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张宝明、石梅著:《康殷》(节选)

作 者:张宝明、石梅 出版单位: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年6月 定&n

      作      者:张宝明、石梅

         出版单位: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年6月

定      价:20.00元

               大康赞——传记《康殷》序
                                                                                                                                 文怀沙

   “
虚心强骨,道冲不盈;
   
勤而习之,宠辱不惊;
   
和而不同,为而不争。
   
上面六句话,出自大康的手笔。

   
真佩服大康,他胆大而不妄为,他毫不客气地向我们古代的哲学家老子借用了语言。这语言可称之为龙吟,以之载负着大康的艺术论———那是映照着大康的人 格和风格的艺术论啊!我设想:当我们这些龙的子孙们,从容步入展览厅时,耳边首先听到的即是那令人震慑又令人感奋的龙吟”———孔子不是早就说过老子是 龙吗?孔子见到老子以后,说不出话了,发呆三天。弟子们问孔子给老子讲什么?孔子说: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翔乎阴阳……” (见《庄子·天运》)
   
这故事真意味深长,耐人寻思。然则,大康出之以龙吟的《前言》寓意究竟何在呢?恐怕不止是自勉,而更积极的意义是以继承祖国优秀传统勉人罢。龙的子孙嘛!应该有合而成体,散而成章的天性,应该有向世界飞腾乘云气而翔乎阴阳的志趣。
   
康是我敬畏爱重已久的朋友。我很幸运,1982年我受命为南通广教寺撰写《法乳堂碑》,此碑文即由大康篆额书丹。那一次,我目睹他临池运腕,进退有度,功 力深厚,颇堪睥睨古今。我发现大康的最大特点,是他在忧患频连中惊人的刻苦自励和锲而不舍的崇实精神。这崇实精神,主要表现在耻于盲目依傍,摆脱了近代一 些号称书法大师们的习气,千方百计地直接取法古代存留迄今的原迹,以期与古之造字人达成心灵上的默契。
   
大康的书法以篆为主,又是个诸体俱 精博学多能的书家。记得沈二先生(尹默)曾得意地告诉我,他的行书中,有时会有篆书的笔趣。关于融会古今这一方面,大康的书法表现得最为充分,竟形成他的 书法特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康是个通古今之变的书家。他的真书,集北魏直至唐人的精髓,合一炉而冶之,自成大家风范。细味其真书,便能领略他 活法,在间架凿实中似有高翥飞动之意,而且金石之气盎然。
   
我看到:大康是一位对待自己面世的作品认真得令人叹服的书家。我们从他临摹的供后学学习的几本字帖看,就可以得到充分证明。
   
康自己时常钤用的闲章是向老逢辰,每次见到后都使我这个从来不服老的人心怀起伏,感慨万端。宋人陈与义的佳句向老逢辰意转加,果然是这样吗?如果 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漫道这位当代的卓越艺术家、学者,早就饿死填沟壑了,连老朽如我,也肯定是难以幸免的。
   
大康见多识广,精鉴赏之学,无论甲骨、鼎彝、陶器、封泥、瓦当、汉砖、汉简、壁画……不一而足。凡所临摹、仿制之作,无不精妙绝伦。我尝见其在一象牙板上镌刻朝元仙仗图(《八十七神仙卷》),铁线功夫堪与吾友王福庵伯仲!
   
如果人们以褒意的说大康,那确是由于他眼高手亦高的缘故。
   
在艺术领域里最上乘者为眼高手亦高,这是最容易被人目为的,也容易遭群小妒嫉;其次眼低手高;再次是眼高手低;最劣者眼低手亦低。大康正是一位坚定的,从自己的民族传统中来,又复展现新阵容的开派人物。
   
大康(殷)弟病危,希望与我一面。199969日上午,国家语委的李行健弟按既定的时间驱车来接我前往医 院,当我怀着急待与大康病榻晤见又深感悲怆的心情正打算离家时,恰好有关深圳宝安的一个新闻发布会需我参加,这似乎给了我一个使痛苦缓冲的机会,我决定由 行健代表我先去探视,并决定第二天(十日)上午我去医院。讵料,当天(九日)下午六时半大康溘然长逝。生离化为死别,呜呼,比我年轻得多的大康先我而行, 夫复何言?
   
石梅、张宝明贤伉俪多年亲炙大康,合作写成《康殷》一书即将付梓,问序于我。因为大康生前认为我是他的知己,弘扬逝者令德,我 义不容辞。但这些日子心劳力瘁,书不成文,因而想起12年前,曾写过一篇《大康赞》,大康许为知言。我同意石、张伉俪的意见,就以此文代序罢。
   
(传记《康殷》近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0607第三版)

康殷传记目录

           



         序:大康赞-------------------------------------- (文怀沙 )

              第一章--辽西童年

        1.开路神君---------------------------------- (  1   )

        2.闾山烟雨----------------------------------- (   5   )

       3.辽塔夕阳---------------------------------- (    9   )

        4.古寺神鸦---------------------------------- (   11   )

        5.石窟佛光---------------------------------- (   15    )

        6.春节年画---------------------------------- (   22    )

        7.晴日风筝---------------------------------- (   25    )

        8.京城风虐---------------------------------- (   28    )

              第二章--坎坷求学

 

        9.奴化教育---------------------------------- (  34     )

        10.获奖风波--------------------------------- ( 38     )

        11.雪屋临画--------------------------------- (  42     )

        12.珍贵拓片--------------------------------- (  48     )

        13.摩挲魏碑--------------------------------- (  53   )

        14.幼读《左传》------------------------- (  58 )

       15.锻炼刻刀--------------------------------- (  63   )

        16.夜览《说文》----------------------------(  68   )

        17.四省第一--------------------------------- ( 72   )

        18.愤离大学---------------------------------- (  77    )

              第三章--初闯北平

        19.避难北平--------------------------------- (   82    )

        20.悲鸿帮助--------------------------------- (   87    )

        21.东安刻字--------------------------------- (   96    )

        22.厂甸菩萨--------------------------------- (   107  )

              第四章--广州逐日

        23.南走羊城--------------------------------- (   112    )

        24.逐日楼中--------------------------------- (   116    )

        25.识商承祚--------------------------------- (   119    )

        26.容庚赠书--------------------------------- (   124   )

        27.鉴定字画--------------------------------- (   139    )

        28.志辑《印典》---------------------------- (  144    )

        29.油画肖像--------------------------------- (   152    )

        30.仿制漆器--------------------------------- (   159    )

        31.别了广州---------------------------------(   164   )

 

              第五章--香山隐居

 

        32.山居清幽--------------------------------- (   169    )

        33.交包狷叟--------------------------------- (   174    )

        34.识邓散木--------------------------------- (   177    )

        35.夫妻辑印--------------------------------- (   185    )

        36.苦藏《印典》---------------------------- (  193    )

        37.牛棚画地--------------------------------- (   197    )

             第六章--放逐平乡

        38.被逐寒村--------------------------------- (   202    )

        39.报应庵中--------------------------------- (   205    )

        40.负重之人--------------------------------- (   209    )

        41.穷乡荒漠--------------------------------- (   215    )

        42.雪拓石碑----------------------------------(   221    )

               第七章--神游太古

        43.凿破混沌--------------------------------- (   229    )

