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李福顺 背负文化使命的前行者

李福顺 背负文化使命的前行者 陈安钰 华南 李福顺近照

李福顺 背负文化使命的前行者

                                    陈安钰  华南

                                   
                                   李福顺近照

我总是这样认为,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是保尔·柯察金留下的名言,也是我终生奋斗不懈的源源动力。
2007年,李福顺当选海南省政协委员。多年来,他积极参政议政,尽心竭力承担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虑写进提案……
  他说,投身文化产业,这是我的情怀,积极建言献策,这是我的责任。
  暮春北京,花红柳绿,一派生机。

             

                   李福顺和书画大师崔如琢先生陪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
               文联副主席覃志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观看展览

见到李福顺,正值五一小长假,人们纷纷出游,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李福顺却毫无休息的打算,假日第一天,他从位于北京CBD核心区的万达广场办公室驱车赶往我们约定的地点。在和煦的春光里,一边品味着清明的新茶,一边开始我们的访谈。
  这位祖籍山东、出生于内蒙古,曾在山东、北京工作生活过,而今又落脚海南的汉子,骨子里融汇了蒙古草原的大气豪爽、中原的敦厚淳朴、接纳了南国的缜密开放……在理想的照耀下,一路策马前行。

       

         海南紫园恩祥艺术馆

不断迎接挑战的人生
  小学五年级加入中国共青团,被评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先进工作者;初中一年级被内蒙古兴安盟评为标兵;入伍第一年荣立三等功、评为福州军区优秀共青团员,随后入党;1991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似乎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李福顺都是舞台上的主角,是一颗耀眼的星。
  但这一切都不是偶然。
1963年,内蒙古阿尔山林业局家属区内,李福顺降生。

     
        海南恩祥艺术馆举办韩美林艺术馆馆藏作品展

阿尔山是蒙语,意为热的圣水,横跨大兴安岭西南麓,是大小兴安岭地区的重要林场。绵延起伏的山峦、一望无际的森林、肥沃的土地……本应是富饶之所。然而,此时的阿尔山林场却依然笼罩在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里,生活的贫苦困扰着这里的人们。
  出生在那个年代的李福顺,注定要经受更多的考验,苦难的生活赐予了他认真、勤劳、勇敢的品质。我在小学时候就是班长,那时每周只休息一天,我好像一天也没歇,每个礼拜日都到教室里去打扫卫生、给黑板刷漆,带着同学拾粪回来浇学校的菜地。那时李福顺每天早上最早到教室开门、下课抢着擦黑板,大雨滂沱时,他还会自发地跑到小河边清淤,预防杂物堵塞河道,这一切都让当时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李福顺捐资为家乡修路

积极向上的精神,高涨的劳动热情,使得李福顺在小学五年级时就被吸收入团。当老师给他佩戴上团徽的那一刻起,李福顺心中就明白,只有勤奋、认真、勇敢、积极向上,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也是在那一刻,勤奋、认真、勇敢、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就在李福顺身上深深地扎下了根。
  后来,李福顺当了兵,在部队第一年荣立三等功,被福州军区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得到了上级的一致好评。更为重要的是,四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性格中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不甘落后的品格,这为他以后的事业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福顺为学子颁发助学基金

1982年,他转业回到祖籍地山东省嘉祥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他刚参加工作不久,局里的领导就找到他谈话,希望他能负责嘉祥县政府门口的一个菜市场的管理工作。李福顺一听心里犯了嘀咕,原来这是局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那里不仅自然环境脏乱差,而且人多货杂、假冒伪劣商品很多,消费者和商贩之间争吵不断……局里没有人愿意负责这个片区。但天生好强的李福顺却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当时,他还向局里立下了军令状——管不好市场,愿罚(按现在的说法叫下岗)。
  说服教育、严格监察、奖惩并重,李福顺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市场管理上。曾经有一个商户因为卖注水猪肉被李福顺查处,猪肉没收,还被重罚,商贩一时想不开,半夜里操着割肉刀冲进李福顺家里,嚷着要和他拼命。家里人都吓坏了,李福顺却平静地站在商贩对面,讲道理、讲政策、讲法律,最终说服了他。还有很多辛酸,难以讲出来,那几年,李福顺没有周末,也不休节假日,从早上第一个商贩出摊,到夜市最后一家收市,日复一日,披星戴月。

         

 
没人能说清他到底付出多少,市场却在一年间由老大难一跃成为省级文明市场。

  谈到这一段人生经历,李福顺感慨良多,他说人做事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这既是工作的要求,也是一个干部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只有在实践锻炼中,坚持原则,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责任心,一身正气、敢抓善管,才会做出实绩,才会得到大家的承认。

