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八一英雄传 | 生动再现大将风采——《徐海东大将》评鉴


  张麒:《徐海东大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 400页,32.3万字。

  【作者简介】

  张麒,人物传记作家。

  【作品简介】

  本书生动记述了徐海东12岁当窑工,后来投身于革命工作,先后参加了著名的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抱病奔赴抗日前线的传奇经历以及解放后被授予大将军衔、继续以病躯坚持为党和人民忠诚工作的故事。

  【作品点评】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人。卓越的军事家,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徐海东同志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参加了平型关等重要抗日战役。 红军东征、西征的战场,在抗日战争年代,徐海东领兵作战,虽多年患病,但他坐在担架上还坚持指挥打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海东抱病坚守岗位,继续为党与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工作,先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文革时期,林彪、江青一伙对徐海东同志加以打击迫害。1970年3月25日,徐海东在郑州含冤离世。共和国十位大将中,徐海东是出身最苦的一位,也是战斗中负伤最多的一人,在红四方面军中人称“徐老虎”。国民党政府把他与毛泽东、朱德并列为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三个人,赏额均为25万块大洋。解放后,他常年靠吸氧维持生命,但仍坚持领导编写战史,希望能够为党的留下宝贵的战争史资料和经验。徐海东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将,但是,他对待自己的家庭、亲情却严格要求,从来不搞特殊化。他为革命牺牲66位亲人,女儿在大悟山区当农民,没有因为父亲是大将而有任何的特权,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做一个普通的农民。徐海东大将一生历任重要的军队指挥官,历经多次重要征战,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以及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曾评价徐海东将军:“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最好的共产党员”。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地《西行漫记》里曾说,“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本书共30章,每章均记叙徐海东同志经历的重要战斗以及重要人生事件。本书有以下特点:

