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于青 | 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的解释 ——《外国专家的中国情愫》读后感

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的解释
——《外国专家的中国情愫》读后感
文/于青
《外国专家的中国情缘》(以下简称《情缘》)的作者徐庆群曾经是我的同事,因为了解,所以懂得。懂得这样一本书出版的前因后果。可以说,也只有作者是徐庆群,才能写出这样一本给人鼓舞的书,而这本书,也又一次折射出作者的共情能力和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
其实,我们读过这本书就知道,庆群写与不写,这些外国专家的中国情缘就在那里,就像那部《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书一样,这些优秀的外国专家对中国的情感和对中国的贡献,感动了很多国人。在庆群的这本书中也有记载。但这些感人的故事,像珍珠一样,各自闪耀,却被庆群用文字的黏合力有力地串联了起来,成为一个闪烁着文明辉煌的光环,意义非常。
关于外国友人如何看中国,此类选题有过,但不多。之前曾经有出版社申报过外国友人看中国的选题,专家们就提出了一定的意见,你去组织外国人看中国,当然只能是写好的方面,这有点命题作文的意思。也不一定令人信服。我们有美好的愿望,讲述中国故事,但国外不一定理解,认为你是在宣传。但外国人写的中国故事,尤其是外国专家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讲述的中国故事,那的确是一个深厚感人的情愫。外国人写的看中国的图书,我看过一本,是一个美国记者观看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虽然作者是用“有色眼镜”浮光掠影地看,但他也看到了中国从一个贫困落后的低水平逐渐走向繁荣的发展过程。
而徐庆群的这本《情缘》一书,是在外国人看中国的基础上更高了一层,外国专家不但看到了发展变化中的中国,而且热爱中国,并直接参与了中国的发展和建设,甚至把自己的事业和生命都与中国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说,中国今天的繁荣里面,也有外国专家的贡献。有的甚至是贡献了一生,比如伊莎白女士。
庆群在商言商,干一行爱一行,她在编务的忙碌中不失赤子之心,非常用心地去甄选题材,非常认真地亲自采访,历经5年时间,面对面采访了16位高端外国专家,通过讲述他们在中国的亲历和见证改革开放的故事,全方位地展示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改善、乡村振兴成就等等,也生动地描述了他们在中国工作、生活等的真切体验和感受。这些专家们的中国情缘,真实、感人,为关心中国的外国人打开了一扇窗口,使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能够真正读懂中国。同样的题材,在有心人的采集下,用朴实的文字,升华成一首赞歌,为世界打开了看中国的窗户。
这本书有这样几点意义:
一是在当前自媒体和新媒体各自发声的杂乱声中,起到了传播正能量的作用。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是什么精神?凡是有认知能力的人看到这本书,都会发出这样的灵魂之问。而外国专家的中国情缘,本身的故事感人,做出的奉献感人,说服力不言而喻。
二是通过外国专家的中国情缘,有力地证实了中国的魅力。向国外想要了解中国的外国友人打开了一个正面的窗口。我们有走出去这样的战略,但走出去是要有实力的,光靠自己说我有实力不能令人信服,而外国人说中国,外国专家看中国,就更有说服力。我相信,这本书在国外的图书市场是有吸引力的。
三是特别重要的就是对于当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论方略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大家都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在2015年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情缘》一书的出版,用事实证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瞻性和战略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技相互兼容,文化相互融合,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事实上的“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是客观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每个人的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外国专家因为对中国的情缘,与中国的发展共命运,同呼吸,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的解释。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于青,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文章分类: 公众号|会员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