           

           

                     欧阳中石先生题赠李福顺

在工商局工作的8年时间里,李福顺连续五年被评为县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个人;先后被评为嘉祥县、济宁市十大杰出青年;被山东团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中国工商》杂志、山东《大众日报》《山东支部生活》《济宁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事迹。
1991年,李福顺因为业绩突出被推荐参加考试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学习。多年的积累与奋斗,终于将李福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座中国法学界高等学府的大门向这个阅历丰富、品格坚韧的汉子敞开大门,命运也在这里悄然转弯,指引给他更新、更广阔的世界,使他成为企业家李福顺、收藏家李福顺、慈善家李福顺、社会活动家李福顺……

                                     
                                授业恩师崔如琢先生题赠李福顺


收藏生涯
——传统文化:孝、顺、舍得
  面朝浩瀚南海,背倚旖旎风光,在景色宜人的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恩祥艺术馆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李福顺时常在里面读书写字,潜心作画。自2007年开馆以来,五年间这里早已成为独具魅力的海口文化旅游新地标。
  早在2004年,北京恩祥艺术馆就在北京昌平区落成,海南恩祥艺术馆是李福顺的第二座私人艺术馆。现任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几年前到恩祥艺术馆看了之后,曾饱含深情地说:福顺为海南的文化事业建设带来了好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就是李福顺收藏的明清及至近现代的多位书画大家的墨宝真迹,它们都被毫无保留地免费呈现给了观众。
  这一切,只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挚爱。
  上世纪90年代起,李福顺涉足收藏。二十多年时间里,他先后跟随著名书法家启功、欧阳中石、刘炳森和表演艺术家王铁成等学习书法,并深受范曾、韩美林等艺术大家的熏陶,对中国传统书画有深切体悟。之后,他师承当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崔如琢,深入学习书画创作和收藏、鉴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今,李福顺收藏了石涛、八大山人、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等多位大家的作品,当代书画大家黄永玉、欧阳中石、韩美林、范曾、崔如琢等的作品收藏愈丰;他在海南黄花梨、元明清瓷器等方面的收藏也卓有成果。


                               
                           李福顺书画作品

在李福顺看来,藏品既是器物,可供把玩,品鉴,研习,更是一种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与具体呈现。而在与名师的交往中,影响李福顺最深的是艺术大师们的赤子之心和悲悯情怀。
  有一件事李福顺铭刻在心,恩师崔如琢,因偶然的机会在海外见到《石涛罗汉百页图册》真迹,惊讶不已。这套图册历经300多年,流传有序,先后被方士庶、明俭、仇淼之等著名鉴赏家收藏,他说这样珍贵的文物怎能流失海外!于是执意要收回,最终以高价收得藏品。当师父带着《百页图册》归国时,我觉得他不只拍回了一件珍品,更是为国家找回了一件国宝。李福顺说恩师的爱国情怀让他很感动。
  带着这份感动,20108月始,他承办了崔如琢大写神州书画全国巡展,在北京、青岛、上海、杭州、厦门、海口、三亚和国家博物馆等十八个站点发起了一场笔墨大写意精神与爱国情怀的艺术巡礼。这份文物随着崔如琢的作品在北京、杭州等多地进行展出,很多国人得以饱览这份稀世珍品。每次在展览现场,李福顺总找机会向观众介绍这件藏品的幕后故事,他希望更多人知道,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人人有责,义不容辞。

