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建国六十年辽宁大地英雄楷模的历史篇章

建国六十年辽宁大地英雄楷模的历史篇章 ——读《共和国之星》 毕宝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如流水,永不停歇。所以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如流水,永不停歇。所以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便永远不能止息。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涌现出各种精英,这些英雄人物是社会前进的道德脊梁和科学技术的脊梁,记载他们的事迹,对于弘扬正气,张扬人类的自信心都将大有裨益。

      鲜活的历史是依靠鲜活的人物构成的,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空俯瞰人类进展的轨迹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生动丰富的历史事件和精彩的故事,而创造参与其间的便是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都是通过人物传记的方式被记载下来的。中国的传记文学是司马迁创造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都有传记文学的性质。如果没有《史记》,我们便无法看到楚霸王项羽那种勇猛善战,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也无法知道霸王别姬时的慷慨悲歌和无限柔情。如果没有《史记》,我们也无法了解飞将军李广英勇善战,临危不惧,清明廉洁的高贵品质以及遭受压抑终身不得封侯的悲剧命运。如果没有《史记》,我们亦无法知道管鲍之交的经典意义以及季札挂剑坟头的美好品德。这便是传记文学为我们提供的最丰富的精神食粮。

    自从《史记》产生后,我国的正史基本上都采用“纪传体”的形式,其本质便是以传记为主,直到《清史稿》还如此。可见其在历史领域以及文学领域中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文学领域,传记文学也显示出其特殊的艺术魅力。粉碎“四人帮”不久,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一炮打响,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除因其播讲的艺术水平较高外,岳飞这一特定人物的精神世界及传记文学的形式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曾国藩》的热销亦可看出这一点。

    文学最本质的性格是人学,是表现人之思想感情的艺术,那么,历史上及现实中一些重要人物的命运及他们本身的遭际便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可以给现实中的人提供经验与借鉴。因此,传记文学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是其他文学样式无法替代的。我们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主编的《共和国之星》在弘扬辽宁省英雄模范人物的高尚情操,弘扬地方文化方面,便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共和国之星——辽宁六十年杰出人物传记选》一书是由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徐光荣先生牵头,辽宁省许多知名作家参与编辑、撰写的一部辽宁地区现代英雄楷模人物传记的总集,足以展示建国六十年间我省人才济济的气势与风采。

    这本书是在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省文联文艺理论家协会、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联合举办的“《共和国之星》辽宁省60年杰出人物传记文学”征文活动基础上精选出来的作品的结集,本书可以体现出两方面的特点。

    一是传主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代表的面比较宽泛,包括了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农村基层干部、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尹孝玉、科技界的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军界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艺术界的人民艺术家李默然、体育界的世界女乒大满贯得主王楠、卫生界引爆人类健康大提速的陈浩成等,这些人物在各自的领域都曾经叱咤风云,独领风骚,成为一时的风云人物,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

   二是传记写得好,既有现实生活的基础,具有可信性,具有历史真实,同时又具有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具有可读性,多数篇章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完美结合的佳作。比如徐光荣先生的《今日尉凤英》一文,传主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名鼎鼎的人物,可以说当时全国人民没有不知道尉凤英的。那时的新闻联播、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尉凤英的照片和名字。记得1969年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时,举行大游行,沈阳市万人空巷,都拥挤在大街两旁观看游行队伍,当尉凤英和工人队伍走来时,人们都相互转告,“尉凤英来了!尉凤英来了!”可见当时其影响之大,名气之高。人们都知道尉凤英曾出任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那是相当于副省长的高级干部。但后来销声匿迹了。带着对尉凤英命运走向的好奇心,我是一口气阅读完这篇文章的。从而知道尉凤英被当时的官场排挤出来的真实原因。原来是她不肯随波逐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场。毛远新批评她说“尉凤英死脑瓜骨,脑子里缺一根弦”的话,恰恰表明了她坚持正义的美好品格。这是令人敬仰的。与那种患得患失,为保住乌纱帽而什么手段都用的人简直是天壤之别。