        44.直观初文--------------------------------- (   235    )

        45.商周传说--------------------------------- (   243    )

        46.分道扬镳--------------------------------- (   247    )

        47.人以为颠--------------------------------- (   253    )

        48.唐山抄书--------------------------------- (   257    )

         第八章向老逢辰

        49.返回京城--------------------------------- (   263    )

        50.南开课堂--------------------------------- (   271    )

        51.内蒙讲学--------------------------------- (   275    )

        52.奖掖后学--------------------------------- (   290    )

        53.锦州参展--------------------------------- (   294    )

        54.台湾盗版--------------------------------- (   295    )

        55.社会呼吁--------------------------------- (   301    )

        56.城南新居--------------------------------- (   307    )

        57.友人来访--------------------------------- (   312    )

   58.五康书画--------------------------------- (   317    )

        59.还乡展览--------------------------------- (   324    )

        60.香港展出--------------------------------- (   330    )

        61.向老逢辰--------------------------------- (   334    )

        62.暮年《印典》--------------------------- (   344    )

        63.《印典》辉煌--------------------------- (   354    )

        64.闲章性格--------------------------------- (   367    )

        65.康殷题词--------------------------------- (    376   )

        66.台湾展出--------------------------------- (    380   )

        --------------------------------------- (    385   )

                            选自《康殷》45. 商周传说

  远古初民,记下了两个传说:一个是商族的起源,一个是周族的起源。

    商族的起源是说:古代有一个少女,名叫“简狄”,误吞了一只黑鸟衔来的蛋, 就生了“契”,契就是商人的祖先。在《诗经.商颂.玄鸟》中记载: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在《诗经。长发》中记载:“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这种传说,非常古老。 古老到能上溯到“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的时期。

     遗憾的是,这古老的传说,一直没有得到《诗经》之前的更古的第一手史料,来 证明这《诗经》的记载和许多学者们的论说。千百年以后,康殷终于发现了大家都经 常看见而又被忽略的一个字形【图1

这是商代钟鼎文上的字形,早于《诗经》几 百年。但是,自从宋代以后,到现在众多的钟鼎文研究者们一直不知道这个童话的真 正含义。这个字形一直被忽略。康殷终于看出来了,这就是众人都在极力寻找的商族 的族徽!商族的图腾!康殷以实物印证了《诗经》记载传说的真实性。

    这个图画,康殷分析:

 【图2

 象口衔双卵形物的鸟。其状明显。鸟的下方【图3】有妇形。而全组图形正好表现出:玄鸟衔卵下有一妇, 伸手取食之意。

    此妇依《诗经.长发》所示,既是“有娀【song】氏”,也即“契【xie4】母”,后来更被称为“简狄”,全图即表示“有娀氏”得鸟衔之卵食之的片段情景。此后还有“吞卵生契”等 情节,都无法用简单的连续的图形表现,所以只取这关键性的而又较能集中表现的一 个画面。分明是一只鸟,口中衔着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是鸟的卵,也可能是树 上的果子,*也可能兼为“玄”字。此字以示此鸟为“玄鸟”之意,又暗示了这个鸟就 是玄鸟。下面是女字形。头上是表示伸手的符号,旁边的是“帚”的古字形,表示女 子已经结婚而未生子。全图是说未生子的已婚女子,伸手去接上面的玄鸟衔落之物。

     康殷把这个意义绘制成图画,就成了这个样子:【图4】。这个图画,恐怕连小 学生都看得出来吧!然而古图形却是三千年以前的文字画。以后,经过考证,又证明 了这个字形就是商代商族的族徽。这一来,康殷解决了千百年来一直悬而未解的古代 的疑案。

    其实, 康殷首先发现的是周代周族的图腾。

    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周代以前,有一个少女,叫姜媛,她误踏在了先帝的脚印 上,回到了家里,就怀孕了,生出来的孩子就是“后稷”,这就是周人的祖先。因为 出生的奇怪,所以后稷几次被家人所抛弃,

    最先,被抛弃在小巷里,这时,就有许多的牛羊过来,把他围住。以后,他又被 抛弃到了树林里,恰巧,一个樵夫又把他救了。最后,又把他抛弃在冰冷的冰河之上, 这回可是再也不行了,可是,忽然飞来了一只巨大的鸟,落在了冰河之上,张开双翼, 把这个苦孩子覆盖住了,他这才没被冻死,又被救活了。

    中国传统的说法是:这孩子命大。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就渐渐地长大了,聪明、 伶俐。最后,长大成人,成为了周族人的领袖,带领着周族的人,建立了周国。

    这个故事, 在《诗经.大雅.生民》中有记载,说:

        诞置之隘巷,

        牛羊腓也。

        诞置之平林,

        会伐平林。

        诞置之寒冰,

        鸟覆翼之。

    但是,这仅限于传说,没有实际的例证来证明这个传说。

     康殷在一个钟鼎器中,发现了一个字形,是【图5】,许多人不能解释它的意思。 康殷认出来了这个字形的意思。康殷认为,中间的那个字形,很明白,是一个婴儿的 形状。两边,不是很象鸟的两只翅膀吗?经过考证,两边的字形,确实是鸟的两只翅 膀。那么,这个字形,就是古代周族祖先诞生事迹的记录了。这种图形,见于许多的 钟鼎器。

     更早的还有一种图形。这图形也是能一目了然。请看,【图6】。这就明明白白 地述说着,周族祖先“后稷”“置之寒冰,鸟覆翼之”的故事,而且比前一个图形更 形象了。所以,可以断定,这几种图形,就是周族的族徽、图腾。

    康殷这样考证这个字象一巨鸟大张两翼,以翼覆幼儿之状。*辩识此形,也在于我 们对于初民作画造字*习惯的理解:此鸟特异,是因为表现这一特殊内容*需要的原因。 这个内容指定必须见鸟之双翼,必须作张双翼停立正视之状,不能作一般习见的作侧 视飞鸟等装饰风景的常见飞鸟*状。这就迫使人们作新的创新,画出这种新的鸟形,以前, "妇好墓”出土“玉鸟”,作正视张翼状,和这个族徽相近。后来又见辽宁“夏家文化”遗址上层出土的铜式鸟形,双翼大张双足下撑,也与族徽之鸟相同。意思更明确 了,无须多说。

    初民作画还不会作两重景物的立体构图,只能在画面上作平面铺陈,(古埃及亦 然)何况在文字这种简略的画中,更不能做出前后物形重叠,层次分明之形。所以在 表现两个发生关系的物体时,多取侧视图以便平列。如必须作正视以表现二物前后重 叠时,就只好平陈于上下了,以避免二物重叠。

    此图之子,正是在大鸟的前方,大鸟张翼,为大鸟张翼抱覆,也非在鸟的上方。 结合《诗经》可断。它正是表示《诗经.生民》中所记的“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和 屈原《天问》"投之于冰,上何燠(yu)之”等所载大鸟在冰上,以双翼来保护被弃 的“后稷”之事。图形中的“子”即周王始祖“后稷”。所以图形是二诗的忠实而生 动的诗画。它既是宝贵的第一手史料,也是一幅比较写实的绘画珍品,一幅完整、准 确的描写出这个古老传说的图画。这也是周王族特有族徽。依靠《诗经.生民》 《天问》的导引和图像的鲜明,使三千年后的我们,不甚费力地发掘出来,这本来并 无何奥秘难解之处,仅仅由于我们辨识古文字形眼力低,对文字构造的习惯、规律茫 然,又用看惯了近世画的民间所画蝙幅的眼光,来看三千年前的古图形,因而 误以此鸟为“蝙蝠”,误释为“字辐”二字。于是,把这么重要宝贵的史料,重新埋 没了很多年,不为人所知。以至使带有此族徽的早周的大量的铜器都被误断为商器。 甚至还做出“周武王灭商之前,不能制作铜器”、“文化落后”一系列错误结论,给 商周史的研究制造了很多混乱。

    由宋代到近世研究金文一千多年,连商周族徽这样重要而鲜明的图形史料都未能 注意,发现,竟连商周之器都混淆在一起,茫然莫辨,都充分地说明,这一门学问方 兴未艾。

    多少人在寻找这个图腾、族徽。可是,每天都在看这个图形,却是熟视无睹。见 了真正的族徽,却不认“真龙”。闹了一个“叶公好龙”的笑话?

