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中国抗日战争的壮丽颂歌——《国殇(第五部):中国远征军缅甸、滇西抗战秘录》评鉴

  【基本信息】


  《国殇(第五部):中国远征军缅甸、滇西抗战秘录》,陈立人著,团结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字数:58万,页数:500,定价:58.00元。


  【作者介绍】


  陈立人,广东省雷州市人。原任解放军画报社长兼高级编辑,大校军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员。1988年发表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著作《中正剑之梦》得到广泛好评,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图书奖。其主要著作有《孤独八百士》《缅甸,中日大角逐》《冯玉祥》等,共约200余万字。


  【内容简介】


  《国殇(第5部):中国远征军缅甸、滇西抗战秘录》讲述了7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为争夺丛林,争夺道路,争夺生存而发起的缅北、滇西抗战。1942年春,日军入侵缅甸。中国应英军要求,派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盟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军队前后投入兵力40万人,以伤亡近20万人的代价,最终远征军打通了中印公路,让日军全军覆灭。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环境最险恶,伤亡最惨烈,也是取得最彻底、最辉煌胜利的一次战役。


  【作品点评】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政府为支援英国军队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陆军、及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安全,而组建、出国作战的中国军队。他们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在缅甸北部丛林以及我国滇西地区,曾经留下他们为祖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的足迹。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远征军的胜利,是数十万中国将士用生命谱写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壮丽颂歌。


  一、该书记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胜利的历史,突出对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深远。


  1941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漩涡,把全球搅得天翻地覆的时候,缅甸却依然风平浪静。不仅如此,由于盟国援助中国的大批物资从仰光上岸,再经滇缅路运往云南,所以说,滇缅路成了中国军人的最后一根输血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当时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对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的劣势之中。比如日本会进一步孤立中国,并以此作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因此中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国远征军。


  《国殇:中国远征军缅甸·滇西抗战秘录》一书中记录了1942年第一次远征中的同古战役、仁安羌大捷、缅北大撤退;记录了1944年第二次远征中的滇西缅北战役、腾冲战役、松山战役、龙陵战役、胡康河谷战役、孟拱河谷战役等;记录了1945年1月28日的国民党X、Y部队胜利会师的礼炮隆隆,有人说这次会师是盟军会师东京的先声;记录了那条从印度起程,穿过野人山,穿过密支那、八莫、南坎,沿着中国官兵用血肉铺成的中印公路辗转而来的首批500辆军车,满载着美援物资,缓缓驶过国门畹町桥头,向昆明,向重庆进发的细节;记录了中国空军轰炸机群,带着呼啸,掠过中缅边境,掠过缅北大地,向曼德勒,向仰光飞去的身影。


  书中更多地记录了远征缅甸之战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惨败之后,是如何一步一步取得了胜利。远征缅甸之战胜利后,从南亚到东亚,从大陆到大洋,处处都开始敲响了日本侵略者的丧钟。在国内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执行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战略任务,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广大地区英勇作战,打击日军,收复失地的行动。在太平洋,精锐的美国第6集团军登上了日军重兵设防的菲律宾吕宋岛,撕开并摧毁日军的海上防线,也为进一步进攻日本本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该书再现了战争的悲惨,胜利的来之不易。


  中国远征军的缅甸、滇西之战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恶战。在该书中,以下这样的细节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让我们为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斗争所感动和流泪:


  这是记录同古战役中中国军队凄惨撤退的情况:


  1942年5月28日,在同古城头,中国官兵正集中全力在城区与敌搏斗,撕缠扭打。28日夜间,敌兵400余人偷渡锡唐河。当时锡唐河水深齐胸,流速每秒1米,日兵得以涉河。之后,日军潜入我军阵地,日军摸黑前进,直指要害。守卫在东岸的我军官兵猝不及防,伤亡很大。一队日军,直扑东岸英登冈我第200师指挥部所。经过多日血战,第200师在重围中左冲右突,前遮后挡,孤军奋战,援兵不至,已精疲力竭,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此后,日军不断向城东及师指挥所猛攻,企图拿下城东阵地,瘫痪我军指挥,将第200师一举全歼。


  蒋介石思量再三,无可奈何地说:“滇缅路也是我国抗战所必须。可是,将部队都拼光了,要滇缅路何用?要枪炮物资何用?撤,撤!”最终他采纳了何应钦撤退的建议。


  30日凌晨,在枪炮声的掩护下,全师部队乘着浓雾,悄悄撤出同古城。


  火光映照着撤退中的士兵的脸庞,许多人流下了眼泪。之后,部队涉水蹚过了锡唐河,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中。


  以下是记录远征军作战取得最后胜利的情况:


  龙陵之战从1944年6月5日打响至11月2日结束,历时近5个月,我军先后投入7个师以上的兵力,敌军投入2个师团兵力。我军毙伤敌军1万余人,俘虏200余人。我军损失28000余人。这是滇西反攻作战中,时间最长、投入部队最多、我军战果最大的一次战役。


