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俄罗斯的歌声在弥漫硝烟的柏林上空回荡——《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评鉴

俄罗斯的歌声在弥漫硝烟的柏林上空回荡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评鉴


  【苏】B. и.崔可夫 著,原名《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周南征、蒋素琴、杨林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57万字,1995年,701页。


  【作者简介】


  B. и.崔可夫(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Чуйков, 1900-1982),军事家、苏联元帅,二战时期盟军杰出的军事统帅。战后,崔可夫先后担任驻德苏军副总司令、总司令,基辅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陆军总司令等职,1955年获苏联元帅军衔。主要著作有《集体英雄主义的集团军》《战火中的180天》《空前的功绩》《在乌克兰的战斗》《斯大林格勒近卫军西进》《在战火中锤炼青春》《第三帝国的末日》《本世纪之战》《在华使命》《斯大林格勒∶经验与教训》《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等。


  【作品简介】


  该书原名《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描述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柏林进攻战两大战役,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记述了解放顿巴斯、扎波罗热、熬德萨以及强渡维斯瓦河和奥德河等几个在现代战争史也占有重要地位的战役。作者以回忆录的形式,叙述了近卫第8集团军(原名为第62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的战斗历程。作者从战役指挥的角度,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在方面军编成内组织和实施进攻战役的问题,诸如:实施突破、高速度发展进攻、使用快速集群、抗击反突击、克服筑垒地域、强渡大江大河、达成突然性以及进行战役伪装、实施战役保障等等。本书还详尽地叙述了该集团军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如何组织和实施大城市防御,提供了具体而宝贵的经验。全书大量篇幅涉及集团军强攻要塞城市和筑垒地域的组织和实施。对于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突破筑垒地域,对于强攻要塞城市罗兹和波兹南,特别对在强攻大城市柏林中使用强击支队和强击群的经验,均有较详细的叙述与总结。同时,作者多处以战役指挥员的身份,向读者倾诉在战场上的感受,提出了对现代化作战指挥上的一些见解。他还对方面军领导在战役指挥上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这些对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和研究苏军的战役指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品点评】


  崔可夫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卓越军事家,曾经两度出使中国,拥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同时晚年又勤于笔耕,著述颇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的著名将领,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在战争中成长,在战争中成名,因此,他的回忆既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又有着独特的军事价值,既是研究二战史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又是研究苏军战役指挥重要的军事参考,尤其对我们了解苏联卫国战争的史实很有帮助。


  《崔可夫战争回忆录》是一个战争亲历者的回忆,是一个老人对往事的回首。崔可夫与苏联大多数著名将领一样,出身于贫困的农村,他乱世从军,19岁就成为团长,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他的成长是一名军人与战争遭遇,并在战火得到历练的个人成长史。本书的原名是《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详细描述了他带领部队从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解放苏联本土的会战及柏林会战的战争经历。他的军事实践从城市防御到城市进攻作战,从本土防御到出境进攻作战,在防御中他实施积极防御,在进攻中他强调时间和突然性,体现了崔可夫不落俗套、勇于创新的作战理念,为现代战争作战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崔可夫元帅是一名军人,他的回忆更多地从战役指挥员的角度,对如何实现最高统帅部的战略意图,如何洞察敌人的奸计,如何在方面军编成内组织和实施大城市的防御战和攻坚战,指挥部队创造性地运用推广多种有效的作战方法,克敌制胜,进行了详尽叙述或详细总结。沿着书的文字,我们仿佛来到了二战时期战火纷飞的苏联战场和欧洲战场。崔可夫从1942年5月起至1945年4月,先后以预备队第一集团军司令员、第64集团军战役群司令、第62集团军(1943年改称近卫第8 集团军)司令员,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役,特别是率部从斯大林格勒一直打到柏林,战功卓著,他的部队先后17次受到最高统帅部通令嘉奖,他本人两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直至柏林战役率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壮阔的战争场景,激烈的战斗场面,硝烟、泥土、森林、河水、血污,战场上的细节都在指挥员的记忆中烙下的深深的印痕,字里行间透着战场上的感受,战争的迷幕、战争与演习的差距、炮兵威力、步坦协同、炮坦协同,都在作者的笔下成为鲜活的战场影像,内容丰富,情深意切,阅读时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中,你会很惊讶于崔可夫作为元帅对战场上的兵力、兵器布置竟然如此了如指掌,甚至对敌我双方战场消耗和战损的数据,双方伤亡的人数,摧毁的坦克、击落的飞机和其它技术兵器的数量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记述。其中大量精确、翔实的记录,让人觉得这似乎更是一份内容全面的战场总结。战场上的推进,敌我双方拉据,让战争体现了它残酷的一面,一名优秀指挥员在战争中往往能起到力挽狂澜的关键性作用,崔可夫总是尽可能地靠前指挥,站在战斗的前沿指挥战斗,使他能够迅速地捕捉战场的微妙变化及时做出决断。这也是他能够用更为生动的切身体会描写那些鲜为人知的战争场景的原因。书中对战争中双方力量对峙的分析、战场上火力的描写、战争参与者大量对白的生动再现,使这部回忆录更加生动而让人信服。