          46. 分道扬镳

    这些字形,就是一幅幅形象极其准确,线条极其简捷的图画。为我们描绘出了三 千年前古代初民的生活情景。有的字形,甚至连小学生都能辨认得出来,极其显而易 见。

    康殷觉得自己的研究路子是对的。“对,就这样!认字形,认字形,还是认字形! 直接认字形,就能辨认得出来古代的文字内容。”

    康殷有时有点迷惑不解:有些字形比较简单,可是,有些学者为什么就辨认不出 来这些字形呢?

    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不同,他所研究出来的成果也就不同。 比如说,书法家,未必就是画家;画家未必就是书法家。即使是画家,这个画家与那 个画家又不一样。他是国画家,未必就是中西合璧的画家;中西合璧的画家,未必是 古文字形学家。是古文字形学家,又未必是画家。古文字形学家缺少画家识别形体的 眼光;画家缺少古文字形学家的学问。而康殷,是书法、篆刻、绘画于一身的人,他 有画家识别形体的特有眼光,又有古文字学者的功力和考古学者渊博的知识。以此来 观察古代文字形的形体,就能举重若轻,能识别出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图形。

    这就是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对自己研究成果起的决定性作用。好比不同颜色的数圆 相交,就能相交出来一个色彩丰富的特别点区,康殷就是以他独特的知识结构,很巧合和地交叉出来了一个独特的焦点。

    随着古文字一个一个地被破译出来,商、周时期的社会,如童话般极清晰地在大康眼前晃动着。康殷兴奋到了极点,他象独自走进了“阿里巴巴”那座巨大的金光灿 烂的宝库,他也发现了开启这个宝库的秘诀。

    面对着这么多数不尽的财宝,康殷又添增了更多的感叹:有些学者,为什么从来 也不亲自来宝库探寻一下,却一味地远离宝库,无休止地研究那些没见过宝库的人的 传闻!

    康殷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发幽古之情”,也不是作为一种艺术欣赏,而是为了 准确地辨认古文字,把四千年前的中国社会,真实准确地再现于今天人民面前,以期 让人们对中国的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康殷的研究成果不断地扩大了。但是,他并不陶醉于自己的发现,也并不欣赏 自己的判断,他经常站在自己对立面的角度,试图推翻自己的判断,直到自己再也想 不出任何理由来推翻自己的时侯 ,他才确认自己的结论。在不断的辨认之中,康殷纠 正了古往今来的许多学者的疏漏。

    比如:康殷纠正了“帝”字的错误。他考证出,古代本来就没有“三皇五帝”, "帝”者并非是真的人,而是初民崇拜的神的偶象。其形状乃是人头的“草把子”。 这正暗合了历史学者顾颉刚的观点。可是以前,顾颉刚没有实物可以证明。这个问题 在学术界争论了许多年,没有结论。如今,康殷把实物摆在了顾的面前。

     他纠正了古字“弟”字的错误。在钟鼎文中,有个字【图7】,

 最早还写作【图 8】。这个字形,很明显象一条弯曲的 蛇,被一个东西所捕获。这就是“弟”的初文。 但是,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将它和【图9】混同了,都译为“叔”。其实,【图9是蛇缠着一个人;是古代“叔”字的原文,与其【图8】字相去甚远。但是,学者们 一直把“叔”字与“弟”字弄混。

     “物”的初文是什么?【图10】也很明显,左边是牛,右边是刀。刀内的两点, 是屠宰牛时流下来的血。“物”的原始的真正的含义就是杀牛之含义。

    但是,许多学者却译为牛拉犁之意。还依此说,证明周代就有用牛耕地的农事了。 甚至有人把“物”字译为“杂色”之意了。古书中有句:“物牛”,于是便译成“杂 色牛”。

    诸如此类,不可胜记。比如,把“虫”认为是“龟”,把“蜂”认为是“熊”。康殷一个一个地,不厌其“繁”地纠正了学者们的疏漏,使 古字的本意*得以正确表述*古文字不能说话,它的意思,只能依靠后人的分析。但是多少 浅尝辄止的人使谬种流传,误了多少人的前途。若是古文字自己能表白的话,那么这 些学者只能跟着东郭先生逃跑了吧。正如古人所说:“肺腑若能语;医生色如土”。

    康殷把自己研究古文字的的想法和一些成果告诉了几位前辈学者,但是,得到的 回答都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头摇得象拨郎鼓:“不要走进这个‘地狱’吧!”

    因为过来人知道过来路的艰难。也就明了操此业的条件:资料要大量的,考据是 繁琐的,时间是漫长的。

    有的学者好心地指出:"你根本没有这个条件,古今中外看看,哪一个学者是象 你这样的处境”?劝他不如弃此业,专务书法艺术,那倒是自己的强项,何必舍近求 远呢?而这个“远”又是烟波浩淼,难以寻求。

    康殷也明白,远居孤村,几被洗劫,室无余物,手无分文;而且,时时还担心, 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飞来横祸。

    但是,他欲罢不能。虽屡蒙好心的老前辈学者指出工作条件的种种不利,劝他 停止这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他都当做忠告,衷心感谢。但又不能不谢绝他们的厚意, 只好再继续坚持下去。

    康殷* 不是盲目地猎奇般地标新立异,他冷静分析了自己的现状:诚然,正如所 指: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研究者比他的条件更差的了。资料极度贫乏,个人疏于经典, 又离群索居,耳目固陋,无师友同道的切磋。生活上不只餐飧不继,颠沛流离,而且 在精神上也极紧张,朝不保夕,担心随时都有无妄之灾的光临。使人书两废。在这样* 险恶的处境中,他怎么能够安心搞书斋的研究工作呢?哪里有条件作这样的工作?

