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隋副市长的科普情结

我开始关注隋国庆,源于朋友推荐的一本新书《隋国庆揭密西游记》。这本用现代科技知识诠释古代神话传说的书,知识范围涉及理、工、农、医、生物、地理、航空


     我开始关注隋国庆,源于朋友推荐的一本新书《隋国庆揭密西游记》。这本用现代科技知识诠释古代神话传说的书,知识范围涉及理、工、农、医、生物、地理、航空航天、现代技术、军事等诸多方面,文学欣赏性和科学普及性珠连璧合。
隋国庆是一位醉心于科普创作,热诚地用科技知识向贫穷和愚昧挑战的作家;同时,他又是一位勤政务实的人民公仆。

     着迷于《十万个为什么》的山村少年
     1956年10月1日,一个小生命降生于湖南岳阳县友爱村一户农民家庭,得名“国庆”。这是一个天资聪颖孩子,少年时即嗜好读书,凡是能找到的书,总是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一次,他看到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书中千奇百怪的问题令他爱不释手。
对一个贫穷的山村少年来说,买书是一种奢侈的愿望,何况隋国庆看上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套书。为了能得到这套书,他想尽了一切可能的办法,放学后不是上山去挖“半夏”,下河去捞鱼虾,就是到水田去钓黄鳝,然后到镇上卖掉换成钱。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用自己劳动所得,获取了那套渴望已久的《十万个为什么》。
     初中毕业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因为祖父曾经当过北阀军,隋国庆的家庭成分就成了那个荒诞年代中说不清的问题。按照当时的规定,这样的出身是不允许上高中的。好学上进的孩子却不能继续升学,让许多有良知的人深感惋惜。此事被当时正在村里蹲点工作的区委书记知道了,他掷地有声的一句“这个村里的孩子都要上高中”,不仅为隋国庆扫除了上高中的障碍,也为他的人生开启了更广阔的空间。

     热衷于科学实验的青年农民
     高中毕业后,隋国庆不仅成为生产队里的一名种田能手,而且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小秀才”。一件看似偶然的事件,让他从此与科普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夏的一天, 他扛着锄头走在田埂上,无意间踢翻了一个瓶子,扶起来一看是一瓶除草剂,抬头却见一位老者正在往禾苗上喷洒。他顿感事情不妙,忙大声问道:“大伯,您这是喷的什么呀?”
     “农药。杀虫子的。”老人头也没抬,继续喷洒着。
     “哎呀,您快住手吧!”隋国庆急了,大声喊道:“大伯,您搞错了,这不是杀虫子的农药,这是除——草——剂!”
翌日,一片绿油油的禾苗变成了泛黄的枯草,老人心疼得老泪纵横。误将除草剂当作治虫农药喷洒的事,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笑柄。隋国庆却笑不出来,他的心在颤抖,像被刀割一样痛。农村生产力的落后和农民科普知识的贫乏,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悲哀。从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科技知识,普及科技知识,为老百姓造福。
     他跟几个高中同学商量后,决定筹办一份科普小报,在村民中进行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他们把平时节俭下来的零花钱凑在一起,买来钢板、白纸、圆规等文具后,利用废旧报纸上的科普小知识编写稿子,刻钢板,搞美术设计,又到学校借来油印机,蚊叮虫咬全然不顾地干了起来,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钟。
     终于,一份凝聚着他们心血和汗水的“科普小报”在煤油灯底下创刊了。第二天清早,他们几个带着散发着油墨香的小报,挨家挨户地免费赠发,看到父老乡亲们读报时的张张笑脸,隋国庆心里乐开了花。

     闭门读书的学习狂人
     由于隋国庆有文化,懂得比别人多,又肯热心为村民服务,是公认的能人好人,大家打心眼里喜欢他,一致推荐他到村里的小学当了老师。
     1980年,已是中学老师的隋国庆考入了岳阳师范学校。一种求知的热情犹如火山般从他心底迸发出来,教室——食堂——寝室三点成一线,几乎成了他全部的生活内容,偶有例外也只是去书店或图书馆。
     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做笔记,甚至忘记了吃饭。有好几次,他去食堂买饭,边走边看书,完全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到食堂转了个圈,又拿着空碗回到了宿舍。过了一会儿,肚子饿了,自己却感到很奇怪:不是刚吃过饭吗?这样的情形出现过几次后,善良的同学们没有取笑他,再看他拿着空碗回宿舍,就知道肯定是没有吃饭,便悄悄地帮他把饭买好。
由于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一年后,因化学老师紧缺,学校请他代教四个班的化学课。为了当好一个称职的老师,他认真做好每一个教案,用他的话说就是:“给人一滴水,自己要先储备一桶水。”
     毕业后,隋国庆留校当了一名正式的老师,仍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读书学习上,还开始尝试科普创作。那时候夫人和孩子都在乡下,在学校独居的他总是闭门读书,连节假日也不回家。时间一长,家乡的闲话就多起来了,传来传去,隋国庆几乎成了一个当代的陈世美,有人说他做了城里人,忘了糟糠之妻,在外面找了个相好的。
     舅舅听到这话又气又急,一个人悄悄跑到学校,先是找老师和学生了解情况,后来又找到隋国庆谈话。回到家乡后,舅舅为外甥辟谣:“国庆一天忙到晚,读书、教书、还写书呢,哪有时间做陈世美!”

