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杜重远先生

   在我居住的房前约200米处,是一片开阔地。一天,有朋友指着此地对我说:“市里计划在这里修建一个公园,公园内建一座杜重远纪念馆。”   &nbs

     在我居住的房前约200米处,是一片开阔地。一天,有朋友指着此地对我说:“市里计划在这里修建一个公园,公园内建一座杜重远纪念馆。”
     前几天有位领导和我谈起过这件事,巧于我正准备撰写杜重远先生长篇纪实文学,这位领导高兴说:“希望纪念馆建成之日,也正是你的长篇纪实出版之时。”
     杜重远先生是我国著名爱国主义人士,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位患难与共的忠诚朋友,是革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他的一生,闪烁着中华民族的可贵品格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杜先生原名杜乾学,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农历3月15日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大凤凰岭村。1944年6月46岁卒于新疆。
     先生家境清寒,世代务农。他幼具颖资,八岁入私塾,被其师视为门下高足。小学毕业后经亲友资助考入奉天省立两级师范附属中学。在该校毕业后,于1917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日,抱志“实业救国”负笈东渡,进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科,专攻陶瓷工业。1923年春毕业回国。在沈阳创办肇东窑业公司,为中国陶业机械化首创范例。1927年,杜被选为奉天省总商会会长。并在张作霖镇威上将军公署挂有官衔。他任职期间,结识了高崇民、阎宝航、陈先舟、车向忱等人,成为东北工商界知名人士。
     1928年,日本政府欲在东北各县增设领事馆,杜重远愤起发动组织了数万人游行示威和开展抵制日货运动。日领事冈村对杜诱以高官使止,先生嗤之拒道:“君以官吏为可贵乎?不知人生最低要求即为生命。今敝国受制于贵国,形同猪狗,我这生命早已置之度外,又要官做什么?”
     1929年,奉天商会改组,他被选为工会会长兼任张学良“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秘书”与阎宝航等人发起组织了省外交协会。与京沪军政界、工商界、文教界等头面人物广泛接触,成为有影响的爱国志士。“9·18”事变后,杜被日本关东军视为反日首领,通缉捉拿。他舍弃苦心经营的产业,投身抗日救亡,眼看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人不战而放弃东三省深感痛心疾首。他南下京沪,与沈钧儒、邹韬奋、胡愈之、高崇民、阎宝航等在北平组织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被推为常务委员兼政治部副部长。“一·二八”战争前后,他来到上海,不久即和《生活周刊》主编邹韬奋结成亲密战友一道动员各方力量,募捐支持马占山抗日。同时以记者身份沿长江流域的湘、鄂、川、赣、宁等省市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3年初,热河吃紧,杜率领救国成员和学生赴前线开展宣传工作。是年底,与马相伯、卢作孚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助成会”。
     1933年冬,以陈铭枢为首的国民党内抗日派在福建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发表了一篇左派民主人氏胡愈之的文章《民众自己起来吧》支持福建人民政府。当时蒋介石政权正在上海及其他大城市进行最严厉的“文化围剿”。同年底,国民党以同情福建人民政府的罪名查禁了《生活周刊》。当时邹韬奋因七月间杨铨(杏佛)被暗杀流亡国外,大家都为这份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抗日救亡刊物的夭折感到痛惜。正当此际,杜重远挺身而出,于1934年2月,经上海国民党市党部批准注册登记创办了《新生周刊》,秉承《生活周刊》的精神继续战斗。每期发行十万份,居全国杂志发行之首。
