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她在白山黑水间——《冷云传奇》评鉴

她在白山黑水间

  

——《冷云传奇》评鉴

  王鸿达:《冷云传奇》,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239页,160千字。

  【作者简介】

  王鸿达,1961年生,黑龙江伊春人,笔名洪荒。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大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简介】

  冷云是“八女投江”的灵魂人物。她牺牲时年仅23岁。在短短的23年中,冷云由一个天真懵懂的少女,一步步蜕变为冷静沉着的女战士。冷云原名郑香芝。上学期间,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郑志民”,志向为民的意思。参加抗日前线后,她又将名字改为“冷云”,这个名字取自于唐诗“冷云虚水石,水天一色中”。郑志民是浪漫主义的,而冷云在战争的历练中越发刚烈、沉着。背负丧夫、离别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之痛,冷云随部队西征突围,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移,冷云与其他七位女孩投入乌斯河中,将生命定格在了23岁。时任抗联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日记中写道:“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作品点评】

  1938年的一天,东北乌斯浑河岸边,八名年轻的女孩在阻击日军弹尽后,携手踏入眼前这条滚滚的江水中。乌斯浑河,满语意为“凶猛暴烈的河”,凶猛地吞噬掉了八条年轻的生命。时任抗联二路军总指挥的周保中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八个女孩,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她们年轻的生命从此留在了民间流传下来的“八女投江”的传奇之中。然而,甚少有人知道她们的身世、她们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抉择。在艰苦的抗战历程中,这样的纪念显然是奢侈的。毕竟,很多人牺牲了,被草草掩埋,姓名也不曾留下。战争的残酷就在于,它是无视个体的生命与尊严的。

  《冷云传奇》是“抗战铁血关东魂丛书”中的一辑。丛书选取了12个抗战英雄,作为书写的主角。正如丛书主编王充闾所说:“还有太多值得撰写的人物让我们难以割舍”,因为那真的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东北是抗日战争期间最重要的一块战场之一。这片黑土地上演了太多的英雄传奇,杨子荣,杨靖宇,赵一曼,等等。这些人的故事被写入教材,广为人知。而更多的抗战英雄,例如本书主角冷云,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有点冷僻,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逃婚、私奔、与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分别,这些都是属于冷云的人生经历。而看似叛逆而刚烈的关键词背后,是一个女孩成长为女战士的步步阶梯。

  少女时期的冷云,有两个名字。乳名叫做郑香芝,在家里行二,有个哥哥。父母是地道的东北农民,很早就给女儿定了娃娃亲,男方是家境殷实的孙家。故事听起来很耳熟。东北女作家萧红也有过同样的经历。这似乎是旧时代女性典型的命运安排。而她们被记住,也有同样的理由:逃婚。

  读书期间,郑香芝自作主张把自己名字改为“郑志民”。立志为民的意思。由名字可见其志向。郑志民与有进步思想的董老师过从甚密。董老师对郑志民的未来人生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郑志民一步步由进步青年,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踏上了抗日的道路,都起始于此。

  与萧红一样,郑志民最初也顺从了命运的安排——与订亲的人结婚。不过,婚后不久才发现,两人志不同道不合。与此同时,郑志民与另一名教员吉乃臣有了情感上的共鸣。随着抗战形势日益严峻,郑志民决定与吉乃臣共赴抗日前线。为了掩护身份,他们打了一个“桃色”幌子——私奔。不过,这也许是郑志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次抉择。

  在抗日这个大熔炉中,郑志民不再是知识分子郑志民,而淬炼为沉着冷静的指导员冷云。“冷云”这个名字取自唐诗“冷云虚水石,水天一色中”。少女时期的冷云一直热爱国文,尤其喜欢读唐诗。这句诗的意境旷达。郑志民显然意识到了她处在命运的转折期,而她希望自己融入革命洪流之中。“冷云”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集体的一份子。她教大家识字,也鼓动士气,还不断拉入新的生力军,始终与抗联力量同呼吸共命运。1938年冬的一天,当大部队转移到乌斯浑河时,由于叛徒的出卖,日军包围了又困又乏的抗联小分队。冷云指导着另外七名女孩,把日军的注意力引向自己。弹尽后,八个女孩共赴滔滔江水。