  这也是滇西反攻作战的最后一场大战。至此,滇西地区的日军主力基本上被我军歼灭。日本缅甸方面军拼尽最后的力气发起“断作战”宣告挫败,而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在中国远征军的脚下不断向前,一路“畅通”。


  1945年1月28日,X、Y部队在芒友胜利会师。会师会场上群情激昂。身材修长的郑洞国,他的步伐果断而坚定,带有野人山里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节律;体态魁梧的卫立煌,他的脚步沉稳而有力,仍是横扫滇西、排山倒海之气势。他们相向而行,越走越近,终于,两双粗壮有力,挥动过千军万马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久久地,久久地……


  三、该书注重细节的描写,文字生动,情节感人。


  作者出身于军旅作家,纵述大格局的战争场面,写得气势恢宏,视野开阔;而在细节的把握上,也总是情景交融,摄人心魄。如书中写到,1942年5月底,杜聿明和他的部队在日军的围追堵截下,陷入野人山绝境中——


  一道雷电捅破天河,雨点就劈头盖脸往下泼。雨点大得吓人,有铜钱般大,银圆般大,铺天盖地,盖地铺天。雨珠急促地敲打着树叶,敲打着丛林,有如千军万马席卷而来。丛林头顶翻滚,闪电像一柄里一片哗啦啦,白茫茫。顷刻间,大树成了瀑布,一道道水柱从树顶倾泻而下。树木低头,竹丛弯腰。林中皆成泽国。巨雷在柄利斧,从天空劈进丛林,古树在电光中被劈为两半。


  丛林中的雷雨是毁灭性的,那座芭蕉棚,早就抵挡不住暴雨的摧残。雨水哗哗地往里灌。人们手忙脚乱地在棚内支起雨衣。可是,这无济于事。雨水还是透过缝隙,淌到担架上,淌到病人那发烫的额头、脸颊和脖颈上。


  昏厥中的指挥官杜聿明竟醒了过来。不知是他的烧退了些,还是仅仅因为冰凉的雨水,使他的体温暂时下降。他通红、干裂的嘴唇翕动了几下。医生急忙用茶缸接住雨水,一点点喂进他干渴的口中。冥冥之中,他完全靠着一种本能,贪婪地把水咽了下去。


  作者还动情地描写了这样的情节——


  当那场战争如火光雷电急促进行的时候,不管是起初在失败中挣扎,还是后来在胜利中行进,远征军的将领们都没有忘记,每打完一仗,一定吩咐部队把阵亡官兵的尸骨收拢起来,选块干燥点儿的地方安葬,并且留下伤兵看护陵墓。丛林里,公路旁,战争的风火轮滚滚向前,而在战火残灰中,也崛起了一串串坟包。


  副总司令官杜聿明,在败退中身染重疾,对躺倒林中的官兵极为伤感,立誓要照料好烈士后事。


  军长郑洞国,每到一处,必然拜谒烈士陵墓,他指天誓地,告慰亡灵:好弟兄,再等一等,仗一打完,一定把你们的遗骨迎回国内,葬到你们的家乡。说完,他又挥师向前。


  师长孙立人,每安葬好一批阵亡者的尸骨,都献上一束野花,说,我们还在打仗,先让野花陪伴你们。你们听着,什么时候丛林里枪声停息了,什么时候我们来接你们。说完,他的吉普车又向着硝烟和火光开去。


  师长廖耀湘,每看到阵亡官兵躺在阴暗潮湿的草丛里、荆棘中,止不住泪水模糊了眼镜片说,委屈你们了,等打完仗再说吧!说完,他骑着战马迎着枪声而去。


  然而,缅甸丛林里的数万亡灵,依然牢记着他们长官的诺言。他们天天等,年年盼。山中的野花开了一遍又一遍,满山的枯枝落叶铺了一层又一层。可是,仍然不见长官的踪影。就连当年奉命看护亡者的那些可怜的伤兵,在无望中也熬到了生命的尽头,把自己的尸骨留给了丛林。昔日的旧坟旁又添了座座新墓。


  于是,那些无家可归,没有着落的亡灵们在幽暗潮湿的丛林中到处游荡。风声是他们的叹息,雨点是他们的哀求,雷电是他们的怒吼:


  “我们要回家!”


  “我们要回家!”


  春去冬来,星移斗转,丛林外已是一个崭新世界。当今,天下尽管还不太平,但饱经战乱之苦的人类正在尽力消弭战争创痛。可是,在这片荒山野林中,亡灵们还在苦苦等待之中。


  战争激荡之际,难为这些官长们还记挂着葬身异国他乡的亡灵。读到这样的情节,怎能不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国殇:中国远征军缅甸·滇西抗战秘录》一书的问世,一定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当年缅甸丛林里发生的战争事件,中国远征军的悲壮故事必定会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得到传播。“中国远征军”“缅甸抗战”,也一定会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与铭记。


  【点评人简介】


  谭笑,华文出版社编辑,曾编辑《中共选择了毛泽东》《陈独秀的最后十年》等大量文史人物传记图书出版。


  【附封面照片】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