  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富于传奇色彩。本书详细地记叙徐海东同志为革命出生入死的战斗传奇。这些战斗传奇故事很多,作者在遵从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的对话、细节情景等加工,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骨有肉,力图给读者还原出徐海东大将生动的形象。如黄陂出了个“臭豆腐”,穷人说“香”,富人骂 “臭”,将徐海东同志早年闹革命得到穷人的支持刻画得很逼真,对比分明中显示出徐海东闹革命时群众基础的深厚。徐海东在红军时期作战奋勇,因而常被人成为“徐老虎”,于是作者写道,“徐海东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老虎,日日夜夜奔驰……”陈赓一提起徐海东,总是风趣地赞叹说:“蒋介石很怕这个‘臭豆腐’,一沾上就跑不掉了。同志们喜欢这个‘徐老虎’,他是革命的‘老虎’!”这些情节,将徐海东同志的“虎将”风采生动地呈现给读者。《血雨腥风,危难当头,徐海东在生与死的苦战后,沉睡了三天两夜》,这一章的故事也颇有传奇色彩,传神地刻画了徐海东将军出生入死的革命形象,将他为了革命事业舍生忘死的精神以事实说话,而不是做勉强的说教,这一点足以增强革命精神的感染力,足以让人物的刻画真实而可信。又比如,徐海东病倒之后,书中写道:就像一匹烈马囚禁在一个黑屋子里。有时他难以忍耐,就发怒吼叫着:“给我枪,给我枪!不能上战场,不如死了好!”有时用拳头敲击着担架喊叫着:“走,走,快抬我走。我要到前线去!”这些细节的刻画,把一个不顾个人生死安危,时刻想着上前线杀敌报国的军人形象很好地塑造出来,增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烘托出徐海东同志的“虎将”之风。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给读者震撼。革命理想一旦坚定下来,革命的信念一旦扎根于心,就会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与行动指导。在徐海东同志走上红军主要领导人岗位上,他“夜夜行军,天天苦战”,甚至“白天黑夜都很少休息”,而马背就是他睡觉的“床”。这些,能够形象地感知一个共产党员将领征战的艰辛和以革命事业为重,这也是徐海东大将对革命的责任心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的体现。而这样的坚定,越是到了关键时刻,越是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抗日战争时期,徐海东率领着队伍,从三原地区,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他们冒着大雨,渡过黄河,直奔长城平型关。徐海东率领的八路军队伍,在没有武器装备来源,没有粮食供给的情况下坚持战斗,他被记者称为“奇异的人”,平型关大战的前后,徐海东和他率领的三四四旅,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英勇奋战,显示八路军同仇敌忾、不畏强敌、忠心报国的大无畏的精神。徐海东发扬着“老虎”的风格,在华北地区日夜与日寇拼杀。而支撑徐海东同志克服病痛,奋勇坚持在第一线杀敌的,正是他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这种对共产主义的坚定执着信仰,甚至是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伟大,其实也是传达一个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的忠贞。这样的革命情怀,尤其能够给读者留下心灵的震撼。而从徐海东身上流淌出来的这种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对当代青少年来说,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也是对当前党员干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一部好教材——相对于现在部分领导干部的精神“缺钙”,尤应加强对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学习,这也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爱兵如子及耿直性格彰显大将风采。对革命的责任体现在徐海东同志身先士卒的战斗中,也体现在他对士兵的爱护中。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对士兵充满关爱,体贴士兵,无微不至地关怀部属,才能有力地凝聚军心,凝聚革命的力量,这也体现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军队的团结、平等、温暖,如同家庭一般的关系,这与旧军队是有着强烈对比的,这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之所以能屡战屡胜,最终获得人民支持,最终赢得胜利的关键。比如,在行军中,“大家都知道师长的脾气。他情愿自己挨饿,也要让伤病员吃饱;情愿自己抬担架,也不丢掉一个伤病员”。又如,在过度劳累中,徐海东同志累倒之后,警卫员小李想到师长时常吃的是南瓜汤、葫芦菜,养分太差,影响了身体,便给司务长提议,买了三个鸡蛋,给师长做了一碗鸡蛋汤。但是,就是这样小小的“福利”,徐海东同志也拒绝了,他说,“送给伤病员喝!”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军队的家庭中如同兄弟姐妹般关系。徐海东同志对士兵做到关爱,对工作做到绝对的负责与忠诚,保持个人的正直气节。对党的忠诚,为党忠诚地工作,徐海东同志保持着他难得的耿直性格,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直面党内存在的问题,决不轻易移除个人的正确意见,这体现了他的共产党员正直本色。如,在党的九大召开时,徐海东听说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安排,要他出席“九大”,他流着泪,激动地说:“主席提我名,身体再不行,就是死,我也要去的!”在选举时,他在朱德、陈毅、徐向前等人的名字下面划了圈,有人急忙向他耳边低语,说这些都是老机(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然而,作为一个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共产党员,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军队领导人,徐海东保持了他相信正义、耿直忠正的性格,不见风使舵,不坠入失去做人“根底”的泥潭,这也更加彰显他的令人佩服和敬仰的大将风采。

  革命的精神永远长存,革命的薪火永不停息。徐海东大将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展现优秀共产党员情怀和气节的一生。《徐海东大将》一书呈现给读者的是革命先辈徐海东出生入死、舍生取义的“虎将”形象,呈现给读者的是对革命的理想追求和信念矢志不渝的信奉,是对党与人民事业的忠诚坚守。我们在作者写实的境头中,跟随着作者的平实语句,似乎身临其境,经历血与火的年代。如同重新经历了革命岁月、重走了长征路,重回了抗日烽火连天的战场,也重新感受到了像徐海东同志一样的革命战士为争取和平、获得幸福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由此,我们要深情地缅怀革命先辈,要对抗战胜利的果实以及和平的环境倍加珍惜,对今天幸福安定的日子倍加珍惜。

  【点评人简介】

  宋显仁,男,现供职于广西贵港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职称。作品有散文随笔集《一样的天空》(漓江出版社出版)等。

  【作品封面小图】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