  投江时的冷云只有23岁。短短23年韶华,只在转瞬之间。如果仅仅以传记体的形式来写,似乎并无太多着墨点。作者王鸿达冒着大风雪辗转于冷云生前的足迹,最后克服艰难,到达冷云投江的乌斯浑河。这样做,无疑是要“感受战火的硝烟,感同英雄们的情感世界。感佩英雄们的精神灵魂”。这也正回应了王充闾在编后记中所写:“(九·一八)这个名词仍然很遥远,遥远得从未真正牵动过我们的心。可能是因为我们把它当成一个概念去回忆,而没有当成一段情感去体会吧。”

  作者从少女冷云开始写起,一直到冷云牺牲的那一刻,其间,穿插了许多参与抗战的教员、普通士兵、村民的故事,读来生动,不枯燥。整套丛书定位于青少年读物,主旨在于吸引青少年了解抗日英雄的事迹。因此,写法上倾向于传奇小说的笔法,即在符合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对人物进行适当的刻画、描摹,使之立体生动。比起客观冷静的传记,这种体裁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体会,虽然史料价值有所弱化,却在另一个层面有更丰富的表达,尤其是对于像冷云这样历史资料并不充分的“无名英雄”而言。

  除去引子与尾声,全书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的是少女时代的冷云。文中巧妙地把“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局势穿插在了师生的对话间、日军采取奴役的教育政策等等事件中。第二部分写的是冷云遇到志同道合的吉乃臣,抗日与爱情同时升温。最终两人共赴抗联前线。第三部分较为关键,也是冷云成熟的时期。这个部分对冷云的着墨并不是很多,对于冷云周围的人物的描写反而更加出彩,例如皮夹克不离身的“王皮袄子”、幽默沉着的柴军长“柴大胡子”、天真活泼的王惠民、憨厚勇敢的小虎子。冷云在一系列的抗日行动中历练成钢,例如偷袭刁翎镇、策反伪军起义、赶制棉衣、建设野战医院、大盘道伏击鬼子、乔装炸炮楼等等。事件与人物的描摹有机地统一起来,张弛有度。

  在行军途中,冷云怀孕了,并在一户高丽人家生下女儿。当联络人老金告诉她不能带孩子一起走时,“冷云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剜了一下,可她还是理智地点点头,俯下身子去抱孩子”。冷云是刚烈而理智的,可在这一节中,作为母亲的冷云是那么柔情。

  第四部分写的是冷云牺牲前夕的西征突围。这部分对行军途中的艰苦描摹得相当充分。山路艰险,人心不断动摇。日军不仅断粮,还施展各种瓦解人心的招数。冷云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鼓舞士气,渐渐成为队伍中的关键一员。作者对人物的刻画也可圈可点。战前慷慨动员的省委大员宋一夫在中途叛变,让冷云对人性的莫测有了深刻的认识。而瞧不起女性的山东大汉李团长,却在冷云被困时挺身而出,不愧为“爷儿们”。队伍西征,到突围,到渡过乌斯浑河,作者的叙事线分明,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建构起对战争环境和战事变化的图景。

  应该说,小说体裁的运用在本书是成功的。对于人物的刻画和环境的摹写,作者显然有着较为充分的生活积累和体验,写起来自然、生动。

  在正文之前,穿插了冷云生前的一些图片。例如冷云的毕业照、用过的皮箱、工作过的地方、投江的乌斯浑河,等等。寥寥几张图片,还原了历史场景。针对青少年的阅读特点,书中还绘制了若干插图,有点拙朴的线条画风让人想起小人书,与小说的语言风格相得益彰。

  【点评人简介】

  黄新萍,曾为记者,现任图书编辑,供职于三联书店。

  【作品封面小图】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