组织的凝聚力、英雄事迹的感召力交相辉映,文化软实力形成了强大战斗力和影响力,突破了文化软实力作用的有限性,在新疆油田建设发展史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漠地传奇》正是这种文化软实力的渗透与折射,是西部油田体现“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拳头产品。比如在西部油田开发中,106地质队22 岁的女队长杨拯陆同志,是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最后血洒大漠,可歌可泣。还有象杨拯陆一样的无数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为报告文学作家,代海先生同时肩负社会考察、学术研究、作家、记者诸种社会角色,肩负了更大的使命,多样化的社会身份和使命,使得他的报告文学拓展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作家娴熟地运用多种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和多副笔墨,写出了许多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优秀作品。 本文作者简介: 1.李致博,甘肃庆阳市陇东学院教授。 2.侯永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作家。
文章分类:
创作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