   再如毛薇创作的《戏剧人生 大师风范——记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一文,向人们展示了李默然那苦难的童年生活以及成长道路,其中有机遇的因素,如果他在十三四岁时不随着家庭来到牡丹江市,来到牡丹江而不在东安市场卖烟卷等杂货,如果东安市场不是书场、剧场、电影院等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他便不可能那么早接触戏剧与电影,使表演艺术成为他的“初恋”,也无法引发这方面的潜质与天才,恐怕就难以成就以后的演艺事业。这便是机缘。当然其中也有个人奋斗的因素,1947年李默然到东北文协文工团工作后,自觉读书太少而发奋读书,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乃至于养成一种习惯。正是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使他储备了大量的文史知识,为以后的腾飞储备了能量。正是机遇与勤奋两者的结合成就了李默然的事业。李默然的话剧成名之作是《曙光照耀莫斯科》,从而使他跻身于全国著名话剧演员的行列,但那时的影响还局限在演艺界圈子中。使他成为公众人物的是因为电影《甲午风云》塑造的爱国海军将领邓世昌的形象。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上映最多最受人们欢迎的一部爱国影片,作为电影主演的李默然更是名声鹊起,红遍全国,成为备受爱戴的艺术家。

   刘国强先生写的《陈浩成:引爆人类健康大提速》一文用近似小说的笔法生动描写了开创“现代生物超浓缩非药物组合疗法”的陈浩成创业并不断成功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七个颠覆”的简介展示出这种疗法的奇迹,也间接说明了中国传统医学的高深性与科学性,是无比珍贵的民族文化的宝藏。

    其他传记也各有千秋,如刘智业、刘敬霞合著的《飞天骄子——记航天英雄杨利伟》、徐光荣先生写的《中国机器人之父——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新松》、点点写的《“智能立交桥”第一人——记发明家、首届“感动沈阳”慈善人物梁志伟》、王君彦写的《仁爱医院——记全国自强模范王树春》、王莉的《武斌与沈阳故宫博物院》、周以纯的《从普通技工到高级技师——记全国劳动模范王军》等都是很好的传记。此外还有许多妙文,限于篇幅,本文只能挂一漏万,不可能全部评说,请诸君谅察。

    总之,《共和国之星》是一部很有意义的传记总集,对于振奋地方精神,保存地方优秀人物的事迹,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对于后世修史,也提供了第一手文献资料。当年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就是为将来修史提供的,是柳宗元自觉为之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新旧唐书中的《段秀实传》,主要相关文字都来自柳宗元的文章。颜真卿的传记主要也取自当时人殷亮的《颜鲁公行状》。本书作者多数与传主都非常熟悉,这就保证了事迹的真实可信,更具有史料的价值。因此所有文字都可能为将来的修史者所采用。因此可以有充分理由说:这是一本对于现实和历史都有深远意义的好书,功德无量。

                               

附录:

     2011916出席省传记文学集《共和国之星》学术研讨会见到尉凤英有感三首

                                    其一

                      当日山河一片红,万人空巷大游行。

                      人头攒动争传语,前面走来尉凤英。

     尉凤英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劳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轰动全国之名人,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时,沈阳举行大游行,彩车开头,后面是游行队伍。尉凤英在工人队伍中,走来时,人们相互传语:尉凤英来了。观众队伍便小有骚动。

                                   其二

                     激情岁月有激情,奋勇争先扬大名。

                     领袖十三相握手。普通百姓几人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建设新社会热情很高,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尉凤英是在那种岁月涌现的劳动模范,名扬天下,毛泽东主席接见13次。她可能是被接见最多的普通工人。

                                    其三

                     发言低调特谦恭,出自肺肝是至诚。

                     舒卷自如行大道,依旧当年尉凤英。

    今日在会场亲见尉凤英,发言很低调,充满感恩之心。非常朴实,乃本色也,更令人尊敬。


文章分类: 作品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