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八一英雄传 | “国有疑难可问谁?”——《罗荣桓传》评鉴


  作者:《罗荣桓传》编写组,当代中国丛书编缉部, 2006年出版, 49.4万字,389页。

  【作者简介】

  《罗荣桓传》由中共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批准立项,由《罗荣桓传》编写组撰写。

  【作品简介】

  《罗荣桓传》编写组历时数年查阅核实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保存的有关罗荣桓元帅的数千份档案资料,对罗荣桓生前战友聂荣臻、粟裕、黄克诚、谭政、宋任穷、何长工等三百多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同时,查阅了大量报刊图书,在史料的基础上展现罗荣桓元帅走上革命道路,参加秋收起义、亲历长征以及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为党工作等立下的丰功伟绩。邓小平为本书题写书名,作为《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出版。

  【作品点评】

  罗荣桓是我国的开国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罗荣桓元帅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罗荣桓于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同志知道后万分悲痛,写下悼诗。毛泽东在诗中写道,“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这是毛泽东给予罗荣桓同志一生高度的评价。《吊罗荣桓》这首七律,是毛泽东唯一的一首悼念战友的诗。邓小平同志在给《罗荣桓传》一书题词的时候,曾说道:“罗荣桓同志是做老实人,干老实事,一生光明磊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和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为人民群众着想,这样的同志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才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本书共30章,涉及事件时间包括在罗荣桓元帅的青少年和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等,全书详细记录了罗荣桓同志坚持革命理想,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在革命关键时期保持坚定政治立场,原则是非观念强,坚持为党与人民尽忠职守、贯彻执行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征途中做出杰出贡献等,本书有以下特点:

  首先,纵观全书突出的是层次分明的各个历史事件。本书共有30章,每一章主要介绍本章的重要事件,让读者对该章的内容有整体的了解。而在每章的大标题之下,又有一个小标题,这个小标题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小节中的内容。这样以点形成面,将各个“点”串起来,能够使读者迅速获得整体的印象,便于把握书中讲述的主要内容,利于将“书”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如在第一章《青少年时代》里,第四节《在“五卅”运动中》,写的是罗荣桓与同学在“五卅”运动罢课,领导爱国主义运动;第五节《从广州到武汉》,写的是罗荣桓到广州与武汉寻找救国真理,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时代的洪流。可以说,这些小节的内容汇集,构成了读者对罗荣桓元帅的青少年时代的深刻印象。第二十一章《东北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织者》中分为四个小节,详尽地刻画了罗荣桓作为一个军队高级将领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做出的积极努力,特别是在军队政治思想工作方面,更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体现了他长期以来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如,在第二十六章《思想修养中的重大课题》中,以过好“亲属关”、简朴的生活,高尚的情操、慈祥而要求严格的父亲这三个小节,生动地再现了罗荣桓元帅个人崇高的思想修养,以及对家庭中的影响,给读者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家庭观方面的教益。纵观整本书,全书都是以章到节的形式,抓住主要的事件突出人物精神和时代背景,选择重要的个人事件和历史事件,将罗荣桓的人生经历按时间次序进行连接,纵横有序的讲述方式,没有“断续感”,从而形成整体的印象,给读者一种层次分明的感觉,呈现条理性、清晰性。

