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张学良口述历史》评鉴

评鉴 | 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张学良口述历史》评鉴


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

——《张学良口述历史》评鉴



编者按
本书由史学名家唐德刚先生担纲完成,以张氏自述为主体,以唐德刚论张学良的数万文字为辅,弥补了以往各种图书的错谬与不足,兼及唐德刚的论说精辟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边是研究对象的“自白”,一边是研究者的“审视”,两相对照着看,历史变得更为真切、真实而生动。




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


——《张学良口述历史》评鉴


  【点评人简介】

  

  聂昱冰,中国作协会员,河北作协签约作家,新浪网金牌签约作者。从事长篇小说和散文创作。



  【图书基本信息】


  张学良口述、唐德刚: 《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205页,16万字。

  

  【作者简介】

  

  唐德刚,著名历史学者,生于1920年,安徽合肥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博士。长期致力于美国史、亚洲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主要著作有《顾维钧回忆录》、《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晚清七十年》等。

  

  【作品简介】

  

  本书由史学名家唐德刚先生担纲完成,以张氏自述为主体,以唐德刚论张学良的数万文字为辅,弥补了以往各种图书的错谬与不足,兼及唐德刚的论说精辟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边是研究对象的“自白”,一边是研究者的“审视”,两相对照着看,历史变得更为真切、真实而生动。

  

  【作品点评】

  

  回首百年,张学良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本性最适合做一个声色犬马的公子哥儿,可现实偏要压他一肩的戎马战事和国恨家仇,更遇上“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罪名令他几成民族公敌;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他自己却从此被幽禁半个世纪,也因此赢得了世人的敬重。他无限感慨地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国内虽然已经出版过很多有关张氏生平的书,但少见真正有分量有价值的。

  

  张氏的口述,随兴而谈,随意而至,流于细碎,却趣味盎然,更往往于不经意间,好比在历史的铁屋子里,开出一片极窄的天窗,露出来的,是遍寻史书也不能得的真实。

  

  在张氏印象里,张作霖吃饭,四菜没汤;张作相节俭,一个鸡蛋分两餐;叶公超好色,顾维钧风流;蒋介石只剩下了个派头;汪精卫、陈壁君的奇妙夫妻档;胡汉民发牢骚;孙中山一句话论东北局势;郭松龄宁折不弯,吴佩孚浪得虚名;阎锡山见风使舵、张宗昌能战、孙传芳不甘寂寞;以及溥仪溥杰,没落的皇室家族的种种……

  

  在五光十色的中国近代史中,在百余年当政者的公私生活和政治成败的记录上,最多彩多姿的领袖人物“少帅”张学良将军,应该是独占鳌头了。他那带有浓厚传奇性和高度戏剧化的一生,在民国史上老中青三代的领袖中,真没有第二人可与其相比。尤其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后一记撒手锏的西安事变,简直扭转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人物传记的写作,难就难在要冲破人们心中多年来形成的、已经固化的人物形象,再重新树立起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这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前期的‘破’,尤为重要。

  

  在《张学良口述历史》这部书中,‘破’的难度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因为西安事变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抗日局势,直接影响到了日后的中国政局,所以这就让西安事变不仅在当时震惊中外,也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史无法绕过去的一座高山。

  

  也正因为如此,作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六十多年来,关于张学良的一切,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民间都受到了极高的关注。而张学良这个人本身的经历,又是极富传奇色彩。出身将门、少年领兵、二十多岁就统领东北、率领东北改旗易帜、民国四公子之一、风流倜傥、和赵四小姐的爱情……

  

  这些事,拿出任何一件,都足以成为文人笔下的故事、普通人津津乐道的趣闻。

  

  这就使得张学良这个人物,有了众多版本,围绕着他也有了众多正史、野史。官方的、民间的、学术领域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如何从这些光怪陆离的人物影像中挣脱出来,写出一个真正的、真实的、并且能够被各个领域的人都能认可的张学良,是作者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作者选择了‘口述’这种形式,是非常聪明的。因为他要写的人是张学良,一个从少年到壮年直到暮年都个性鲜明的人,这样的人,任何人替他去写他的传记,都不可避免地会淡化掉他的个性。如果能够把张的个性原汁原样地展现出来,那无疑会对‘刻画出一个最真实的张学良’这个目的,有极大的帮助。

  