    但是,不利之处也有有利之处。那就是,他在多年生活中,历尽坎坷,多能鄙事, 如对农业以及一些手工业等杂技百工之事,都不生疏。有些事自己也没少动手去作过, 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对古代文物也注意了观察记录。比这更切近的实践,还是他有近 四十年的绘画写生的实践,养成了观察物形的职业本能。在观察古文字形时,也有一 定的敏感。和造字的初民,可以说是同行了,容易有行业上的共同语言,心心相印。 同行间的默契,有时跨越了时代的隔阂。这些来自实践的知识,主要是辩识字形的能 力、眼力,可算是“寸有所长”吧。这大抵又是学者们的“尺短”。

    其次,除了大家所共知的,那一点简单的文字构成方面的几条常识,他又在这段 探索中,独自发现积累总结了些新东西。这些大都是未为人所知的文字构成和演化规 律。它对康殷的释字很有帮助。借这些掌握航程,向前进发去取得成果。

    另外。他所受旧说的束缚也比老前辈们要少得多了,思想容易解放。他想起了龚 自珍的《诫子》诗,有“五经烂熟家常饭,不似尔翁饮九流”之句。那么,他就凭借 自己的“多能鄙事”和“饮九流”等实践体验,辨识字形的眼力,和那些“五经”熟 练而四体不勤,菽麦不分,缺少实践感性认识,往往是图盲,仅靠六书的古经师, 以及近世的书斋学者分道扬镳,各行其事,也许可以“寸长”来补“尺短”吧。

   如果康殷自己无目无心,只靠从那些成书已晚的故纸堆中拣些依据的话,任凭学 富五车,才高八斗,在无情的古文字面前,也只有瞠目相对,而无用文之地。晚周人 和汉儒的亡灵,在这些方面都帮不了什么大忙。

    再说,康殷毕竟受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等科学常识的熏陶,多少懂得一点人 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这些是古文字研究中不能离开的思想武器。比起孔门高弟的 汉儒、封建士大夫、近世的遗老、某些资产阶级学者所操的反科学的唯心史观、形而 上学,也还不能同日而语。研究方向、目的、方法是对的,把这些有利条件正确地利 用起来,就可以使“千载之下,有心有目”。(王船山语)灼见一部分古文字形以及 它所反映的一部分古代之情。有这一点点“寸长”的小人物现在不来作,就只好等待 将来的同类人去作,未必能由某些大人物、位高望重的大师、权威来完成。而且从这 时起,他才认识到这个工作的真正意义,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

    这是富有战斗性的科学。似又不仅仅是一般的纯学术性的探讨,自然更不是仅仅 为了康殷年轻时肤浅简单的爱美而不顾内容的个人兴趣和好奇心、求知欲的满足。过 去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一般理论上,这种真正意义的发现,唤起努力探讨研究的决 心,和以这一工作为己任的沉重责任感,真的欲罢不能了。

    康殷觉得:“与其等待未来的无妄之人,那就不如由我来开始吧。”资料贫乏, 好在只作字形研究,把卜辞金铭方面的引证留待以后再作。

    从他已经发现的近千个字形,反映着殷周社会的生活实践,丰富多样的生产斗争, 令人怵目惊心的阶级压迫和种种生活情景,以及上古的某些传说和重要史料,甚至还 包括反映着初民征服着大自然的一些幻想的字形。这些字形本身也可以帮助人们更进 一步认识殷周的社会面貌,从而把某些概念性的认识充实深入具体化。也初步解决了 一些长期以来悬而难决的若干重要的历史文字方面的疑难和争论。有些问题的解决, 夸张点说,可算是“凿破混沌”,有总结一下的必要了。

    康殷清醒地知道:他的工作是在前辈们工作基础上工作的。前人在应用科学思想 方法上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也给与他有益的启发。不过他们应用科学方法不很 多,而且不经常、不明确、不系统,是自发性的。而且,他们的一些准确的解释,也 被淹没在误释汇成的浊流中,泥沙俱下,鱼目混珠。所以很多研究成果,直到现在学 者的心目中往往是笔糊涂帐。使天下学者疑”,造成新的人为的混沌。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康殷一直不断地进行一种痛苦的斗争,与自己斗争。四十年来,康殷的头脑,一直被学者们的理论所束缚,很难一下子挣脱出来。但是,他毕竟 看到了真理之火。他要勇敢地扑向这圣洁之火。

   正如一位哲学家说得非常好:“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

    康殷不再匍匐在名人的脚下了,他努力地站起来了,取下了障目之叶,就可以看 到了峨峨的泰山。

    但是,一旦站了起来,就得自己走路,不可能再依傍什么了。于是,康殷从此就 自己走自己的路了,与诸多的学者们,很自然地分道扬镳了!

           47. 人以为癫

    但是,在这种“炼狱”之中,康殷横下一条心,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坠青云之 志”。

    追求真理的热望,使他忘记了一切。在浩荡无边的天宇下,在小小的孤村中,在 四壁透风的“报应庵”内,在黑沉沉的深夜里,一盏“负重者”造型的孤灯陪着他, 努力地发出微弱的光亮。

    他写啊,写啊。春寒秋冷,夏酷冬严,他手不释卷,笔不停书。他不停地写。这 时侯,他已经不知道生之乐趣,死之恐惧,无喜无忧,物我皆忘。这时侯,他甚至放 弃了自己的本业,甚至放弃了自己可以改善生活的工作机会,集中精力,用志不分。

    当时,全村夜里,为了节省灯油,村民们都不点灯。黑沉沉的村中,只有两盏灯 亮着,一盏是个寡妇的,因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靠为人缝补衣服勉强糊口,所以, 常常是作衣至夜,苦度光阴;另一盏,就是康殷的。

    村里的人,看他没白天带黑夜地如醉似狂地写,以为他得了“癫狂症”。康殷听 到了,不觉惨然一笑。他明白,要想让村民来理解他,是不可能的。“癫”就“癫” 吧。康殷索性为自己刻了一方印:

        “人以为癫”    

     用以自我解嘲。

    康殷的自我解嘲,在当时当地也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但是,这恰好正道出 了作学问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癫”不能成其大事。

    终于,在这个古老而偏僻的荒村,前后他竟认出了一千多个古文字形。这在古文字研究者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康殷写了60多篇古文字研究论文,汇编 成《古文字发微》。而后,他又在这个基础上,写了《文字源流浅说》、《古文字学 新论》两本专著。

    在远离文化的荒原,历经了春、夏、秋、冬,整整六年,康殷茹苦含辛地在他自 己开荒、耕耘的田地中,得到了丰厚无比的收获。他的收获之多,好像是在一间高大 宽敞的殿堂里,堆满了珍奇异宝,放射着灿烂的光华。人们走进殿中,会觉得眼花缭 乱,目不暇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计算得出他的这些珍宝的价值。

   如果粗略地计算一下,那么康殷的成果,大概有如下几种:

    .甲古文“夏”字【附图11】的发现。这初步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也为夏与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初步证明了前人(如郭沫若)的“即是夏朝的有无?在;、‘卜词’ 中也还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的怀疑是没有必要的。

    .商、周两族族徽的发现。这证实了《诗经》中有关两族始祖来源的古传说。可 以用这两个族徽,来判断出西周早期的铜器;也可以根据这个标尺,来划清商与早周 的铜器的准确界线。从而,解决了商周铜器的混淆问题,也纠正了早周“周武王时期 以前无铜器......文化落后”之说的误解。

    有前贤说,周代本来没有文化,只是继承了商代才开始了文化。后来康殷发现了 一个出土的青铜器,上面镌刻了40多个铭文,明确记载了此器物是周灭商后7日所镌。 如果周代没有文化,只是继承关系,绝对不可能在7日之内继承得那么炉火纯青。

