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揭秘二战中的苏军最高统帅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战争回忆录》评鉴

揭秘二战中的苏军最高统帅部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战争回忆录》评鉴

  

  【点评人简介】

  

  冯玉芝,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俄国文化研究学者。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创作学系列研究专著和译著多部。

  

  【图书基本信息】

  

  [俄]亚·米·华西列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战争回忆录》,徐锦栋、思齐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526页。原作出版社:Москваполитиэдат.

  

  【作者简介】

  

  亚·米·华西列夫斯基(А.М.Василевский,1895-1977),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曾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任苏军总参谋长。著有《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回忆录》(俄文书名:Деловсейжизни .)到1988年已出至第六版。

  

  【作品简介】

  

  华西列夫斯基1914年从神学学校毕业,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2月到莫斯科,阿列克夫谢耶夫军事学校学习,开始了一生的军旅事业。1917年回到家乡,担任军训处的教官。1919年4月,参加工农红军,被任命为排的教官。国内战争结束时,已担任步兵第142旅第424团副团长,1921年曾代理了142旅参谋长职务。1922年,担任了整编后的红军第48师第142团代理团长的职务。在以后的10年中,先后在这个师的各个团担任团长职务。1926年至1930 年先后进入骑兵指挥人员进修班、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深造。1931年秋,奉命调入苏联红军军训部,开始在“军队脉搏跳动”的地方司令部机关工作。1935年被选派到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深造,接受了系统化正规高级军事教育。在被任命为总参谋部战役训练处处长后,由于其工作表现极其出色,被提升为作战部第一副部长兼战役训练处处长。大战前夕,与沙波什尼科夫再次共事,1940年他作为政府代表团成员访问柏林。1941年上半年,总参谋部忙于反复地分析抗击可能的侵略的计划。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中央和前线军队指挥机构建立,总参作战部成为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核心部门。苏军在西部和西南部的严重挫折使局势恶化。11月,莫斯科地区开始出现冰冻,德军攻势受阻,斯大林任命他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并受命立即拟定反攻作战计划。12月5日,他到前线指挥苏军实施了自开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反攻,迫使德军败退,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1942年4月被晋升为上将,两个月后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莫斯科会战结束后,解除列宁格勒的围困成为新的课题。伏尔加河会战从完成合围到取得胜利期间,他常亲临前线,与前线指挥员保持密切联系。这是“无法从人类意识中抹去的伟大胜利”。最高统帅部实施了早先制定和通过的1943年夏秋季战局战略计划,苏军夺取了第聂伯河,解放了基辅,他亲自了参加顿巴斯战役。克里木战役作为一项现实任务提上日程。总部给黑海舰队下达了任务。他奉命留在乌克兰。但是,在视察部队时路遇地雷,他的头部受重伤,被飞机送回莫斯科。他仍在病床上起草白俄罗斯战役计划。1945年他去远东指挥部队取得了辉煌胜利。1946年,他重新担任总参谋长。他一直注意总结经验,表明对统帅工作的特点和风格的看法,并将其与德国陆军参谋长的对苏军军事领导的评价加以比较。

  

  【作品点评】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战争回忆录》原名为《毕生的事业》,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最高统帅部运作方面的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著作。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是“制胜的艺术”的忠实实践者,是卓越的领率机关战争工作的筹划者。他的回忆录高屋建瓴,以战时苏军总参谋长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代表的身份和视角,再现了他在苏联人民和军队战胜法西斯的岁月里运筹帷幄的主要活动,回忆录全部叙述立足于史料及档案(其中大部分是未刊登发表过的内容)和军团、兵团和部队司令部日志。作者对写作战争回忆录持有谨慎的态度,经过了战后较长时间的思考,直到认为具备应有的客观性,并且在回忆训令的内容和数字上符合战时纪律与保密规定之后才动笔。这使得这本回忆录具有不同寻常的解密性特点。

  

  元帅的战争回忆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重要体裁。在伟大的卫国战争的严酷岁月中,战时大本营和最高统帅部的工作不具有透明性,因此,华西列夫斯基这样的文本具有的开放性是对“大历史”的宏观总结。杰出的领袖和将帅的活动、作用以及贡献从作战计划制定及组织和实施中体现出来。这就要求写作者知识渊博,经历丰富,深思熟虑,对当时的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在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与意义作出公允而客观的阐释。作者在这本回忆录于1988年再版时,增加了“答读者问”、“在总参某部”和“后记”三个部分,以较大篇幅,详述总参谋部“高度掌握了计划重大战略性进攻战役和战局的艺术”,对“统帅”一词和统帅部工作的地运行机制进行了释义。华西列夫斯基对待战争史的全局观念、整体观念还在于他对回忆录中细密出现的历史人物的清晰的认识角度,比如有关斯大林在战争期间失误的职责的区分,对情报部长敌情判断失误的处理,对弗拉索夫叛变的痛斥…这些都构成了回忆录的叙述的主要基调。贯穿全书的是华西列夫斯基坚强的意志和紧张的工作热情,而个人生活的风云激荡则是一种人民必胜的信念与决心,作者写了莫斯科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36次为托尔布欣指挥的部队鸣礼炮,庆祝在解放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等国土和人民的战役中的胜利,而战后的1949年则响起了这位军事家的殡葬礼炮,十分震撼人心。书中有大量的议论和点评,对有些描写二战时期的著作诬蔑“从未有过什么斯大林格勒会战”,贬低苏德战场胜利的决定性,作者予以义正言辞的抨击;对重大战役的军事政治学上的意义,作者抱有深邃的历史主义情怀,并且毫不留情指出战争发动者的必将崩溃的实质。

  

  这本回忆录以时间为核心,穿缀了元帅一生的戎马生涯。在自然的时间里,由于作者人生和社会的急剧变动,由于革命与战争的重大事件交替,使得这本书阅读层次感极其强烈,很多章节对读者的认知深度有非同寻常的吸引。在远东战局前后,华西列夫斯基两次出任苏军总参谋长,协助盟国对日作战,是德黑兰会议之后清除战争策源地的最重大的军事举动。回忆录关于这次作战有地图举要,军用铁路运输量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红军总部的报纸行声明,战役行动准备过程和展开情况等等,但是,华西列夫斯基在写道“该为这一战局作总结了”的时候,叙述了“一件可笑的情况”(一位将领抢先向斯大林递送作战报告,而斯大林则打电话问元帅:“谁在指挥远东的军队?”),使宏观历史叙述立即进入微观审视中,令人对历史舞台的幕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果说,这部回忆录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那么主要的问题在于:

  

  1.由于战后时间久远,动笔较晚,在某些章节宣传意味浓厚,为苏联军队辩护的论战文字较多,文学性相对较为薄弱;

  

  2.由于元帅传记中历史纪事的权威性,需要谨慎把握作者对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的“不容置疑”的评论;

  

  3. 尽管书中史实准确,但也不能忽视书中战事描写的丰富性背后的主观片面性。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