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揭秘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 ——《哈里曼回忆录》评鉴

揭秘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

  

——《哈里曼回忆录》评鉴

  

  【美】威·艾·哈里曼:《哈里曼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223 页,14.7万字。原作出版社:George Allen & Unwin Ltd.

  

  【作者简介】

  

  威·艾·哈里曼(W. Averrell Harriman,1891-1986),美国外交家,曾任美英援苏物资代表团团长、美国驻苏联大使、越南战争巴黎停战谈判美方代表团团长等职,深度参与了二战对德作战和冷战美苏争夺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撰有《哈里曼回忆录》。

  

  【作品简介】

  

  威·艾·哈里曼是美国外交史上一位地位十分重要的外交家。他亲身参与了二战及冷战时期美苏英等大国诸多决定历史进程的决策和外交细节。本书以哈里曼应李海大学之邀开展的布劳斯坦讲座讲稿为基础写成的回忆录,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冷战时期作为重要外交官员出访苏英两国的外交历程,其中涉及了美国对苏援助、越南战争等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前途及冷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勾勒了美苏英等国领导人对于二战欧洲战场、对于大国关系与未来、对于国家利益的维护与追求等的观点及立场,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这些领导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思想观念。同时,还清晰的阐述了哈里曼自己对美国的对苏政策、美国参与二战、战后安排等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相关见解。

  

  【作品点评】

  

  本书是一位反法西斯战争亲历者讲述的历史故事,这位讲述人既是历史的讲述者,也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参与者,作者直接参与了战争中众多事关战争命运的战略决策过程,正因如此,以美英苏对德作战及战后美苏关系为主线的本书毫无疑问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史学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说,本书的价值早已为史学界、国际关系学界以及外交学界所认可和推崇,但是本书的迷人之处尚不止于其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价值,如若我们用更为多元化的历史眼光去看待它,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会是更绚烂耀眼的画面,更令人窒息的震撼感,以及更令人深思的启示。我想至少本书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以下三种特别的感受。

  

  一是融大历史之宏观与小历史之微观为一体。本书是一部描绘反法西斯战争进程的历史画卷。这样的定义虽然正确,但却并不准确。因为本书的特殊之处在于以两种手法对历史进行了描绘。一者是中国水墨画似的以宏观的立意和视野,描摹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历史主线,在大历史观下叙述历史,即所谓的大历史之宏观。具体来讲,这种大历史观又是双线并轨发展的,一条线是主要历史事件,诸如德国进攻英国、德国进攻苏联、美英支持东欧中东战场、大西洋会议、援助苏联、美国出兵参战、诺曼底登陆、制定战后的国际秩序、以及后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等,无一不是引领着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历史事件,另一条线则是美苏关系的发展变迁,本书原名为《变动中的美苏关系》,作者极力想要告诉读者的就是美苏关系是书中历史铺展的核心。实际上确实如此,所有的故事叙述和历史展开都是以美苏两国的角度,都是基于美苏两国的立场、都是于美苏两国处出发和结束。大历史观之宏观实际上是作者抓住了二战及随后的冷战时期美苏矛盾这对世界命运的核心矛盾。大历史之宏观是全书成立之砥柱,支撑起了整个宏大的历史叙述,集历史的冲击力与厚重感于一身。二者是西方素描似的以微观的表现和视角,描摹出战争逐渐推进的每段历程,在小历史观下叙述历史,即所谓的小历史之微观。具体来讲,作者将叙述的重点置于决策中各方之所为,各方之所思,此处之各方不单指代的是国家行为体,还指代的是国家领导人的个体,此种所为与所思构成的单个历史事件大小不一,一次会议,一次会谈,一次出访,一次交涉,甚至一次谈论或一封信件等都是历史事件的一部分。这些庞杂的小事件围绕着大历史观下的主线徐徐展开,逐渐衍生延展,使主线条变得丰满起来,鲜活起来。小历史观之微观实际上是作者充分挖掘出独特经历的历史意义,构建起了丰富多姿的历史画卷。小历史之微观是全书成立之异材,支撑着历史主线的发展,集历史的感染力与现实性于一身。

  