    .反映商周时期猎、渔、牧、农和各种手工业、交通等社会生产的一系列古文 字的发现,可对商周各项生产有较全面的印象。

    .反映商殷人农田清除害虫的两个字形的发现,有助于对殷人农业,以及蚕丝发 展水平的正确估价和认识。

    .反映商代残酷阶级压迫的一系列字形的大量发现,汇集,解释,也为进一步认 识奴隶社会的本质,提供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刻的新资料和证据。

    .反映商、周人祭祀的一系列字形的发现,初步查明了商代及其以前的宗教原 始的自然神 ----多种“灵石”崇拜,以及祭祀“灵石”的各种方法。包括残酷、野蛮 的使用活人陪葬的情况,以及其后,代“灵石”而起的“帝”祖宗的崇拜。

    .反映古代化妆、假面舞的一系列字形的认出,以及对这些字形的分析,使人们 对当时流行的此类原始风俗,有了较全面的详细的理解。

    .反映商周的针刺、火针、熨等字形的认出和分析,可以证明古代医疗技术的水 平,并且,把见于文字文献中的针灸史提前了一千五百年左右。

    .一些古代造字的方法习惯、规律,以及其后在字形方面的简化等规律的探索和 掌握,有助于今后对未认识出的文字的推断、了解。

    在这个寒风瑟瑟的孤村里,写了东西又有什么用?出版是不可能的。当时出版政 治书籍,各大出版社还应接不暇,不可能,也不敢出版一个被放逐之人的研究成果。

    康殷只好自力更生了。他自己刻蜡纸,自己搞油印。这又是一番工程。现在想起 来还令人感动*的是:当时是一个宣传完全被控制的年代,搞油印小册子,要担很大的风险。 但是,康殷只有这一条路了。可能大凡有才华的人都不甘心于寂寞吧,总得要把自己 知道的东西奉献给社会,希望自己的心血对社会有所效用。这是知识者的好处,也是 知识者的悲剧。

    于是,康殷偷偷地刻印起来。删繁就简,取出精华之处,印出了三本小册子。当 时一个同时被放逐的难友很赞赏他的成果,多方设法把小册子寄交给了郭沫若。郭沫 若看后很是赞许,曾向别人提及,说康殷是古文字研究的“后起之秀”。但是,郭老 大概不会想到,这个“秀”是在怎样*贫脊的“土地”中“后起”的。

    油印毕竟不理想,刻蜡纸,稍不留心,就被刻破。偶然中,他学会了晒图纸,这 还是在工厂中留心看到的,他就把文稿一张一张地晒出来。

    晒图文稿装订成册后,他把文稿寄给了历史学家顾颉刚。顾老看后非常高兴。顾 颉刚老先生在三十年代,为了历史上有无“三皇五帝”的问题,与学术界争论了很长 时间,但是,一直没有结果。而这结果现在竟被康殷破译的寻常古文字所证明了。康 殷证明了古文字“帝”者,本无其人。所谓“帝”者,不过是一种神的偶像罢了。这 正暗合了顾老古代无“三皇五帝 "的观点。这一下,顾老当然非常高兴。后来,康殷 第一本书《文字源流浅说》出版,顾老欣然为其书题写书名。

   康殷永远不会忘记生活在广州时的良师益友,古文字学家容庚老先生。一有所获, 当然首先想到了容老。康殷把晒图稿寄给了他。

    容庚没想到广州一别,康殷竟有如此的成果,非常兴奋地给康殷写信,并且还非 常认真地索要晒印稿所缺之页。大概寄去的书稿中,缺少了几页。由此可见,容老对 此书稿的重视。

    在人称“绝学”的古文字研究中,康殷就如同在密不透风的“莽林”中,硬是踏 出一条别人很难通行的崎岖小路。在这条小路上,康殷寻找着古代的“初民”,并与 之认真地对语。

    康殷的前半生,几乎就是在这种煎熬中度过的,简直无人生之乐可言。在平乡, 从精神到生活已经够痛苦的了,现在,他又给自己增加一层新的痛苦,这种痛苦逼迫 他到了唐山,去抄他的《古文字学新论》了。

           48.  唐山抄书

    康殷前后写完了一百万字的著作,而且,都是用自己改制的钢笔,工工整整地抄 成小楷的味道。这种字体,与用毛笔写成的的小楷,几乎完全一样。即使是善作小楷 书法的行家里手,见此字体,也不相信这不是用毛笔写的。

    不用说这本书的学术研究内容,只就说这抄写之功,就要费去康殷的多少时日。 康殷其用心之苦,可谓卓绝了吧。

    在当时的*出版条件,研究古文字的书一般是作者手写笔抄,字体绝不是草稿 所能应付的,必须工整,让读者看着舒服,这又是一番苦功夫。

    但是在荒村中,不上工是没有工分的,自然也没有饭吃,没有饭吃就谈不上抄写。 为了完成这巨大的抄写工程,经朋友介绍,在唐山一个新建的砖厂,康殷找到一份工 作。在工厂里作点宣传,办点展览,月工资50元。



    于是1975年,康殷携带着他的一堆材料,风尘仆仆地住进了工厂分配给他的一间 狭小的工作室。

    白天为工厂工作,晚上他把那台自制的“负重者”的台灯摆在桌子上。一盏孤灯, 又陪伴着他,度过那漫漫的长夜。一边抄书,一边写《古文字学新论》。

    在这期间,虽然生活上饥寒颠沛,但一念至坚,所以寒暑不辍,夜以继日,寝食 或忘,梦寐思之,屏弃了一切私念,集中精力用志。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直 觉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的分析。反复探索,居然日有所获。初步弄清了七百个以上古 文字形的来历,(照学者把不识的各种异体字都列为字的计算方法,则近千字。)以 及几十条有关文字构成及其后来的变化等规律,也摸索出一套比较有系统深度,行之 有效的工作方法。

    天公真也 不公。有一次康殷回京看望在陶然亭的父母,正赶上邻居家修房,在地 上和泥。那天正好下雨,雨水把黄泥冲得满地都是。

    康殷脚上穿着一双解放鞋,因为长年奔走,鞋底早已磨平磨薄,没有纹路了。又 加上用心太专,他手上端着脸盆,一边思考,一边在雨中的黄泥中行走。不想光滑的 胶底鞋,踩在滑溜溜的泥地上,一下子滑了一个双脚朝天,左臂着地,摔得他半天起 不来。好容易忍痛爬起来,才发觉左胳臂不能活动了,疼痛钻心。

    康殷被送进医院,才知道左臂骨折,这可真是破船又遇顶头风。医生给他接骨, 伤还没有好,一根纱带挎在脖子上,他又带伤回到唐山去找饭吃。在那间小*房,重 新坐在负重者的台灯前。挎着的左胳臂很疼,但是书不能半途而废,好在右手无恙, 他忍痛接着干下去。

    夏日的唐山,酷热难当,加上屋子狭小,就更加闷热。左臂不能动,右手要抄书, 他连扇扇子也不能了,一任大汗淋漓。

    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夜间蚊子的叮咬。*由于四周环境不干净,蚊子在他 小屋中猖狂戏虐着,为了抓紧时间,康殷舍不得放下右手的笔,只任蚊子狂咬,用血来喂养着这些饕(tao)餮蚊群。

