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八一英雄传 | 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 ——《我的父亲马本斋:抗战传奇》评鉴

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

  

——《我的父亲马本斋:抗战传奇》评鉴

  马国超:《我的父亲马本斋:抗战传奇》,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年,238页,18万字。

  【作者简介】

  马国超,海军航空兵副政委(正军职、少将军衔),全国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马本斋》《民族英雄》,长篇传记文学《马本斋将军》,电视剧剧本《青年间天下》,诗集《心泉》等,共200多万字。

  【作品简介】

  马本斋,生于1901年,回族,河北省献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本斋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率部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冀中回民支队司令,转战冀中和冀鲁豫平原,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寇。1942年6月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兼回民支队司令。马本斋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他的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威震敌胆,被毛泽东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944年在山东莘县病逝,时年42岁。

  【作品点评】

  《我的父亲马本斋》一书是马本斋之子马国超将军对父亲战斗一生的回忆,重点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马本斋投身八路军,创建“回民支队”的战斗过程。该书以马本斋为中心,展现了马本斋所率回民支队和马本斋母亲百文冠等一组抗日英雄群像。

  一是汉回各族模范马本斋。回族之中,马姓最多,有着“十个回回九个马”之说。马本斋是一个地地道道回族人,有着自己本民族神圣信仰;他更是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马本斋1901年(1902年农历大年初三)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一个回族贫寒家庭,父亲马永长是一位老实忠厚的农民,母亲白文冠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常给孩子们讲苏武牧羊、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的故事。母亲的言传身教,对马本斋的幼小心灵产生了深刻影响。他自幼聪颖,读过私塾。六七岁开始放羊,十六七岁随父辈闯关东,后来进奉系军阀张作霖开办的军事学校讲武堂学习。30岁时,他成为胶东王刘珍年手下最年轻的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眼见东北军的不抵抗政策,写下了这首《抒怀诗》,抒发了其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男儿情怀:“风云多变山河愁,雁叫霜天又一秋。男儿空有凌云志,不尽苍江付东流。” 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甲归田、还乡务农。

  1937年,卢沟桥事变,战火烧到了马本斋的家乡河北沧州。眼看着众多乡亲罹难,早已立志“扬眉挺剑斩乱世,碧血一腔染山河”的马本斋在悲痛之余,率领弟弟和本村70余名青壮年组织了“回民抗日义勇队”,即回民支队的前身。清真寺是回族村子和穆斯林心中最圣洁的地方,马本斋在清真寺里组建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主张下,回民支队聘请了阿訇(我国伊斯兰教称主持清真寺教务和讲授经典的人),负责屠宰牛羊和安葬阵亡战士的事,允许回族战士到清真寺做礼拜,过回族的节日。

  在马本斋的回民支队,不仅有回族,还有汉、蒙古、满等其他民族。他注重教育各族战士尤其是回族战士尊重当地群众,不能因为自己的民族身份和信仰而跟群众发生冲突。一次,回民支队打了胜仗,当地的老百姓前来送慰问品,一位老太太不知道回族饮食禁忌,宰了头小猪送过来。当时,司务长吓了一大跳,赶紧拒绝,而老太太却坚持要他收下。最后司务长只好找到马本斋,让马本斋亲自处理这件事情。马本斋对老太太说,“别的东西都可以不收,您的一定要收下。”最后,马本斋安排,将小猪送给了后方医院的汉族战士去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这个故事很快传遍了平原大地,成为民族团结的佳话。

  二是中共领导下、马本斋率领的“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凡有回族的地方,就有抗战的烽火。冀中回民支队和渤海回民支队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两支重要抗日武装。其中,马本斋率领的冀中回民支队战斗力极强,让日寇闻风丧胆。

  1938年4月,马本斋率部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并于10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回民支队。他历任回民教导队队长、冀中回民教导总队总队长、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及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

  在抗日战争期间,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领导的以回汉青年为主力的回民支队,由东而西,自南向北,浴血作战,奋勇杀敌,驰骋冀中区、威震冀鲁豫,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给了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1940年康庄战斗中,马本斋指挥部队从四面八方向敌军猛烈进攻,经过半小时的战斗,除六、七个伪军逃跑外,其余50余人全部歼灭。这一次战斗,缴获大炮一门,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步枪60余支,马10余匹,以及许多弹药。八路军冀中军区通报嘉奖马本斋,并授予回民总队“攻无不克,坚而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的锦旗。毛泽东更是誉之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三是母子两代英雄。1941年,马本斋率回民支队转战于子牙河两岸,打得盘踞河间的山本联队胆战心惊,百人以下的小股敌人不敢出据点一步。日军联队长山本大佐凶狠狡诈,他派出特务到处放风,说“马本斋只要拉着队伍过来,最低给个师、旅长”,“整个沧州十县都归他管”,妄图以高官厚禄动摇马本斋的抗日决心。马本斋对这一卑劣伎俩嗤之以鼻。他让俘虏告诉山本:“八路军的政策是不杀俘虏,只要山本放下武器,也保证留他一条狗命!”

  山本屡战屡败,一筹莫展。他决定抓捕马母白文冠,逼降素有孝子之名的马本斋。同时,以马母为饵,诱使马本斋率部来救,乘机消灭回民支队。日伪军以残忍的手段捉获马母。谁知刚烈的老太太在日伪军面前软硬不吃,并在被捕第三天开始绝食。临终之际,马母微微喘息着对劝降她的河间县县长说:“从一到河间,我就没想活着回去。咱可不能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主啊。你们说给本斋,他娘死得值。要他好好打鬼子,就是对娘尽孝了。”绝食七日的马母壮烈殉国。马本斋母亲白文冠烈士身上集中体现了 “英勇的伊斯兰精神,崇高的新中国母性”。

  马母牺牲后,马本斋及回民支队全军戴孝。他眼含泪水,强压怒火,在母亲遗相前肃立许久,然后奋笔疾书:“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经过这一严峻的考验,马本斋对党和民族更加忠诚,奋不顾身地战斗在抗敌斗争的最前线。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指战员“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马本斋和白文冠母子两代英雄的事迹激励汉回无数抗战志士民众。马本斋病逝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分别为他题挽:“马本斋同志不死!”“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民族英雄,吾党战士。”中共中央西北局在追悼时指出:马本斋“代表着回回民族和中华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在延安追悼会上,叶剑英致悼词说:“马本斋同志的斗争道路简单地说,一是抗日,一是团结,一是依赖党。”

  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马本斋以他42岁的盛年,为民族解放走完他的生命历程。他生时英武不凡,终时壮志不灭。他是回族人民的一面旗帜,是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这位抗日民族英雄文武兼备,追随共产党直至战死在沙场,拿得起长枪大刀、写一手漂亮小楷,一生充满了传奇,割疮手术不打麻药和多才多艺等方面却鲜为人知。上世纪50年代末,一部电影《回民支队》让马本斋这位民族英雄家喻户晓。2009年9月,马本斋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点评人简介】

  何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著有《妙用微信微博就读它》一书,发表有《诗舞古歌中的浓烈乡愁》《青春年少二重奏》等作品。

  【作品封面小图】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