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抗日名将 民族英雄——《蔡廷锴淞沪血战记》评鉴

抗日名将 民族英雄

  

——《蔡廷锴淞沪血战记》评鉴

  

  【点评人简介】

  

  项静 女 1981年生,青年批评家,著有评论集《肚腹中的旅行者》《我们这个时代的表情》,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图书基本信息】

  

  贺朗:《蔡廷锴淞沪血战记》,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年出版。

  

  【作者简介】

  

  贺朗,195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53年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青委会创作研究组长,羊城晚报 《花地 》副刊主编,广东省文联副总编辑。

  

  【作品简介】

  

  《蔡廷锴淞沪血战记》,以详实的资料,截取了九一八事变之后,1931年冬天十九路军驻扎京沪之后,到“一·二八”淞沪抗战,再到血战失败,社会各界隆重纪念这次振奋民族精神的抵抗运动为止的一段历史。详细记录了蔡廷锴淞沪会战战斗打响之后的部队各个部分与日军的交锋,同时辅以国内各方面势力思想斗争的分析梳理,舆论宣传上斗争的阐释,提供了一幅详细全面各个层次的淞沪血战图。

  

  【作品点评】

  

  蔡廷锴1892年出生于广东罗定一个农民家庭,他十八岁入伍,凭借过人的英勇和智慧,由士兵一步一个脚印升为19路军上将总司令。他这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率领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奋起抗击日军,致使日军侵占上海的阴谋终不能得逞。“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蔡廷锴在赣州率部誓师,要求抗日,反对内战,他率十九路军驻防上海后,日本海军陆战队不断向上海增兵,并进一步制造事端。1932年1月22日,日本领事村井向中方提出无理要求,要十九路军后撤30公里,蔡廷锴坚决不允,国民政府派出各大要员诸如军政部长何应钦、张静江等来沪与蔡面谈,蔡廷锴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抗战,蔡廷锴与十九路军蒋光鼐领导人向全国发出通电,表示守土有责,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

  

  十九路军全军官兵在广大群众的鼓舞、支援下,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坚守阵地,不断击退日军的猖狂进攻。蔡廷锴以大无畏的胆略,在枪林弹雨中亲临前线督战,激励士气。当时敌我兵力悬殊,十九路军全军约3万人,再加上2月中旬来援的张治中第五军,总共也只有4万多人。而日方不断增兵最后达七八万人,并且还配有大量大炮、坦克、飞机、战舰。但十九路军从1月28日至3月1日坚守上海,抱着誓死报国的精神,与敌血战33天,前仆后继,死伤约万人,经历了闸北巷战、吴淞要塞战斗、八字桥战斗、蕰藻浜战斗、江湾与庙行战斗、浏河战斗等战役,使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并四度更换指挥官。最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对日不抵抗政策,不再增派援兵,3月1日,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十九路军被迫撤离上海,退守到嘉定等地。蔡廷锴、蒋光鼐等于3月2日通电全国,表示决本“弹尽卒尽”之旨,不与暴日共戴一天。日军经过十九路军严重打击,侵占上海的阴谋终不能得逞。经过英、美等国“调停”,中日双方于3月3日宣布停战。淞沪大战异常激烈,远远超过了日军的预料。他们遇到了中国军队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日军虽然占领了中国军队的第一道防线,却已是强弩之末了。一个仅有3万人的十九路军就让他们难于对付,如果再扩大战端,确实没有取胜把握。于是,5月5日,日本就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一·二八”事变结束。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是我国对日作战从未有过的大捷,这次战役意义重大,既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精神,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日热情,同时,还对以后的全面抗战产生深刻的影响。蔡廷锴也因指挥淞沪抗战功勋卓著,被海内外誉为“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贺朗的传记文学作品《蔡廷锴淞沪血战记》,以详实的资料,截取了九一八事变之后,1931年冬天十九路军驻扎京沪之后,到“一·二八”淞沪抗战,再到血战失败,社会各界隆重纪念这次振奋民族精神的抵抗运动为止的一段历史。这是一段血雨腥风的特殊历史阶段,各种矛盾斗争都特别突出,牵一发而动全局,比如因为九一八事变,上海的日本浪人更加嚣张,到处寻衅滋事,骚扰平民,日本军舰在黄浦江上耀武扬威;另一方面则是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抵制日货,整个上海各界抗日情绪高涨,纷纷组成各种抗日救国组织,通电全国坚决抗日。中国共产党对日本侵占东三省发表两次宣言,提出抗日主张,并指出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采取“震惊外交”“逆来顺受”“保护日侨”等一系列不抵抗政策,指出只有依靠工农商学兵以及一切劳苦群众自己的力量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投降派,蔡廷锴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局势和上海各界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的抗日热情和能量中走到抗日舞台中去的。贺朗选择了与表现对象特别适合的戏剧化方式,呈现了蔡廷锴到达上海之后所见所闻,在各种矛盾剧烈冲突的场景中,日本侵略中国的意图一步步显现出来,他和十九路军领导人蒋光鼐、戴戟等人怀着满腔爱国热和强烈的民主国家责任心,在群众的爱国氛围的大潮中,做出坚决抗战的决定,带领军队和上海人民一起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在战斗打响之前,是各种秘密会议,思想交锋,统一思想争取支持,并且同政府投降派、妥协派周旋,同时,传记还特别突出了蔡廷锴如何深入部队前线,同战士们交流思想,从精神士气上鼓舞战士消除对日本人的恐惧,并一步步做好战斗的准备。传记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详细记录了战斗打响之后的部队各个部分与日军的交锋,对淞沪抗战的区域性、全景性呈现交相呼应,同时辅以国内各方面势力思想斗争的分析梳理,舆论宣传上斗争的阐释,提供了一幅详细全面各个层次的淞沪血战图。

  

  本书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传记作者采取的是小说再现的方式,尽力复原各种生活场景,对话,甚至是战争的场面,当然这也是传记写作中特别难把握的一种方式,因为刻意地重新去再造一种不可能复原的生活场景,会给人一种造作之感。另外,本书既然是一部以蔡廷锴的抗日为主要经历的传记作品,刻意允许对传主以前的生活有所忽略,但是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简单性诞生的,本书也追溯了蔡廷锴将军如何从一个普通士兵奋斗到将军,从一个内战的国民党领袖思想上转变成为一个抗战的领袖的过程,但是这肯定是一个比呈现出来的东西要复杂得多的过程,贺朗关注到了这个关键的问题,但是交代不够细致,也不够有说服力,尤其是对国民党内部各种斗争的交力都没有详细分析。蔡廷锴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尤其是他以后的经历更是充满悲剧性,辗转各地,抗日的思想之中铭记心中,但在与中共的关系上又存在着复杂的成分。这些后续经历和思想的火苗在淞沪抗战中都是有一些苗头的,《蔡廷锴淞沪血战记》对这些都采取了回避的方式,试图以战争场面的复原性记录来烘托一个完整传主形象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把这个局部的人与整体的人有一些对照和判断,人物传记才能跟丰富可信,并且才有可能走向更高的“真实”。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