     致力于素质教育的校长
     隋国庆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强盛必须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后一代,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于是,为了教育理想,他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师范讲台,分别到岳阳师范附属小学和岳阳楼区第一中学担任校长。
在岳阳,人们津津乐道隋国庆教化学课与别的老师不一样,他讲课不需要课本,也不带讲义,却非常具有吸引力。学生们反映,那些枯燥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名词,经过他的演绎仿佛都有了生命力,且各具独特的个性,平常很难记住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起来竟像看章回小说一样引人入胜。他们哪里知道,隋老师是用创作科普作品的手法在教课呢。
     拟人化和故事性强,是隋国庆创作科普作品的独门功夫。科普小说《孪生姐妹》,以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描述了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神秘飘逸的《铝姑娘传奇》,则把人带进一个神奇的金属世界中留连忘返。
     为了培养科学爱好者,他带领学生们去君山实地考察珍稀植物,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中学生科技竞赛。他在岳阳市中小学建立了34个科普基地,定期开讲座,启发和影响了众多学生和青年教师。
     有一个班学生很调皮,上课总是捣乱,他决定拿出个办法降伏他们。于是,一天上课,他走进教室后先把一堆纸往墙角随意一放,片刻之后双手一拍,指着那堆纸说道:“烧!”
     只见纸堆呼地一声烧了起来,学生们面面相觑,以为老师有神功,都乖乖地听起课来。其实,他不过是把白磷溶入二硫化碳后倒在纸上,等二硫化碳挥发完,白磷便自燃了。他总喜欢结合日常生活,把实验变成魔术来吸引孩子们。
隋国庆始终认为,素质教育与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并不矛盾。在担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校长期间,他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不遗余力,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著作等身的科普作家
     刚开始尝试科普创作时,隋国庆还是岳阳师范的学生,眼看着其他同学写的文章陆陆续续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心里羡慕得要死,自己寄出去的百多篇稿子,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变成一封封退稿信,满腔的热情换来的却是一盆盆冰水。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写作时,老师的一番鼓励起了作用:“国庆,任何事情都要看淡一点,不必那么认真。你写的文章没被采用,不要气馁,你可以换一种方式思考。一则你练了字;二则你练了文笔。这对学习还是有帮助的嘛!”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5月16日,他撰写的《怎样整理邮票》,终于在《少年科普报》上发表了。双手捧着报纸,看到自己的名字变成了铅字,他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没过多久,湖南省教科所来岳阳为《第二课堂》杂志组稿,隋国庆将科普童话《空气国里的评比会》交给编辑,没想到很快就发在了创刊号上。不仅如此,该文还获得了1987年湖南省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
     从此,隋国庆一发不可收拾。在创作中,他打破原有的固定模式,大胆探索新的写作方法,用拟人化的手法、传奇的情节、章回小说式的体裁将化学知识表现出来,同时兼顾作品的知识性、可读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让青少年从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到知识。
1985年8月至11月,他的第一部科普小说《孪生姐妹》在《中学生化学报》连载刊发,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将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与用途描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全国诸多中学师生的称赞。
     他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灵感,在写以金属铝为题材的科普小说时,想把铝的导电性能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可左思右想总是不尽人意。一天,他在书店门口偶遇一位身穿白色连衣裙的漂亮女孩,纤细的右手挽着一位潇洒的男士,忽然灵机一动,急奔回家写下了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铝姑娘穿一身银白色的衣裳,素雅而大方,她常常挽着电大哥的手,走遍千家万户,给人们送来光明、欢乐和希望……”
     数载辛勤耕耘,隋国庆的人生进入了收获季节,多篇作品获省和国家级的奖励。其中,他主编的《科技活动》曾作为全国小学的实验教材,并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评为优秀教育实验成果一等奖;他创作的系列科普丛书《科普小说》、《科学小品》、《科坛百话》、《科学采珠》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后,被中央电视台作为弘扬科学精神、抵制“法轮功”邪教的优秀科普丛书向全社会推介。
     迄今,隋国庆共发表科研论文与科普作品600余篇,与人合作或创作出版科普著作260本。他撰写的《小学自然教育学》作为全国许多中等师范学校的教科书。同时,他还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科普工作者,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特级教师,国家一级作家,并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的周光召曾专门接见隋国庆,对他热爱科普事业并创作出优秀的科普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平民市长
     2003年初,隋国庆当选为岳阳市副市长,从而有了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刚刚上任的一段时间里,因为繁重的行政事务,他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珍爱的科普创作。
     由于分管教育卫生科技等工作,上任后经过充分调研,他发现岳阳教育虽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但还存在着五大突出问题:城区入学难;农村学校危房多;很多孩子上不起学;素质教育基础弱,难以落到实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结构不合理。
     针对这五大难题,他在向上级教育部门反映情况以引起重视充分享受政策资源的同时,努力寻求其他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和帮助,积极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使这些难题基本得到解决。
     在他担任副市长的第一个五年任期内,全市共改造中小学危房60万平方米,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65所,城区新建2所高职院校、1所高中、2所初中、3所小学,彻底解决了城区入学难和农民工子女就读的问题。
     岳阳还率先在湖南成立了中小学扶贫助学办公室,筹资50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000多人入学。岳阳创建的教师组教、多校联营的“片联校”管理模式经验,得到了国务委员陈至立的批示后在全国推广。
     隋国庆分管的卫生工作近年来也是有声有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04年到2007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入7803万元,对全市175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投入1800万元对136所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进行了更新;投入1000万元培训了4800名农村卫生人员。全市乡镇卫生院统一实行了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部分村卫生室推行了乡村一体化,积极推进了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和人员分配制度改革,改善了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条件,提高了服务质量。
2007年开始,岳阳市紧紧围绕“户户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工作目标,提出了“服务零距离、药品零利润、医患零纠纷”的“三零”服务理念,立足于城市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高起点、高规格搭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7个,中心城区覆盖率达到了100%。城市居民均能步行15分钟找到一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到低廉、便捷、优质的社区服务,构建了网络健全、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科学、监管规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岳阳的卫生工作得到国家卫生部的肯定和表扬。
     隋国庆是一个尽力办实事的人,力求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为人随和,没有“官架子”, 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平民市长”、“作家市长”。

