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血染的成长史——《儒将萧华》评鉴

血染的成长史

  

——《儒将萧华》评鉴

  李镜: 《儒将萧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出版,677页。

  【作者简介】

  李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集《冷的边山热的血》《重山》《辉煌时刻》《高台之恋》,中篇小说集《风流殇》,长篇报告文学《农奴戟·英雄血》《大迁徙》《昆仑春雪》《新写长征图文档案》《红色远征》,长篇小说《女兵营》《出关》等。

  【作品简介】

  萧华(1916—1985),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萧华谱写的《长征组歌》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该书记述了一个水泥匠的儿子萧华从兴国“赤崽”到17岁“少共国际师”政委、从冀鲁边的“娃娃司令”到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的成长经历,是一部具有沉重历史含量和深刻认识价值的传记文学经典之作。

  【作品点评】

  当一部《长征组歌》唱遍神州大地的时候,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又多了一个“诗人”的身份。萧华14岁的时候,被毛泽东领进红军的队伍;他曾在罗荣桓“刀下留人”的喊声中获救,又在敌机轰炸中被周恩来用身体掩护;17岁成长为“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后,出晋扫倭,当上冀鲁边的“娃娃司令”;大决战,出任“东野”特种兵司令员;在“砸烂总政阎王殿”中,身陷囹圄,生死茫茫。他一生血染战袍,共和国的记忆里,也留存了这一笔带血的回忆。

  本书重笔浓墨呈现了血染的长征路。《儒将萧华》这本书,从萧华的童年起笔,着墨他的红军生涯。在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万水千山之间,他留下了《长征组歌》。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必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智和才思。他的家乡兴国县,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参加长征的12个主力师有7个师是从兴国出发的,其中“少共国际师”、“工人师”、“模范师”三个师均是兴国子弟,因而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就多达12038名,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的将士倒下,可谓“万里长征路,里里兴国魂”。

  《儒将萧华》的书中,记录了“流血的湘江”、“风雨乌江”、“雪山上下”、“草地内外”和“过大凉山彝海结盟”、“安顺场边孤舟勇”、“藏区筹粮”和“从腊子口到吴起镇”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在飞夺泸定桥时红军指战员的英勇无畏精神,毛泽东在踏上那由13根铁锁架起的泸定桥的20年后、中共“八大”前夕说:要重视“二华”,即萧华和邓华,因为大渡河边,“二华”配合默契,打通了东岸通路,无疑使毛泽东对“二华”的认识,刻下了一道深刻的印记。

  本书集中体现了儒将风采。如果说,红军走出雪山草地是靠着坚无不催的革命意志,那么,红军无处不在的宣传也是功不可没的,没有宣传激发的理想信念高于天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事业难以成功。从平型关大捷到广阳伏击战,从夜袭义堂镇到大战午城再到乐陵,从转战鲁西到讨伐石友三,萧华直到出任115师政治部主任之时,他无不高度重视思想宣传工作。就在围困长春之时,他提出了利用我军的政治工作优势,即“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作为解决长春战役的指导思想,而这一决策激发广大指战员及群众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这次攻心战,包括了“阵地喊话,散发宣传品,打宣传弹,在护城河放宣传筏,缝制慰问袋,过节送礼,还有的把敌人请过来吃饭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些办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围城指挥所利用自己办的刊物《围城简报》,推广了这些先进经验”,中秋之夜,“一个连队在阵地上举行节日联欢活动,他们按照对面敌军人数赠送月饼和瓜果,战士们在月饼里夹上慰问信,在香烟盒上写上标语口号,在西瓜上刻上‘反蒋起义’的字样”,这些“心战为上”的政治攻势,发挥了瓦解敌军的巨大威力。

  《儒将萧华》一书,还记录了萧华在总政治部工作时发挥的作用。他对准备会议报告的要求:一是有的放矢,二是亲自动手;为了加强对部队的指导,他请示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和中央军委,决定办一份面向全军部队的报纸,《八一杂志》应时而生,及时向部队传达了军委、总部的声音,该杂志的出版,为日后创办《解放军报》奠定了基础。全军向文化进军的号角吹响之时,军队文体工作也迎来了春天。1951年,总政治部文工团、八一体工大队、八一电影制片厂都相继开始组建。此后,《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战士》等刊物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博物馆、文化供应站等单位也陆续开始了筹划。

  萧华在指导部队文艺工作时强调:“部队文化艺术工作要战斗化,群众化,民族化,没有化好的,把它化好,化得不够的,要化够”,他提出部队文艺工作的“七个关系”、“四点要求”和“六句话措施”,他自己也是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些要求的,他创作的《长征组歌》,在香港回归上演后,1997年8月31日,香港《亚洲周刊》在发表的题为《中国歌舞剧的新长征》一文中写道:“今日在香港听到‘雪皑皑,野茫茫’的旋律,止不住热泪盈眶。《组歌》实际上是在向香港观众解读中华民族的悲壮命运,是要我们去寻回自己的根……”

  1974年9月29日,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纪念日的前两天,在第三次送来的出席天安门国庆观礼的名单上,亲手添上了“萧华、刘志坚”两个人的名字,至此,在文革中备受摧残的萧华得以解放。当年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萧华,复出后为自己写的《老战士之歌》中“余辉焕发同样是满天霞光”的诗句,依稀可见昔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主义精神。1985年8月12日上午8时15分,萧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逝去的萧华神态安详、平静,他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之旅。这年,萧华69岁。带血的记忆,带血的历史,见证了一代儒将萧华。

  【点评人简介】

  刘丽群,解放军报社记者,大学期间留学俄罗斯,外交学院法学硕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学博士、国防大学国家安全战略专业博士后,上校军衔,副研究员。著有62万字新闻作品集《心灵的坐标》。

  【作品封面小图】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