  二是以历史的真实与细节触探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在阐述历史方面,回忆录题材的著作其叙述的真实性和历史细节的展示是最基本的要素。不过,本书并非单纯的将真实与细节作为著述的规范性要求,而是在此基础上将之作为历史必然性探究的抓手。所谓历史的真实,哈里曼通过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告诉后来人他眼所见、,耳所闻的每一件历史事件。所谓历史的细节,哈里曼书中所述必然落实在至为细微之处,可以说,哈里曼是靠着细节构建堆叠起故事的。例如,关于德国进攻苏联一事,哈里曼细致且不厌其烦的描述了斯大林多次就此事与他进行的谈话,哈里曼用“有些时候直话直说”、“有些时候闪烁其词”、“他辩解说”等词汇和斯大林的原话将苏联对德侵略准备不足和存在幻想的历史原貌活生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刚才所言,哈里曼呈现出的历史真实和细节旨在探究历史进程必然性之机理,在原样叙述完斯大林的言谈后,哈里曼总结称,“斯大林没法使自己相信希特勒会进攻。显然,他被弄得手足无措,狼狈不堪,而后又把这场灾难归罪于莫洛托夫和其他人。”哈里曼依据于他的见闻和细节,对历史的发展真相进行探寻,对造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思考,这种“叙事+思考”的模式即是全书由二战开始直至冷战的历史叙述的基本模式,这种结构从形式上来看似乎很简单也很易见,但是由于所叙之事的特殊性,由于叙述表现法的服务对象指向思考本身,而非叙述本身,因此,这样易见的结构所构建出的故事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激发着读者的好奇心,有着深远的哲理气息,触发并带着读者一层层揭开覆于历史事实上的黑纱,将人性中思考过往的天性充分激发,诱导读者的目光注视于过去的同时也投射于未来。

  

  三是从历史参与者的个体性展示和挖掘历史的波澜跌宕。如果我们认真考察本书作为回忆录的特殊性,那么我们会发现它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作者力图从历史参与者的个体性层面来展示和挖掘历史。这在回忆录中是很少见的。一般的回忆录往往注重于往事的展示和挖掘,事件是一切的源泉。但是本书却并非全然如此,作者将往事的展示和挖掘基本上全部交给了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具有广泛而特殊的代表性,斯大林、莫洛托夫、丘吉尔、罗斯福、当然还包括作者本人,广泛性而言,这些人物是国家首脑,代表着某个国家及其人民,特殊性而言,这些人物是个性突出的人,代表着某个个性鲜明的个体,其言行举止,其喜怒哀乐都在书中有着出色的描绘,这样的描绘直接与书中阐述的历史的重大决策密切相关,这样的描绘似乎在告诉读者及后人历史车轮的前进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其中必定会因历史参与者的个性特征而变得五光十色,鲜活精彩,而不是那么的沉重、压抑和了无生气。

  

  此种通过个体性来展示和挖掘历史的回忆录体裁有何种意义呢?其意义就在于给枯燥的历史叙述注入了色彩,这种色彩是文学作品的色彩,但又稍有所异,因为它超越了文学作品存在的现实与虚构结合体的局限性,既拥有文学作品精彩的人物个性,实际上这种个性的精彩因为历史的真实变得更加精美绝伦,同时,又因为历史的严谨性及与生俱来的规范,其本身在不断加固着自身的可靠性和史料价值。如此,这样一部史学意义和文学感触兼具的作品便孕育而生。我们将其捧在掌中细细阅读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是在回顾历史,感受历史和思考历史;我们也会不自觉的萌生出品读小说、品读杂文的感觉,这就是此书耐人咀嚼之处,越是反复细品越能给人以深邃之思,磅礴之感,若说前者来源于其历史的哲思,那么后者则来源于其对个体性的描绘。

  

  本书所描绘的每位历史人物的个体性都是非常鲜明的,哈里曼用精巧的技艺将之演化为展现历史波澜壮阔和跌宕起伏的出发点。斯大林、丘吉尔等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他们感情的起伏,他们态度的变化、他们的语气眼神等等,这些个性化的表现伴随着历史事件的铺展具象为反映历史节点的符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颦一笑间其意自现”。我们通过国家领导者的个性化行为能够感触到反法西斯事业在艰难蹒跚中步步前行,时而战事喜人,时而战事吃紧;能够感触到美苏关系在双方的你争我斗中矛盾交织、时而压抑、时而激烈。如此,本书便脱离了平铺直叙的历史教科书的范式,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历史浪涛的激昂沉潜,读者内心的情感也会如其思维的不断跳跃一样在一个接一个的大事件之间悦动亢奋,感受到历史洪流的巨大力量。

  

  本书虽然是研究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史难得的著作,在表现方式上较之一般的回忆录也多有可取之处,但是作者囿于政治立场及其身份,此书依然存在着较明显的局限。在诸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面前所持有的立场、观点、态度等均存在明显谬误,不足取,此应为读者警惕明鉴。(饶亮亮)

  

  【点评人简介】

  

  饶亮亮,笔名小福牛,青年学者。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