     誓将科普进行到底
     当年周光召来到岳阳看望隋国庆时,握着他的手说:“科普创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需要优秀的科普作品,你们科普作家责任重大呀……”。
     如今隋国庆说:“我一直是在用心写作。一段时间没写东西了,心里就觉得一种无可言状的火烧火燎的感觉,好像能听见噼噼叭叭的声音”。
     隋国庆对农民和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一些乡镇留下了他讲课的身影,一些乡镇得到了他捐赠的科普书籍。一次,他发现岳阳县农民种水稻时普遍使用尿素促长,有些地方由于施用过多而导致作物疯长,便及时写了一篇《尿素的自述》。文章发表后,有位农民半信半疑地按照文中所写去操做,结果增产了,便提着一只土鸡搭车来到岳阳晚报社要感谢作者。几经周转,找到隋国庆本人后,他一字一顿地说:“您写的文章可帮了我的大忙,我们农民就喜欢这些东西。”
     担任市科协副主席、市政协副主席和副市长后,隋国庆走出了书斋,走进了社会。他更加关注街巷里弄,关心百姓生活,天气暖和了,他会提醒人们不要盲目减衣;红眼病流行了,他会提醒大家爱护眼睛;鲜菜才上市,《如何辨别无公害蔬菜》的文章便出来了……
     一天,隋国庆正伏案写作,刚满四岁的孩子将几只蚱蜢放在微波炉里烤。当他打开微波炉后,发现蚱蜢虽然死了,但颜色和形状都没有丝毫改变。他非但没有责备孩子,反而带着他到草坪里去捉昆虫,然后回来自己再试着烤,结果写出了《用微波炉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
     近几年,隋国庆的科普作品有了质的飞跃,他与人合作写出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自然科学》,还从写一些科普小故事转到了环保等重大题材上。
     2003年4月12日,天空飘着霏霏细雨,俄罗斯科学院科尔任契夫院士来岳阳考察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后,对陪同的隋副市长说:“中国的环境状况很恶劣,中国人的环保意识也非常淡薄。”
     他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出于礼貌,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详细地介绍了近些年来洞庭湖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及做法。科尔任契夫听后连忙伸出大拇指说:“真没想到中国官员的环保意识有这么强,真了不起”,并建议隋副市长一定要把自己的环保理念写出来,让世人分享。
     一个简单而美好的约定,促成了隋国庆的新著《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环境》的出版发行,国内外8位两院院士为该书题词予以推介。
     科普创作已成为隋国庆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繁忙的公务以外,他还有一揽子科普创作计划。他说他可以不当市长,但不能不搞科普创作。


     (作者简介:华韵,原名龙巧玲,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


文章分类: 作品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