  其次,贯穿全书始终的是革命战士无比坚定的忠诚。书中的主线是罗荣桓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对党与人民的无比忠诚,是他的一生都在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而奋斗的伟大精神。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坚定”这个词语。如1927年9月,罗荣桓参加秋收起义后,亲自贯彻执行了毛泽东的许多主张,如把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代表制度,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部队要做群众工作,要建立根据地等。在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和苏区反“围剿”的斗争中,罗荣桓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始终和毛泽东站在一起,曾因此受到“左”倾领导者的排挤,甚至撤职,但他仍不改变自己的看法。1936年,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在这个最早的部队中,有许多人始终忠心耿耿,直到今天还在红军中,例如现任一军团政委的罗荣桓……”抗日战争爆发后,罗荣桓奉毛泽东之命率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进军山东,开辟敌后根据地。到达山东后,罗荣桓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正确方针,抗日民主武装力量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巩固。毛泽东对罗荣桓出色的工作非常满意,他常对人说:“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是执行中央十大政策的模范,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起来了;这个地区,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记录了罗荣桓忠心耿耿于革命事业的人生经历,也肯定了他对党、对人民的无比坚定的忠诚。又如,在书中《抱病受命》一节中,详尽地表现了罗荣桓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和忠诚,尽管那时候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但是,他还是抱病坚持工作,战斗在军事指挥一线上,在山东这个重要的战区担起历史的重任,并且不负使命,按照中央的要求推动山东工作的深入开展:1943年1月间,他抱病写成《坚持我们的边沿游击区》。文章说:“接近胜利的难关、拂晓前的黑暗,是要我们用最大努力才能渡过和克服的。”这段话,既是罗荣桓对在山东工作的广大干部和指战员的激励,也是他对自己的勉励。在这样的话语中,结合罗荣桓在艰苦岁月里所作的努力,读者能够更深切地感受罗荣桓作为革命战士的坚定性,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他始终对党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对党的革命事业抱着必定胜利的信心。又如,在《人类庄严一典型》中“同疾病作斗争”一节中,写道,“有一分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这是罗荣桓经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他在担负繁重的工作的同时,一直在同疾病进行顽强的斗争。简单而朴实的一句话,是罗荣桓元帅一生真实的坚定理想信念、为党工作与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生动写照。

  再者,人物思想呈现与形象塑造得较为成功和感人。在讲述罗荣桓同志的人生经历时,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以朴实的文风呈现人物的思想,全面而充分地展示人物善于开展思想工作的特征。如写到罗荣桓担任连党代表,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把连队的工作搞得既生龙活虎又扎扎实实。“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九连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干部。为了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罗荣桓经常见缝插针,利用早晚点名时间进行教育。他的讲话都是从连队的实际出发的,简明扼要,针对性很强,从不罗嗦,受到战士们的欢迎。这些,将罗荣桓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态度及性格特征详细地介绍给读者。在人物形象方面,注意塑造高大与感人的革命形象。如在行军中,罗荣桓将目光转向经常掉队的迫击炮连,电台不好背,炮可是更加难扛,罗荣桓吩咐温玉成去跟迫击炮连走一天,温扛了一天炮筒子,晚上回来说:“唉呀,我的肩膀都磨破了。”罗荣桓听了非常关切,忙说:“快让我看看。”他让温玉成解开上衣,看到他肩头磨破的血泡,便吩咐警卫员去将卫生员找来给温上药。上完了药,温玉成想汇报炮连的情况,罗荣桓摆摆手说:“不忙汇报,你先去吃饭,已经给你留饭了。”这里,通过看“肩头磨破的血泡”以及“上药”的细节,同时,以先关心“吃饭”问题的做法,让罗荣桓同志高大与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战友情、革命情义等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相当感人。像这样涉及人物形象的细节还有在书中还有许多,这成为该书的一大特色。如在攻打锦州、塔山阻击战和黑山阻击战中,罗荣桓要求打下锦州后严格执行城市政策和入城纪律,一切缴获要归公。书中写道:他指着院子里结着累累果实的苹果树说:“要教育部队保证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无论挂在树上的、收获在家里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要吃,这一条纪律,要坚决做到。”从“一个苹果”中就能看到罗荣桓执行纪律的严明、对老百姓的爱护以及对军令如山的维护。这些“细节”式的镜头,让读者眼中的罗荣桓元帅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人物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点评人简介】

  陈春玲,女,喜欢阅读与感悟文学作品,特别钟情于人物传记。目前,于各级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以及评论530多篇。

  【作品封面小图】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