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在黑暗中追求光明和希望——《小难民自述》评鉴



  小岵女士:《小难民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原出版社名:商务印书馆,1940年。201页。


  【作者简介】


  小岵女士,本名吴大年。少女作家,教育工作者。江苏常州人,抗战时期曾随家人从南京一路西行逃难至大后方昆明。著有《小难民自述》


  【作品简介】


  作者简述该书内容:民国二十六年,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中国大地。淞沪会战开始后,一些战略要地相继失守,12月初,外祖父、外祖母、母亲、我、弟妹、姑妈、舅母还有刚出生不久的表弟,开始了西行逃难的旅程。这时,我只有12岁。在逃难中,随处可见奔赴各地抗战的士兵和老百姓的逃难大军。随着战事的吃紧,我们经皖省的巢县,桐城到达九江,又经水路到达汉口、武昌。在汉口,我们和哥哥、舅舅相会了,短暂团聚后,又不得不分离。我们从长沙至湘西再穿过黔省。最后到达目的地:战时的大后方——昆明。逃难期间,我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同时还受到日军的不断骚扰和阻挠。日军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掳掠,犯下了累累罪行。我们的国家目前到处是战争的创伤,但我相信在全民族的努力下,中国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作品点评】


  1940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本4万字左右的小书——《小难民自述》。该书作者是一名年仅13岁的少女——小岵女士(吴大年)。出版社非常重视这位不知名小作者的处女作,力邀历史学家顾颉刚题写书名,女作家冰心作序。该书一经发表,就牵动了广大读者的心,作者用小小的笔记录下一个民族所遭受的深重苦难。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饱受外侮,中国人民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救亡图存的努力,七七事变以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关头,全面抗战由此爆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战争的烽火影响到了中国每一个人,众多的选择也摆在了人们面前。小作者记录的正是中国百姓的一种选择——逃亡。


  《小难民自述》逼真地还原了抗战期间中国百姓的逃难史。抗战时期,中国还比较落后,缺乏交通工具,普通老百姓逃难主要靠步行和坐独轮车,条件十分艰苦。条件艰苦些,人们尚能忍受,最可怕的却是逃难过程中那些根本无法预料的危险。例如,小作者就记录了她在逃难过程中的一些危险经历。在安徽和州,小难民一家和逃难的百姓为躲避日军的攻击纷纷往城外跑,出城门时,小难民被绊倒了,这时,她左手牵着妹妹,右手牵着弟弟,多亏关键时刻他们奋力爬了起来,才没有被如潮奔出的人群踩踏,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还有一次,日军的炸弹就在离小难民不远处爆炸,当场炸死9人,炸伤7人。除了逃难的艰险外,这部逃难史还描绘了战争中许多悲惨的景象,如小难民在儿童收容所看到的一幕。当时,一个年龄很小的女童正在不停地嚎啕大哭,无论工作人员怎么安慰她,她都喊着“我要家去啊!”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小作者的母亲“她哪儿还有家呢?”以上这些朴实的描写,使得一个民族在战争中所经历的苦难跃然纸上。


  《小难民自述》的作者以儿童的视角描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以及战乱中的中国。虽然小作者的经历和情感离不开那个时代的共同主题:救亡。但由于视角的原因,小作者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年人有明显差异。一方面小作者真实地描写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另一方面仍时不时流露出她的烂漫童心。因而,在艰难的旅途中,小难民不忘描绘出祖国美丽的山河,自由飞翔的白鸥,辛劳工作的普通大众,奋勇抗敌的士兵,也赞美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一向以礼赞儿童著称的作家冰心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称之为“这完全天真纯洁的幼女心情。”。小难民的自述,带着青春的活力,像一阵清新的风一扫国人心中的阴霾。


  在那个灾难深重的时代,一个问题始终萦绕于大部分国人的心中:“这种灾难为什么会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发生?”反思之下,人们痛苦地发现,除了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外,灾难之所以发生,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小难民年龄虽小,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忍不住会进行激烈的思考。逃难途中,一些人自私自利不管别人死活,一些人趁火打劫让灾民雪上加霜,一些地方官弃城逃跑置百姓于不顾,一些穷困山区的人们吸食鸦片导致精神萎靡,这些现象小难民都做了批判,并将其同中国人的国民性联系起来。一路走来,小难民被各地的奇风异俗所吸引,也在思考着中国的历史和未来。由于年龄所限,这些思考未必深刻,但它们都是战胜灾难,重建国家的希望所在。小难民在书中说起人们逃难的原因时说道,“他们辗转流亡,为了什么?为了不愿做敌人的奴隶,不愿在黑暗中生活啊!他们和我们都是怀着莫大的希望探取前面荆棘中隐约的光明之灯的。”换句话说人们不想做亡国奴,他们在黑暗中追求着光明和希望。小难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重回学堂,在昆明她终于实现了她的愿望。大后方不是天堂,条件十分艰苦,还是敌人轰炸的中心,但四面八方的人仍历经艰辛汇集到这里来,正是要为中国的未来保留希望的种子。从小难民身上,我们看到在危难时刻,个人的命运如何和国家的命运荣辱与共,结为一体。作品结尾处小难民看见“新生和光明展在我们的前头”,我们也看到经历了劫难的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和复兴的希望。


  这部战时出版的著作被人称为东方版的《安妮日记》。两位作者及其作品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的小难民和荷兰的安妮写作时年龄相仿,同样经历了战争,遭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小难民和安妮的身上都体现了少女的纯真,在危险和磨难的间隙,她们都用纯真的眼睛感受到美丽的自然和残酷的战争之间的强烈反差。她们对个人、国家和人类的未来都充满着希望和美好的憧憬。两人也有明显的不同。小难民在逃难中不断地思考、观察,她更多关注的是外部世界。安妮躲藏于密室,她对外部的观察是有限的,因而她的日记中有更多内心的思考和自我的反思。中国的安妮是幸运的,她历经磨难,平安地到达大后方,最终迎来中国抗战的胜利,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安妮却死于集中营被解放的前夕。尽管命运不同,她们的作品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那就是喊出了战争受难者的心声。如果说安妮好比是一朵初放的蓓蕾被风雨摧折了,令人叹惋和感伤,也让人们更加憎恨战争和法西斯主义,那么小难民就是一颗小草,它经过风吹雨打,在艰难中获得了勇气和力量,它的生命力更旺盛了。小难民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是抗战中的中国迫切需要的,同样是今天的中国所急需的精神。平心而论,在揭示人性的深度和国际影响力上,《小难民自述》比《安妮日记》稍逊一筹,但在对中国抗战历史的记录上,《小难民自述》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正如钱乘旦教授为母亲吴大年这本书所做的题记所言“世界变了,我们对历史的记忆却不能丢弃,过去的苦难给我们留下的是无穷的警示,激励我们永远奋斗,自强不息。”《小难民自述》等众多抗战时期历史资料和传记作品的再版和研究就是我们后辈保存民族记忆的一份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70多年前的小作者一样继续充满信心地看到:“新生和希望展在我们的前头!”


  【点评人简介】


  曹蕾,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教师,传记学者。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