    康殷知道,时间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处境决定了他不能随意支配时间。 很可能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人,借故把他本来贫穷的家,再抄洗一遍。而那时抄走 的,就只是别人认为粪土一般的稿子了。但是,而这些康殷却视之为生命。最好还是趁着自 己有时间,尽快把这些研究所得抄写出了来,整理成册。哪怕现在不能出版,也可以 暂时保存起来。不然,一旦中途有变,资料被毁,那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他任 凭汗如雨下,任凭餮蚊吸血,任凭挎在脖子上的手臂隐隐作痛,只要孤灯在亮着,钢 笔在稿纸上行走着,他的生命就延续着。

  

    当他实在累得浑身酸疼的时候,稍稍停下来,耳边又回响起最初研究古文字时候, 好多友人的忠告之声:“不要走这条路吧,你没有这个条件。”

    如今,康殷才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才知道自己真的没有这个条件。资料极 度贫乏,个人疏于经典,又离群索居,耳目固陋,无师友同道的切磋。生活上不只一 贫到骨,而且颠沛流离;精神上也 极度紧张,朝不保夕,担心随时都有无妄之灾光临, 哪里有条件作这样的工作。

    现在,他终于有些踌躇,但是没有用处,既然已经踏入“地狱”,就只好在“炼狱” 中煎熬。

    资料贫乏,好在他只作字形研究,把卜辞金铭方面的引证留待以后再作。

    儿时听到的一句话,又好像从深不可测的夜空悠悠然而降,长叹一般挤入了他的 小屋:

    "东北真没人才......。”

    这声音虽然只是盘旋在他的记忆里,却实实在在地轰击着他的五内,他苦笑着, 赶忙又拿起了笔。他多

    希望能有一个安静的抄书环境啊。

    但是,康殷的命运真是不济,这份工作也作不成了,谁愿意要一个手臂有病的人 呢?于是,工厂撤去了他的那间小屋,在1975年年底春节,他只好背着他那古文字的 包袱,离开了这个日夜抄书的小屋,走出了唐山,直接回到北京。

    康殷前脚离开,转年夏天,震惊当时,也震惊历史的唐山地震发生了。山崩地裂 之后,唐山连同30万人,被彻底埋在了历史的瓦砾之中,康殷的那间曾经摆放着负重 者的小屋也粉身碎骨了。

    听到这消息,康殷被吓得后怕了好多天。任兆凤当时正在香山饭店刷盘子,他劝 任兆凤说:“别去了,如果再地震,跑都 跑不出来。在家里*苦就苦点吧。”

    地震把人们的肝胆都 吓坏了。妻子任兆凤听康殷的话,感动得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在破旧的屋子里,康殷望着满街搭起了抗震棚,动了动还在疼痛的手臂,提笔写 了一首《折臂述怀》诗:

     横流沧海奈何天,

     猿鹤呻吟狐兔喧。

     折臂偷生一念在,

     迎春早待中兴年。

    以此来抒发当时的心情。

    在唐山大难之前把他“逐”出唐山,此非天可怜见康殷耶?

    唐山抄书的毅力,是非凡的,人们只要翻一翻他的书,就会马上知道。这毅力当 然来源于康殷本人的性格气质,也来源于几十年被古人的旧说偶像欺骗后的“愤怒”, 来源于对这种“愤怒”的无可遏止的“发泄”,更来源于对古文字形的透彻的研究了 解,以及对自己研究成果的充分信心。请人们试想一想,受骗了几十年,一旦觉醒, 那对受骗气愤的发泄是任何什么也遏止不住的。

    他的《说文部首诠释》是对《说文解字》错讹的纠正。所以,他把这本书的部首 叫做“基文”。这种部首的重新解释,就真正是与《说文解字》分道扬镳了。

    东汉的《说文解字》,开始千多年。一直是许慎把持着古文字这套“马车”的驾 辕鞭子。千多年*来,有多少古文字研究者不断地挤上这套“马车”不下来。而且,* 不但不感到这套“马车”挤得不能再负荷了,还要继续“挤”上去。因为,以能挤上 去为光荣,为骄傲,但从未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马车”。

    现在,康殷从这套马车上“挤”下来了,因为他发现这套马车行走的“轨道”, 并没有铺在古文字的“路基”上。于是,他跳下来,推上自己的“独轮车”,向着另一 条路下死劲地奔驰着。

    这是一条什么“路”呢?*这几乎不是路,而是高山、大泽、大漠、莽林,自己又 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但是,这正是古代“初民”所行走的路。现在他已经“精疲 力尽”地走到了一座荒凉无人迹的山中,*独自捧着在山中挖掘出的,*那光辉灿烂的宝 藏,望着许慎那辆依旧是烟尘滚滚的“马车”,心里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

    他为此刻一方印:“大泽龙蛇”,以自况。

    在唐山的恶劣环境中抄书,寒冬、酷暑,始终不辍,他终于一直在坚持着,他的 这种坚持之力,真的使他在后来得到安定时的日子里,能源源不断地发表着他的著作, 不断地收获着。这真是“苍天不负苦心人”!

    康殷曾写了一首诗,记录了此时的心情。诗曰:

               朔风吹雪打茅檐,

               独就青灯悟字禅。

               犀照黄泉三百丈,

               神飞太古四千年。

               先王有道惟诛戮,

               智士欺人崇圣贤。

               幸是残文传信使,

               苍生碧血沃中原。

    在康殷眼中,惟有真正的古文字是唯一可信赖的证据。诗中,“茅檐”当然是平 乡的报应庵和唐山*的小屋*;那个“青灯”,应该就是那个“负重者”了。“碧血”云云, 是他的实况,也是他为学术而奋斗的的誓言。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康殷》    

    《康殷》一书终于完稿了,十年的跋涉,总算看到了海天之处的一点曙光。

    写这本书,最初的引力是一本《大康印稿》。1986年友人送的这部《印稿》,是原印手钤的宣纸线装本。抚摸钤痕,手指就有凹凸之感,喜欢篆刻的儿子见了,奉若至宝,说:“看了这印稿,以前见到的印谱就都觉得没味了。”

    从未见过这样带有原始味道的印谱。那洁白如雪的纸页,那殷红似火的印痕,令人把玩不已。

    看那印文,古朴、粗犷、雄奇、豪放。味道如此淳厚,也令人发幽古之思,感中华文化之瑰丽。文如其人,印如其人,从印谱中,读出治印者刚直的性格,由此 吸引着去拜访这位大康先生。

    在一间堆满书画、笔墨、印石的小屋里认识了大康夫妇。先生很健谈诙谐,夫人任兆凤娴静慈祥,于是80年代后期,在康家小屋,大康夫妇讲述起他们往日的沧桑。这一讲,他们感慨万端,说:“这让我们想起了多年的往事,夜不能寐了。”

    往事是珍贵的,它是长河的源流,能让我们知道中华丰厚的文化精髓,是怎样沉淀在这位艺术家头脑中的。

    知道了大康交往中的奇人逸事,有悲鸿谈画,容庚论书,散木悲哀,包叟挥毫..从各时代显露的一角,窥见了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