  想要选择能够完整展现出一个人个性的途径,那么‘他自己的语言’肯定是首当其冲。

  

  而作者在选定了这种形式之后,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又想到了其他人包括张学良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不仅要打破人们心目中那个已经成型的张学良,还要打破另一重壁垒——张学良自己内心中的桎梏。一个人生经历比常人要丰富几十倍都不止,指挥过千军万马、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九十多岁的男人,他对自己这一生的讲述,能够绝对客观吗?他会讲述出的东西,是这本书所真正需要的吗?如果,作者只是作为一个记录者,不加思考地把讲述者的话原样记下来,能够实现写作这本传记的目的吗?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作者对自己做了一个要求:把张学良的心态调整到一位面对导师的研究生。

  

  这个想法是很大胆的,不知道已经年过九旬的张学良将军,知道了作者这样的想法之后作何感想。他肯定已经有太多年没有当过面对导师的学生了。

  

  但从书中能够看出来,作者的这个目的实现了。所以在《张学良口述自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

  

  书中基本保留了张学良自己的语言风格、语气态度,让读者很容易就被带入到了那个环境之中,好像是就坐在张学良的面前,听他娓娓讲述。随着讲述内容的变化,不断体味到几十年前那一幕幕惊心动魄和悲欢离合。

  

  不能免俗的,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关注的,也是关于西安事变的章节。对于张学良究竟为什么会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导火索究竟又是什么?他究竟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公子哥,还是身负国仇家恨的将领、儿子?这些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心目中围绕着张学良的谜团。

  

  很好,作者在书中,让张学良自己给出了答案。

  

  “我二十一岁就作战了,所以对这内战我是恨透了。”张学良详细描述了,他当年在河南带兵打仗时亲身经历过的一段往事,一个讨饭的老人,趴在地上,饿的可怜极了,给他钱都不要,就要馒头,捡起地上的馒头他连土带什么的抓着就吃。老人说连年打仗,儿子们都给抓去当兵了,跑的跑,逃的逃,剩下了我们这老的不能走的,就只能讨饭了。

  

  这一幕多年前的凄惨情景,张学良叙述出来,仍旧如在眼前,并且做出了结论,“这是谁造的孽,是我们军人造的孽”。军人造的孽,也就是内战造的孽。所以,张学良想让中国停止内战之心是早已有之。

  

  书中还讲述了一件事,张学良在河南同北伐军作战,撤退时,给对方将领留下了一封信,讲了三件事情:“1、我们还剩下很多粮食,我知道粮食不能让敌人得去,要放把火烧掉的,但是老百姓没粮食吃,你拿去赈济老百姓。2、黄河铁桥我会炸的,我也知道你们会追击来的,我把它毁了你一时修不上。但我没毁,我没炸,因为桥梁是国家的。3、我有些重伤官兵,不便移动,请贵官本人道的观念,加以医救,不胜感激。”

  

  从这封信中,不难看出,年轻时代的张学良就是懂得爱国家、爱百姓、爱部下的。

  

  在《口述》中,张学良还有多次提到了“中国人”这三个字。日本人想让东北独立,对他做反复说服,张学良只回答了一句话,“你说的这些都对,可你就是忘了一件事,我是中国人。”九一八事变后,他的一个部下答应了日本人不再替中国政府做事,张学良对他说:“从今以后你不许进我的门,我也不认识你这个人,就为了这么点钱,你就不做中国人了。”他的堂弟跟日本人勾结,被张学良派人枪决。

  

  从这些旧事中,都能看出张学良这个人的内心和在大节大义面前的品行,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发动西安事变,让中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还有一点非常可贵的就是,作者在书中除了记叙了张学良生命中这些辉煌的事迹之外,并没有回避也没有忽略这个人其它的层面。例如他和女人们的关系,和父母兄弟姐妹们的关系,和朋友、下属、上级、前辈的关系,而他认识的女人、他交往的朋友,不乏当时的社会名流,还有很多都在那段历史中承担过使命发挥过作用。所以,通过对这些关系的回忆,就完整地展现出了张学良所处的那段历史时期,和那段时期的风云变化。

  

  这些都能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去了解张学良这个人,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个时候的中国。

  

  一部好的传记,就是要这样,刻画出一个人,展现一个时期,最终记录一段历史。这些目的,《张学良口述历史》全部都实现了,而且实现的非常精彩。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