                               
                                     李福顺书画作品

 启功先生,也曾给李福顺很多指点与启发。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福顺收到一幅徐悲鸿的马,简洁俊朗、大气磅礴。他专程到启功先生家中呈给先生赏鉴,启功先生连声称好,说这是徐悲鸿作品中的精品。当时启功先生已86岁高龄,李福顺把作品送给先生,他却谢绝,说道:看到即拥有。启功先生也见到过有人仿自己的字,却不动怒,只说比我写得好,当个纪念品吧。如今斯人已逝,李福顺却常常想起他的教导,虽寥寥数语,却意味深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他下海经商,创办北京恩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货物运输业起步,在较短的时间内已发展成为集成品油销售、房地产开发、网络信息工程等多种经营于一体、多领域并进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事业上的成功,使李福顺内心深处有了发掘、传播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从2007年创馆至今,海南恩祥艺术馆已经举办国家级书画展览和省级书画展览十余次,国宝级艺术大师韩美林在恩祥艺术馆举办个人艺术展后欣慰地说:海南有这么好的艺术馆,以后可以多举办大的活动嘛!恩祥艺术馆还与海南省文联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海南省的油画展、刻字展、雕塑展、摄影展等艺术活动几乎都在恩祥艺术馆举行,每次展览的观众都在千人以上。李福顺每年用于两个艺术馆的运营、维护费用多达100多万,但他毫不吝惜,他说花这个钱很值得,让海南人民得以认识到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
  李福顺受几位书画大家的指点,笔墨之间也见真功夫,他画的竹子悬挂于中堂有大气磅礴之象。他的夫人楚军红女士告诉记者,老李经常工作到深夜,但回家仍不忘练习书画,他似乎总能从里面获得些乐趣。他的授业恩师崔如琢称李福顺为儒商。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大家范曾先生赠予他别号顺子,意为尊称和孝顺,肯定他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孜孜不倦的努力。

对于赞扬,李福顺心怀感念又处之淡然,他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是精髓、是有益的,是中国当代文明的根基。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需要我们花心思去学习去发扬。通过举办艺术活动,可以把大家凑在一起以文会友、研习,让我们都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李福顺书画作品


感恩、惜福、回报
2007年启动李福顺爱心助学计划,即计划连续十年、每年捐助50万元资助100名海南贫困大学生上学,迄今已资助了600名贫困大学生上学。从此,李福顺踏上了回报社会的感恩之旅。
我和我太太去过琼中、五指山、白沙、乐东等贫困市县,知道山区的孩子们上学有多么不容易。李福顺说海南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较滞后,尤其是落后山区的义务教育水平,跟内地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我太太跟我在农村看到那些贫困的孩子就流泪,我当时就决定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给自己的内心以平静和安慰。这件事,我太太是我背后最大的支持。李福顺说到这,眼中充满感激。
  每次看到报纸上报道一些贫困高考生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为筹大学学费而发愁,李福顺就会想起自己贫苦的童年往事。上学时父母东借邻居、西借亲友的情景,我现在还历历在目,李福顺说,为了供他上学,母亲曾经捡过纸箱,收过废品,受尽辛苦。在他上小学时,一学期才交二三块钱买书,可就连这几块钱,他家里也拿不出来。上小学二年级时,隔壁一位姓杜的老师借给他几块钱去交上了学费,那真是雪中送炭啊。
  虽已年过不惑,事业有成,可是想起当年老师替自己交学费,李福顺仍旧感念不已。几年前,他曾带着北京烤鸭专程去看望了杜老师,给老师留下800块钱,感谢他帮助过自己的恩情。
这些年我的事业进展顺利,离不开领导、家人和朋友们的支持,我常想,回报社会是应尽的责任。身为北京恩祥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多年来,李福顺一直积极投身于国家光彩事业活动:
2003非典期间,他率领公司向北京昌平区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
2005年,李福顺以公司名义为各项公益事业捐款65万多元,包括为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民众捐款5万多元、为中国政法大学捐助学金10万元、为山东扶贫计划捐30万元等;
2008年,他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60万元,公司通过海南省红十字会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80万,并以全体紫园业主的名义,再次捐款15万;
2007年起,连续十年、每年捐赠50万资助100名贫困大学生上学;
2010年,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和海南洪水灾区共捐款250万元;
2010年,为家乡李楼村捐款60万元用于修路惠及子孙;
2010年,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论坛捐款300万元;
2011年,为海南保亭第十二届七仙岭温泉嬉水节捐款120万;
2012年,为中国政法大学捐赠100万元,并成立李福顺、楚军红文化教育基金;
……
  李福顺将感恩、惜福、回报作为自己立身处世和公司持续发展的根本信念。回顾自己的成长和父母的养育,不论对家人还是国家社会,感恩是李福顺一直念念不忘的情怀,而与之相对,便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回报。他经常讲起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没有根基的发展,不能长久。而扎实的根基首先在于做人,在于立德、立言、立行,在于心怀感恩,在于知恩图报。
  对于惜福,李福顺亦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惜福是全时段的,无论你正感到不幸,你都要找到幸福的感觉,因为你还要继续生活,还要去帮助那些比你更不幸的人。
  多年来,他将这些朴素的思想延展为对父母的孝顺、对家庭的忠贞,对国家的赤诚、对社会的责任。李福顺时常勉励公司员工,并把它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
2010年,李福顺获评海南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荣誉称号,一纸奖状,是对李福顺企业家品格的认可,也是对他所打造的企业精神的褒扬。
  在商言德,是为境界。

