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传家三味味在文史之间—读徐光荣《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

传家三味 味在文史之间 ——读徐光荣《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 文物是古代的艺术珍品,其中的精妙和意蕴需要观赏者细细去品味,徐光荣先生的《国宝鉴定大

     文物是古代的艺术珍品,其中的精妙和意蕴需要观赏者细细去品味,徐光荣先生的《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写的是一位文物专家,其中佳处也需要读者细细去品味。
     杨仁恺大师是书画文物界的泰斗,对中国文物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这样一位传主,需要一部厚实的传记,否则与其丰富多彩的经历不能匹配。光荣先生正是追随大师的脚印,一步一步记述其长达大半个世纪的一生。在记述中杨仁恺的形象越来越清楚了:无论少年时代在巴蜀故里,还是后来经受战争和动乱的洗礼,又北上京城、最后定居辽沈,从西南而到东北,可谓颠沛流离、颇经坎坷,但任何时候他总是痴迷于书画艺术。无论在古董店和地摊,还是在北京琉璃厂和各地博物馆,他总是刻苦学习、虚心求教,终于成为誉满天下的一代宗师、名扬四海。光荣先生在记事中记人,凸现出大师的人格:他知识渊博、才学极高,为人谦和、诚恳,他生活中亲切、幽默,对待工作和治学又是一丝不苟、严谨求实,在发表见解、判别作品真伪的时候,他总是不计得失、不论私谊,慷慨直言。这是一位多么可敬、可亲的长者!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但也可以当作一部美术史或是中国文物鉴赏的专著来阅读。大师不但在辽宁博物馆工作,他还参加过“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8年中走遍全国,一生鉴定书画文物无数,每一鉴定,都不是凭空而发,他总要反复考察、观摩,依据当时经济水平、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至饮食衣着、天时物像,常常是从一笔一画、一枝一叶的细节之中作出判断。一幅几乎被当作赝品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大师慧眼识珠,断定为真迹,使这幅稀世珍品得以重见天日;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宋代米芾的《行书苕溪诗》、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手稿等等书画珍品,也是通过大师的鉴定而为世人所识。大师是怎样鉴定的、他的根据是什么,这部传记中都深入浅出作了介绍,读罢此书,可以学得很多东西,我等外行,对文物鉴定虽还不能因此而窥其堂奥,但也可获得不少入门知识了。
     这部传记也可以当作一部社会文化史来读。大师90余年的经历,此为全传之经,社会文化史则为全传之纬。大师交游极广,现代史上的一大批名流,如郭沫若、沈尹默等文化名人,如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等书画家,如张伯驹、陈半丁、邓拓等鉴赏家,大师都有交往,他们一一在传记中出现,作者常常寥寥数笔勾勒出他们的形像和风貌。其间穿插着时代风云、民俗世态、文坛掌故、名人轶事,作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生动有趣,增加了这部传记的可读性。作者在结构上也多推敲,对大师本人的叙述同背景叙述和故事外的叙述交织在一起,成竹在胸、材料多而不乱,如织锦穿珠、收束自如。
     我前年冬月在京城结识光荣先生,承蒙赠我这部大作,读毕钦佩之余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有一天烦请光荣先生引见杨老,面聆大师教诲、必为人生快事。去年岁末又有幸赴京列席“第三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授奖会”,参观光荣先生等获奖盛典,拜访大师的愿望更加强烈,不料东北之游还未成议,却已传来噩耗:大师鹤驾西去了。哲人其萎,我也留下终身憾事。不过幸运的是,这部传记已把大师的经历和成就都记录于册、也把大师的音容笑貌、学识人格保留下来,让我等后辈可以永远纪念和学习了。
     光荣先生此传的成功,首先在于他的勤奋和努力。为写此书,他作了3年多的采访准备,从传主本人及其亲朋好友和同事那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对其中时间、地点、细节都进行了考订;他还仔细研读了传主200多万字的著作,熟悉其涉猎的中国美术史、书法史、书画鉴定史等诸多领域,才终于写出这部30余万言的大作。光荣先生是一位多产的传记家,他写过各种各样的传主,除了文物鉴定大师外,还写过科学家、厨师、教练等等,他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无论写谁,他总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全身心投入,总是收集大量资料、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补课。他也尽可能同传主交往、熟悉他们,不但了解他们经历和专业,而且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心灵和感情世界,努力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来。
     传记是个困难的文体,光荣先生在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传记写作经验。中国诗论曾有言曰:“诗家三味,味在酸咸之外”,传记家的甘苦似犹过之,传记写作最困难的地方是文学和历史如何结合的问题,要把握得恰到好处,真是难。读罢这部传记可以说,光荣先生得其味矣!


文章分类: 投稿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