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抗战军人之魂——《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将军传》评鉴

抗战军人之魂


——《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将军传》评鉴


  【点评人简介】

  

  全展,荆楚理工学院教授,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



  【图书基本信息】


  林治波:《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将军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520页,44.2万字。

  

  【作者简介】

  

  林治波,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正营职助理研究员,《军事历史》杂志编辑。与人合著有《卢沟桥事变风云篇》、《血战台儿庄》等。

  

  【作品简介】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1891-1940)在率部抗击日寇的襄东南瓜店激战中,身中数弹,以身殉国,时年49岁。张自忠将军是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唯一的国民党上将衔军官,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然而,在“文革”前的数十年中,由于“左”倾思想影响,这位本应大书特书的民族英雄却遭到冷落。即使在某些文史资料中偶有提及,也大多以阶级的偏见,有意或无意地对张自忠进行歪曲、诋毁,使烈士英灵蒙受不白之冤。

  

  不平则鸣。作为《抗日战争史》丛书首批书目,林治波的《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将军传》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全书除“引言”外,共分十二章。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程思远分别为该书题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著名史学家金冲及作序,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题签。

  

  【作品点评】

  

  “谨以此书纪念为国捐躯的抗日民族英雄和军事教育家、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以及在他统率下为捍卫祖国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抗战、血洒疆场的将士们!”林治波的《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将军传》,堪称海内外第一部较为翔实、完整的张自忠传记。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林治波自1987年起,便一直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资料,查阅了大量的档案文献、海峡两岸的报刊图书及时人所写的回忆文章,访问了将军传主的亲属、旧部,并于1990年张将军殉国50周年之际,赴重庆、襄樊等地作了实地采访和考察,手绘制了作战附图9幅,精选历史照片62帧,引证和参考了国内外140种历史资料,清晰地勾画出了张自忠将军悲壮的一生。

  

  传记着力捕捉张自忠将军真实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还原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民族英雄。张自忠出生于1891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交相熬煎之中。他的父亲为其取名“自忠”,字“荩臣”;入伍之后,冯玉祥将军为其将“荩臣”改为“荩忱”。按照张自忠的说法,“‘荩忱’即忠臣。我们当兵的,就要精忠报国,竭尽微忱”。他一生把“忠”“荩”二字的内涵真正发挥到了极致。作者用大量翔实可靠的传料,刻画出了传主丰富多彩的人生及其性格特征:他沉默寡言,英气内敛,坚韧果断,胆识过人;他坦率直爽,质朴谦逊,待人以诚,毫无矫饰;他忠于职守,身先士卒,好学不倦,勤奋进取;他知恩必报,遇过必改,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他对长官忠诚,对朋友义气,对家人热爱;他嫉恶如仇,不畏强暴,以民为本,仁慈温厚;他以国家民族为己任,视气节节操为生命,临难不苟,视死如归。作者既充分记述了张将军的名将风范、伟大人格及许许多多催人泪下的动人事迹,也如实地记述了他的一些阙失和弱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在他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消极方面同样也对他起着作用。如从军后崇拜和效法冯玉祥那套封建家长式的治军模式,因而在其军事生涯中,造就了他特殊的军人性格:既突出体现了忠勇二气,是为主;也反映出重义气,在政治认识上未必清楚,对复杂的征战环境的判断出现失误。再如在身处逆境、抑郁苦闷的情况下开始沾染嗜好,抽起了鸦片烟。

  

  为了再现出“抗战军人之魂”(周恩来《追念张荩忱上将》)张自忠将军,传记引用了张将军多次战前的动员讲话和给旧部将领、家人亲属的亲笔书信,凸显出他的忠义与壮烈。长城抗战,系张自忠生平第一次率部同日寇交战,战前动员,他慷慨激昂,勉励将士奋勇杀敌,精忠报国。他每战必亲临前线,舍生忘死以报答国家民族,以此来唤起广大军民的抗战激情。面对一次又一次险象环生、危急严峻的战局,他曾亲笔致书三十三集团军诸将领,以及五十九军各师团主官,晓以大义,力求鼓舞斗志,激励士气。“我们这一次一定要同敌人在这条线上拼到底,拼完算完,绝不后退。”“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其阵前遗书,悲壮沉痛,大义凛然。

  

  传记不仅客观准确地反映张自忠将军曲折跌宕的心路历程,反映他所处的时代和参与的战争,同时,对传主一生中争议颇多的问题,详加考证,客观分析,以澄清历史真相。如对张自忠在“七七事变”前夕访问日本一事,在抗日氛围浓厚的形势下,此举无疑意味着将给他的名誉带来不良影响。回国之后他即遭到非议,“亲日派”的帽子便扣在了他的头上。作者记叙了张自忠访日期间并无失节,进而论证张作为冀察当局的军政首脑之一,处在日蒋的夹缝之中,不得不在对日关系和对蒋关系、国家利益与团体利益的种种微妙问题上,作出困难的抉择。其“对日妥协,是在当时极其特殊的条件下,为二十九军争取时间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并不意味着张自忠的爱国立场有何改变。”相反,他不计毁誉,毅然前行,是希望能够打开一个局面,而使国家有更充实的准备。又如对张自忠“七七事变”后留守北平的是非问题,究竟是“临危受命,代人受过”,还是“逼宫夺权,附敌为奸”?作者援引了两方面的资料分析考证,认为“逼宫”说难以成立,张自忠确系临危受命,体现了一个军人所应有的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作者还进一步解析了宋哲元将军命张自忠留平的两点用意:“第一,以张自忠为缓冲,借以分解失守平津的责任”;“第二,以张自忠留平同日方斡旋,寻求重返平津的机会”。遗憾的是,宋将军虽然为此做了许多解释,并主动承担了责任,但舆论界对张将军的误解和批评却一直未能完全平息。张自忠这位视气节如生命的民族英雄,曾被许多人误解为汉奸而备受责难和辱骂。他忍辱待时,负重前行,更加坚定了誓死杀敌、以血洗冤的信念。

  

  “张自忠将军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悲壮的历史需要用悲壮的文字来表达。”金冲及先生在《序》中赞赏道:“读林治波同志写的这部传记,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他在写作中常常流露的那种难以抑制的激情。”这也是这部传记的一大特点。作者饱蘸浓墨,在开篇的《引言》中写道,“在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杀戮面前,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毫无畏惧地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抵御日军的枪炮,保卫神圣的家园。他们的英勇战斗和流血牺牲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唤回了憔悴的国魂,昭示了庄严的国格。他们以气吞山河的气概、沧海同深的志量,在中华史册上谱写了辉煌璀璨的一页:或则沥血孤营,或则横刀敌阵,或则裂身银汉,或则碎首沙场,莫不以死为荣,以生为耻。死事的惨烈,慑匪寇而泣鬼神;人格的崇高,动苍穹而震寰宇。”这便为全书奠定了一个抒情的基调,使作品流淌着一股雄浑悲壮的气氛,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先烈们的英勇战斗和流血牺牲,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股不畏强暴的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该传的文字总的说来明丽畅达,不少段落写得雅洁可风,但也还存在少量不够恰当的地方,如某些追述历史的章节多有重复;此外,可能由于所据史料不确等原因,个别记述与事实或有一定出入。时隔6年之后的1999年,昆仑出版社出版了作者的另一部《张自忠》,亦可一读。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