    初识大康,令人吃惊。先生成就之大,竟如林莽云山,不知高深几许,由此,接触到了大康的许多书。

    当时先生住城南,去一次,往返要花3 个小时。但是,当步入先生的“山云林莽”中时,惊诧其深邃,便忘记了奔波之苦,而乐此不疲。从对先生的了解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为追求艺术、学术的知识分子,以怎样的精神,在坚毅中跋涉,在 危难中宏忍,在困苦中不懈,在贫寒中自立。

    他就如一颗自然而成的水晶,不是一面,不是两面,而是多棱多面的透明晶体,四面八方都晶莹闪烁地发出五彩的光环。更令我们惊奇的是,这些成就,是在生活极其坎坷中创造的;是在无路之中踏出来的。若是常人,才智可能很容易在这坎坷中泯灭。

    古文字学家、书法篆刻艺术家大康的人生坎坷,极富传奇色彩。大康本名康殷,家庭虽不是什么高深门第,却蕴涵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其祖父、父亲都爱好书 法绘画。父辈言传身教,加之家乡得天独厚的文化古迹的熏陶,使他不知不觉沉浸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氛围中,产生了对书法篆刻的浓厚兴趣。这个兴趣,是他一生研究文化艺术的基础。

    家教的另一个因素,是对其立志的激发。长辈从大康幼时就激发他立志成才。父亲把自己听到罗振玉的讥笑:"东北真没人才”的话告诉给他,这句话象镶刻在 岩石上一般,深印于大康的头脑中,终身不忘。哪怕在最艰难困苦,被逐出京城时,也没忘记带着父亲送给他的碑帖;在生活极为拮据中,也不停止编辑,被学者认为是空想的《印典》。深刻的家教,凝结成了他不屈不挠的倔强性格。

    大康命运奇蹇,曾充为日军的劳工,被闷罐子火车拉到北疆修筑铁路;曾迫于国民党追捕,流亡北平,在闹市中摆摊刻字糊口;曾南下广州,任图书馆长、考古 委员,北归京城隐居香山;曾为避秦火苦藏血汗凝结的《印典》;曾被放逐寒村,荷锄垅亩;曾跌断胳臂,在唐山抄书,又恰于地震前被逐出唐山……

    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曲折复杂的经历,反倒更加锤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反倒使他不但接触深层次的中国文化,也深入了社会生活,使他的知识结构,稳固地扎在深厚的生活土地之上。一旦有某种契机,就会触发出他的灵感,调动他各方面的蕴藏,向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喷发出来。

    大康具备多方面、 多层次的知识结构:

    大康是驰名中外的篆刻艺术家,享誉香港、新加坡、日本、欧美……,*他独创         "康氏金石”,治石刻印,如铸古金,高古自然,活泼苍劲,驰誉印坛。但不无遗憾的是,他刻印的名声已将他的其它艺术名声湮没了,这虽然不公平,却从中看出大康印石的绝伦。

    大康是书法家:他的甲骨篆书,具殷墟文字的神韵,已成“康体甲骨”、“康体金文”之风;钟鼎金文,攫商周之精,极具铜器铭文因铸刻产生的金石韵味。“康隶”,朴拙凝重,飘逸飞动。“康楷”,雄奇多变,筋骨开张。行、草,浑厚, 苍郁,笔道如枯藤曲铁。他出版了近百万册的书法、篆刻作品。

    大康是画家,兼中西画风。国画,取法六朝、唐宋,尤擅白描,铺彩。章法严谨,笔墨踏实,古色古香,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气息,被海内外识家搜寻,珍藏。又 善泥、木雕塑,为人造像,形态逼真。

    大康一绝,擅长颖拓。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碑拓的味道,与古代瓦当、封泥、秦砖、汉瓦拓片味道不二。

    大康是文物鉴赏家,精于古画古器的鉴定,他临摹过许多汉代漆器画,几可乱真。

    不过,这些只是大康总结自己能力的第三、第四,被称之为第二的,是对古玺 印的研究。

    大康是古玺印研究家,他与其妻任兆凤坚韧不拔三十余载,编纂而成集古印玺 之大成的工具书--《印典》,其工程浩大,竟与《辞源》不二,其自谓“血凝朱  泥”,“魂销素纸”。

    《印典》收古印玺五万余方,猎古印谱逾百种,是我国第一 部大型空前完美的 古玺印全集,《印典》汇集世间珍贵印谱,是篆刻、考古、史学界的首选工具书。

    如果我们把每一方面的知识比作一个圆,那么一个人的多方面知识的沉淀,就  恰如多个不同色彩的圆相交,这多种边缘知识的交汇,就会交织出一个奇异的区域  点,就会放出奇异的光彩。

   大康的一生的重要成就,*是古文字形的研究。他履遭不幸,被逐平乡,在极其偏         僻的小村中荷锄务农,几乎完全被隔离于文化之外。这对一个知识人来说,是极寂  寞枯燥的,但是,“祸兮福所依 ,福兮祸所伏”,远离了文化,虽然不能得到什么 资料,却也侥幸地 避免了各种学说的影响,能专心一意地从自身的知识结构出发,走出了有自己特点的道路。这当然是艰难而痛苦的,正如老子所云:“无之以为用”。

    于是,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知识结构,具备坚忍不拔性格的大康,在特定的荒 漠环境中,从事类似初民的农田劳作,竟破天荒地破译了近千个古文字形,可谓 "凿破混沌”。

    大康具备深厚的古文字功底,又精通绘画,具备画家对事物形体敏锐的透视力, 在经历了痛苦的思想转变后,敢于跳出只在“经典”迷宫中徘徊的旧框框,放眼直 观字形,独辟蹊径,踏出了一条破译古文字形的新路。于是,他的绘画、书法、古文字……的知识之圆相交,就相交出了大康古文字研究成果光彩的亮点。实实在在 的生活,融入他的知识的熔炉中,就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

    大康总结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是:

    古文字研究为主,古印玺研究次之,第三位是书法、篆刻,第四位是绘画、考 古、漆器的研究,以及经史、诸子、诗词、戏曲、杂技百工。他说:“第三种之下,皆为余事。”

    行家们评价:“分其余技,足了十人!"

    大康以其沉雄浑厚的功力和风格,驰名海内外,现在,他身兼各种职务: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员、北京印社社长、北京秦文学会副 会长......

    更有一奇的是, 康门一家竟出五位书画艺术家:

    二弟康雍,号“二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工汉隶、楷书,功力深厚,所 临《曹全碑》神韵完足,人称“活曹全”。

    四弟康宁,号“四康”,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得苦禅老人神韵,又融入自家 的灵秀,作品浑厚隽永,画中多有“八大山人”笔意。专攻花鸟,造型准确生动,笔墨酣畅淋漓。苦禅老人说:“康宁是我晚年最得意的门生。”

    六弟康庄,号“六康”,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呼和浩特美术家协会、书法家 协会副主席,呼和浩特画院院长。人刚入中年,而书法的名声却已驰名海内外。他 以“欧体”见长,书法端凝淳厚,遒美从容,被书法界称之为“后起之秀”。

    大康之侄,二康之子康默如,人称“少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  联合会委员,工隶篆、印刻、草书,作品颇含奇气,少时即被赞为“小书法家”。

