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在艺术道路上不懈追求

作者:王 颖 李金平来源:中国传记文学会网址:http://zgzjwx.com

——记工人画家陈美胜

    一个冬日的上午,如约与陈美胜见面。这是一位颇为健谈,性格开朗的人,与印象中画家的形象大相径庭,跟陈美胜说到这种印象,他直言道:“我是新中国生产一线的倒班工人,我的世界里不仅有绘画,还有工厂和高炉。”

   今年54岁的陈美胜,现为鞍钢炼铁总厂运料车间焦局站操作工,从1980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在炼铁厂工作,“我是知青返城分配到鞍钢工作的,30多年的生产一线工作经历让我对工厂、工友都有一份感情,难以割舍呀。”

   陈美胜同时也是一位画家,他的国画山水和牡丹系列作品受到了许多美术界大家的好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就曾这样评价陈美胜画的牡丹:“自成一体,美不胜收。”陈美胜的山水系列作品更是得到广泛的赞誉,  他在今年6月份不仅担任了2010——2011年度《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编委,还有12幅作品入选该年鉴,这是一本汇集了中国当代各艺术门派的精品集。作为鞍山市唯一的代表,陈美胜的《幽谷鸣涛》、《雪映苍松》等作品均得到好评。

   追溯陈美胜的绘画之路,恐怕要从他五六岁时算起。“那时,我特别喜欢看母亲纳鞋底,她用各种图案把那一双双鞋底装饰得非常漂亮。我就学着她的样子在牛皮纸上画画,当那一只只生动的蝴蝶、一棵棵姿态各异的小树,亦或是一座座小山峰经过母亲手把手的教授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第一次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带着这种绘画的最初启蒙,陈美胜也在不知不觉中迷恋上了绘画。他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曾偷偷地站在一家工艺美术社门口看大师傅作画,他仔细地观察师傅作画的每一个细节,晚上回家后便马上学着画,直到凌晨三四点钟才睡觉,第二天早上又去学习。就这样从朝到夕,从寒到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中这种偷艺的日子竟然过了两年。

    在上世纪70年代,曾流行一种叫做“箱座”的家具,别看陈美胜那时不过十五六岁,却是邻里间出名的“玻璃画名家”,那时谁家要打个箱座都会找陈美胜帮忙画箱座开门上的玻璃画,什么山水风景啊,小桥流水呀,都是陈美胜的绝活,那时他家小院前的马路边总是晾晒着许多画好的玻璃画作品,也或许就是那段经历奠定了他业余从事绘画的基础。

   当时空转换到21世纪,陈美胜当选为由中国艺术家协会评选的“2010年度感动中国艺术人物”。 今年1月19日,他跟随中国中日文化交流代表团出访日本,并参加了“首届中日书画交流精品展”,在7天的展出时间里,陈美胜的国画作品受到广泛好评,他在现场创作的国画牡丹系列作品被一抢而空。中国艺术家代表团是一个在文化艺术界很有影响的代表团,其中不乏范曾、刘大为这样在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画家,也有宋祖英、姜昆这样的文艺界名家,陈美胜说能与他们一起出访日本,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而现场作画对他更是一种锻炼。“当时我的身边围着好多日本人,我在现场一共画了30多幅牡丹,几乎都被他们‘抢’走了。”回忆起几个月前的经历,陈美胜还是颇为激动。

   陈美胜从2003年开始创作国画牡丹。这些年,他多次去千山的牡丹园观赏牡丹,还曾专程到北京、河南等地欣赏牡丹。“静静地坐下,一边欣赏一边作画,这样创作的牡丹更生动、更有韵味。”每次采风回来,陈美胜的速写本都是画得满满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几年时间过去了,他画的牡丹飘逸灵动,有如在风中舞动着的优美身姿,与人们常见的牡丹大为不同。聊起创作体会陈美胜说:“就是要肯付出。我每每作画时,都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随后,他解释说,这些年由于专心画画有时忘了厨房还在烧水、做饭,不知烧坏家里的多少只水壶、多少只锅,还有把墨汁当成水喝下去的经历。“我现在只要是工休,就一定会在家里作画,这种生活让我的心很平静,很淡然,这种状态非常好。”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陈美胜始终坚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的创作之路。长期以来,他坚持深入生活进行写生,吉林长白山的原始森林,冬日的千山小路,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黑龙江林场的雪乡,桂林漓江两岸,都留下他采风写生的足迹。陈美胜创作的多幅写生作品,被收入《中国写生画选集》。生活不仅为他的国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也带来了创作灵感。他的国画作品《山野》、《开放的阳光》、《乡村女教师》,就是深入生活创作的经典之作,先后多次在省及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

     采访的最后,陈美胜说他如今最大的目标就是画一幅长卷,现在已经有了大体的构思,他说那应该是一幅有意境,有底功的作品。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文章分类: 艺术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