  建言献策,履行社会责任
2011年,海南文昌中国海南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暨中华孔子文化苑和海南保亭文化大观园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启动。
  按照规划,中国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用来举办国际文化艺术论坛和展览、艺术品拍卖、影视文化节等活动,孔子文化苑则通过大众体验式历史场景再现、历史文物展览、孔子六艺展示、大型孔子雕像等展现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源;文化大观园项目则通过结合保亭当地的热带雨林资源,集中展现海南的红色文化、佛教文化、建筑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等内容,建立中国艺术家小镇、文海创作园、艺海创作园以及展现海南历史文化的琼州古城、南洋古街等,呈现给游客一个雄奇伟健的复合型文化旅游度假区。
  这是海南省打造文化旅游的重点项目,而最初创意,则来源于李福顺。2010年海南省两会期间,他联合海南省74名政协委员,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南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提案,被省政协列为重点提案。

                                 
                            李福顺书画作品

谈及初衷,李福顺讲到:海南省有着丰富多彩的移民文化,也有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各种文化在海南汇集交流,形成独具特色的海南文化。而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国际化的旅游品牌,不仅需要发挥海南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热带旅游资源,更需要在深入挖掘和保护海南原生态文化的同时,大力引进和吸纳国际文化艺术产业,进一步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内涵和国际地位。
2007年,李福顺当选海南省政协委员。在琼多年,李福顺积极参政议政,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尽心竭力承担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虑写进委员建议,庄重地呈递海南省政协。从访谈中,记者感觉到李福顺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切的挚爱和独到的见解,同时是一个深具人文情怀并充满激情的人。谈及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说他非常喜欢,充满了儒家的精神气质,陶冶自己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也激励自己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时时刻刻关心社会文化的发展,去做自己应该做可以做的事。
2009年春天,李福顺深入海南文昌、临高、五指山等地考察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的生活状况,他了解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也遭到了日军的野蛮侵略,当地涌现了很多少数民族抗日的英雄事迹。李福顺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可以让子孙后代了解海南历史,应该把它拍成电视剧或电影。此时,一个人进入了李福顺的视野,那就是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协会会长、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国强。唐国强不仅是李福顺的好友,和海南岛也有割舍不断的历史渊源,他35年前的处女作电影《南海风云》就是在海南拍摄,这座美丽的宝岛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李福顺找到唐国强后,两个文化人经过灵感碰撞,都觉得应该为海南做些事情。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由李福顺编剧、唐国强任导演,就在海南拍摄电视剧。
  很快,李福顺踏上了寻访当事人、发掘海南岛史的漫漫征程。他遍走海南岛的每一个乡镇和琼崖纵队活动遗址,搜集了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史志办和档案馆的大量史料,夜以继日地收集相关素材,历时三年半时间,创作出一部展现海南光荣革命历史和独特自然风光的电视剧剧本《天涯浴血》。李福顺介绍,在这部正在筹拍,暂定拍摄30集的电视剧中,故事将横跨23年的革命岁月,主要讲述从1927年至1950年海南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传奇历程,展现海南人民斗日寇、战国民党,翻身求解放的宏伟历史画卷。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之际,李福顺的创作将是一次向世人展现海南历史的好机会,不仅具有提醒海南人民不忘解放历史的现实意义,更对当代海南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从抢救岛史,到树立新文化地标,李福顺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感悟,上升到国家责任的高度,不辞辛苦地奔走呼号。
  多年奋斗,勤勉不懈,李福顺先后当选海南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海南省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联合会主席……他人眼中闪闪发光的荣誉,在李福顺看来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是企业发展,一方面是文化建设,他力求均衡,未曾懈怠。他认为,只有把企业做好了,才有经济实力来支持文化的发展,而投身文化产业,正是自己的情怀。既脚踏实地做好今天的事情,又不忘记自己的目标,始终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文化复兴的历史洪流中。他说,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无论任何时候,自己都会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11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思想,更给李福顺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李福顺写过这样的心语: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她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们国家的面貌,文化的繁荣则将会化育中华民族的风骨。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养分是我们现代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然而古代社会优秀的价值观、人文情怀和艺术精神在当下社会都难觅踪影,我们对传统的继承还非常欠缺,社会亟需补上这一课。我想,这是我多年热切关注并积极投身文化事业的原因,也是激励我感恩生活不断前行的动力吧!

                                                                   原载(《中华儿女》杂志社)








文章分类: 作品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