    但是,大康先生这颗于艰难困苦中形成的水晶,在当时尚不大为众多人所知;于是,就有了写大康的浓烈愿望。

    最初,在北京日报*发表了一篇几千字的短文,不期有些影响。《中华儿女》杂志约稿,于是,又写了一篇一万字的小传,把大康的前半生简略写出。此中,又认真阅读了先生的古文字研究著作,越来越感到其成就浩如烟海。由此,下决心研究先生的全部成就,并写一部先生的传略。

    80年代后期,几十次造访大康的城南蒲黄榆陋室,在不经意间以膝为桌,随手 记着采访手记。先生见状,欣然书赠“抱膝斋”三字。在斗室中,常看到先生在宣 纸上挥毫走笔,渐而读懂那龙蛇飞舞的遒劲笔道,不是从他的腕上奔流而下,而是从心底喷发而出的。那飞动的墨迹,跃然纸上,分明富有无限生命力,实际上这是先生心灵的外化。

   一次,看到一位*要办画展的青年画家,捧来一轴裱糊好的绢画,请大康题字。 先生打开轴画的空白处,提笔蘸墨,直接信笔而书。经先生书跋后,此画立时神采 四溢,先生墨宝宛如画龙点睛。

    看到10岁孩童登门求教,先生耐心指点,奖掖后学。也看过先生治印,并不打稿,直接奏刀,不消一小会儿,“嘎嘎”而成。这都令我们惊叹不已。

    每常戴月而归,先生讲述的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脑中不断地显现,常使思绪起伏,不能平静,不禁提笔记录下涌出来的文字。

    当我们深入研究大康的成果时,才发现力不从心。

    其一,要读懂大康的艺术作品,需要很高的艺术修养,遍览古今名家的法书、法刻,才能真正认识大康独创门派的特点。所谓“观千剑始能识器”。

    其二,要读懂大康古文字著作,就必须有一定的古文字史的知识面,而这“面”却浩如烟海。

    其三,要写好大康的艺术、学术奋斗的生涯,就必须收集相当多的史料,就必须把握他独特的奋斗精神。

    这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决心知难而进。*"学然后知不足”,我们一边继续了解大康的经历,攻读他的著作,一边搜集资料,诸如:邓散木的《篆刻学》、容 庚商承祚的金石考古、石鼓文、金石学、古文字学史、篆刻史、绘画史、书法史等等,努力搜集有关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

    当我们浏览着搜集来的资料时,感到兴奋。我们了解了很多少为人知的史实, 如商承祚和容庚几十年的交往,罗振玉和商承祚的师生关系,郭沫若与石鼓文的原委,徐悲鸿和廖静文在北平的情况,作为一代印师邓散木的悲惨经历,诸如钱瘦铁、寿石工这些少为人谈及的人物,甚至几乎被历史湮灭的一代中医兼书法家程门雪的行藏等等。这些丰富的史料,使我们眼界开阔。

    同时,这些人都有丰硕的成就;*从而,开拓了我们的学艺道路,使我们的思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了解到他们的成就和奋斗的经历,使我们更认识到“奋斗”二 字的分量。

    我们写作此书,拟要表现三方面的内容:一,真实叙述大康的前半生富有传奇 色彩的曲折经历;二,全面介绍大康各种卓著艺术成果;三,深刻挖掘大康坚忍宏毅的奋斗精神。

    以让世人明了,形成大康这颗水晶宝石,是经过怎样的雷击火炼;形成这声炸 响的雷霆,是需要蕴涵着何等坚韧之力;中国老一辈艺术家,有怎样的以艺术为生命的博大胸怀和精神境界。

    我们打算让世人看到,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研究学习条件的贫寒之士,到底怎么会在各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个人到底能蕴藏着多少聪明才智,发挥多少主 观能动性。

    并试图,以大康奇蹇的经历,打开中华悠久文化的形象图卷:远古初民神秘的舞蹈、农桑,商周图腾的崇拜、传说,秦代石鼓的沧桑,辽代的庙宇、古塔,唐代 的石窟、碑拓......*介绍中华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是如何造就了这位命运屡遭不幸的大康,使之创造出光彩照人的丰厚艺术成果。

    我们希望这本书,或许能让学术研究者得到些启发,书法爱好者得到些学习的 路径,艺术爱好者得到些艺术的欣赏,*老年人能获夕阳奋进的鼓舞,青少年可受立志坚定的启迪,休闲人士亦可从品味曲折故事中得到新奇的感受。

    神游太古,研究、追踪大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艺术修养的过 程,雨果说:“比海洋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辽阔的是胸怀。”感谢大康先生,他的经历与成果,使我们的胸怀、思想更加广阔起来。

    如今,书稿经历了十年的辛苦,终于交给了出版社,向世人介绍大康的初步工作总算暂告一段。如果*有人通过读此书,也能*在追踪大康,神游太古中有所裨益,那我们就倍感欣慰了。

                《写大康有感》

        十年辛苦化文章,

        竭虑殚精写大康。

       一稿初成深夜里,

        三杯浊酒望星光。

        七星闪烁一书成,

        并与康翁舞大风。

        何日借来辽西雨,

        也游太古步神踪。

                                     

                                 1998年冬日,记于城北抱膝斋



                      沁园春·读张宝明石梅《康殷》  

                                                林洪枢

         背海南疆,沃土辽西,一代文豪。忆闾山脚下,祖龙鞭迹;幽州北户,师道犹标。爷示丹青,父工正楷,墨染童心早弄潮。方总角,竟临池雪屋,脚冻双焦。○关东出此天骄,博多少名流仰望高。喜刀光金石,蜚声四海;龙行纸笔,名列前茅。一部名篇,《字源浅说》,压倒三江解字谣。千秋业,纂巨型《印典》,独领风骚。

《康殷》报道

康殷此书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6-7/光明日报2001-5-31,中国青年报/20006月北京青年报2000-6-6中国妇女报/2000-6-9中华周末报2000-6-16/北京日报/2000-6-21北京晚报2000-6-10

。中央电视台今晚八点半-栏目-20006月分别对此书,进行了介绍和评论。

(北京晚报2000-6-6)说:本书,以康殷富有传奇色彩的曲折经历打开中华悠久文化的形象图卷,远古初民神秘的舞蹈,商周图腾的崇拜传说......介绍中华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是如何造就了这位命运坎坷的康殷,使之创造出了光彩照人的丰厚的艺术成果。

(光明日报2001-5-3)康殷是我过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书法篆刻艺术家,康殷一生的重要成就是古文字研究,他破译了许多个古文字形。张宝明石梅撰著的康殷一书,真实地叙述了康殷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全面介绍了康殷的各种卓著的艺术成就。(光明日报2001-5-3

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篆刻家书画家康殷一生成就颇丰,他著有古文字发微/文字源流浅说/古文字学新论/说文部首诠释/他以惊人的毅力编纂了巨型工具书印典/他对甲骨文的研究贡献独特,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特授予他“20世纪科学最高成果银牌奖”,

19906月新华社的新闻通稿

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康殷所著古文字形发微.一书,近日由北京出版社向全国发行,十年前,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说文部首诠释.古文字学新论等书.出版.引起学术界关注,远销海外.而这些书都是在发微的基础上写成的,发微收译字专文72,译字800.考释严精粹,文笔生动,而且大多是前人未发之秘,还有不少是古史之谜,是康殷在古文字形领域取得的突破.


文章分类: 作品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