     1935年5月4日,该刊第二卷第十五期发表《闲话皇帝》一文,日本政府籍口“侮辱天皇”、“妨害邦交”,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苛求封刊办人。国民党唯命是从,由上海法院提起公诉,两次开庭,竟然对杜判刑十四个月,投漕河泾监狱。开庭时,民众高呼口号,愤对当局,法庭内外,聚集数万人。这即是轰动中外的“新生事件”。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中满怀义愤地记述道:“‘新生’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当局大约是受了日本领事仍警告吧,那雷厉风行的办法,比对于反动文字还要严:立刻该报禁售,该社封门、编辑者杜重远……判案徒刑,不准上诉了”。这个件事对上海各界救国会、北平的“12·9”运动、两广的反蒋抗日斗争以及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面抗战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他被国民党认定为是张学良思想转变的幕后策划者。是东北军、西北军与中国工农红军串通的“拉线”人。国民党慑于舆论,为杜重远特建牢房,探监者必须通过收发室禀告杜重远,非经杜许可不得入内。杜趁机把牢房作为抗日救国的活动据点,与各界人士共商大计。联名致函张学良劝其停止内战,实行国共合作。将中共地下党员孙达生以及左派民主人氏胡愈之、邹韬奋、等介绍给高崇民,并通过高带去手书,先访杨虎城,后访张学良,促进了张杨联合。
     1936年春杜因病转虹桥疗养院就医。2月,张学良出席南京会议后专程赴沪与杜密谈。张告知和陕北红军商谈合作已达成协议。8月,杨虎城借牙病来与杜晤,亦增强了与张联合之信心。
     “西安事变”爆发后,杜因被视为是张学良思想转变的幕后策划者,被陈立夫押送南京软禁,待蒋介石生还才被释放。事变和平解决后,各方党派商讨成立联合政府,周恩来代表中共提名宋庆龄、杜重远、沈钧儒、章乃器作为联合政府领导人。
     1939年初,新疆督办盛世才伪装进步,邀杜去新疆。经周恩来同意,杜前往新疆,就任新疆学院院长,并聘请内地名流沈雁冰(茅盾)、萨空了、张仲实等人来该院任教。受周恩来委托,学院开党的统一战线课,还请了文化人士赵丹、高滔、于村、王为一、沈志远、石良石华姐妹等人开展文艺宣传活动。不料这引起盛的猜疑,11月杜被解职并软禁,除茅盾、萨空了、张仲实之外,一律不准探望。盛诬杜是“汉奸”,炮制了“杜重远托派汉奸反革命暴动案”。仅此一案,就牵动逮捕了一千二百多人,绝大部分被杀害。
     盛世才别有用心的命周彬(毛泽民)主审。杜慷慨陈词,揭穿盛的阴谋。审讯后,周彬据理指明此案属捏造,随即亦被捕。后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共产党人均破盛杀害。盛对杜亲动大刑,残忍至极。杜重远义涌肺腑,声震刑庭。宋庆龄、董必武、周恩来、高崇民、郭沫若、沈志远、黄炎培、沈钧儒等人纷纷来电营救未果。又由周恩来提议,以私人名义作保联名给盛世才去电。由沈雁冰起草了一个用文言文写成的一千多字的电文。龚澎还介绍一批外国记者和沈雁冰座谈,其中就有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爱泼斯坦。
     1944年6月13日,盛世才把杜重远密杀干狱中并毁尸灭迹。
     杜殉难消息于1945年才传入内地,7月24日,各界党派在重庆举行纪念会。《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称誉杜重远先生为“最热忱的爱国主义者和最坚决的民主战士”。
     1983年9月27日,党中央在新疆召开“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杜重远殉难四十周年纪念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四位烈士题了词。邓小平的题词是:“杜重远烈士永垂不朽”。邓颖超的题词是:“革命左派先驱,爱国拥党英烈”。王震的题词是:“杜重远烈士爱国主义精神永垂不朽”。是年夏,有关单位又为杜先生85岁诞辰举行了纪念活动。
     1990年9月18日,杜重远先生的女儿杜毅、杜颖受中央统战部、上海市委、上海市委统战部委托汇编注释《杜重远文集》,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上海市委统战部和文汇出版社在上海联合举行了发行仪式。邓小平为文集题词:“还我河山”。邓颖超为文集作序。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统战部的贺电和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的贺信。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吴邦国代表市委与到会祝贺的胡立教、汪道涵分别讲了话。
     2006年12月6日,在沪举行杜重远先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经居住的上海寓所挂牌仪式。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国家领导人赠送了花篮。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罗世谦,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黄跃金出席仪式并为杜重远寓所揭牌。
     (作者简介:张树曾,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


文章分类: 作品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