  任何时候,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都是人;任何时候,不确定性永远是战场上的主题。书中也有作者对自己作战指挥的检讨和对方面军领导指挥的不同意见,这才使回忆录更贴近战争和战场,作者并不贪功,将许多优秀的基层指挥挥员临场指挥的成功战例归功于他们,荣誉属于他们这些战场上的英雄。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员,崔可夫除了描写朱可夫等最高统帅之外,也把他的视角更多地投向了最基层的指挥员和士兵。崔可夫非常关心战场上的士兵,那些冲锋的士兵,那些关键时刻拿起枪镇定向敌人射击的通信女兵。他用饱满深情的笔墨记录他们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毫不吝啬地给予热情的赞誉,称赞他们在战场上的主动精神、勇敢精神和大无畏精神。他认为,“重要的是,指挥员要接近战士,善于找到打开战士心灵的钥匙。能正确提出任务,这只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要使每一个战士对面临的任务都很清楚,要使战士们情绪激昂、得到鼓舞,以便他们深刻地理解自己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执行的那些任务的意义,然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完成指挥员的勇敢的决定。仅凭命令和指示是不能获得这种效果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要支持指挥员。要有能够打动每个战士心灵的语言,要作出勇敢和自我牺牲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胜利充满信心。”他重视军队中的党政工作,认为正义战争、党组织和政治工作营造的精神优势是在苏联军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越是艰苦卓绝的战斗越要重视党政工作,越是在困难时刻,党的政治工作更应做得特别灵活和讲求实效,他指出关于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要在战斗中起带头作用。


  自古知兵非好战。作为职业军人,战争教会了崔可夫许多东西,使他在战斗中研究对手并分析他们的战役企图和战术思想,通过分析和反思以使自己得以提高。崔可夫不惧怕战争,但也并非是衷情于战争的狂人,他更愿意理智地看待战争,渴望和平,为那些受纳粹蛊惑而命丧炮火中的无数天真幼稚的德国青少年和中学生而扼腕叹息。他认为,“在战争中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希特勒和他的同伙能考虑到国家的安宁和民族的幸福,那么,牺牲就会小些……在攻打柏林的头几个小时内,如果法西斯头目们能够下达停止抵抗的命令。这样,炸弹和炮弹就会留在仓库里,数十万居民就能得救。”


  该回忆录是崔可夫元帅步入晚年的回忆之作,从纯粹军事的、职业的观点出发,通过描写戎马一生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一名军人的为了国家和世界和平的历史担当和高尚情怀,也体现了胜利之于战士是多么宝贵的幸福源泉和美好回忆。全书最后就是以“战士的幸福”结尾,表达了一名军人面对胜利的骄傲和自豪:“这最后的枪声响过后,近卫战士们撤出战斗,迈着正步来到柏林中央大街上。多么威武的军容!在这些胜利者的脸上,洋溢着多大的欢乐!”他热情豪迈地写道:“不!我仿佛从未见过这样的队伍。他们步伐整齐,肩并着肩。来自俄罗斯大地的勇士们阔步行进在柏林!突然间响起了歌声——浑厚的歌声,动听的歌声,我们俄罗斯的歌声。这歌声在仍旧弥漫着硝烟的街道上空回荡,在第三帝国的党魁们曾经拟定过统治世界计划的城市上空回荡!我望着战士们的脸孔,这是一张张疲倦而又欢乐的面疣。这就是一个战士真正的幸福!”


  除此而外,《崔可夫战争回忆录》另一个译本由赵云峰、吴蕴辉译,军事学院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上下册,1985年12月第1次印刷。另外,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二战将帅》系列丛书之一《骁勇善战——崔可夫》(杜正艾著),在学术性、知识性和生动性方面对了解崔可夫亦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点评人简介】


  李耀岗,武警学术编辑部副编审,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若干,出版散文集有《时光的温度》《竹杖芒鞋》。


  【作品封面小图】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