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中国侨务工作的开山祖——廖承志

新中国侨务工作的开山祖——廖承志 ——纪念廖承志诞生百周年 2008年9月25日是廖承志诞生百周年。海外华侨、华人怀着铭感的心情对他深情忆念



新中国侨务工作的开山祖——廖承志
——纪念廖承志诞生百周年



     2008年9月25日是廖承志诞生百周年。海外华侨、华人怀着铭感的心情对他深情忆念。是他厘定许多明确的政策,坚决维护他们的利益,在他们颠连困苦的时刻予以有力的援手,顶住“极左”的压力,为他们开辟美好的前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妈妈何香凝和他勇挑重担,接受中央委任分别为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正、副主任,廖承志处理日常事务,并兼管港澳工作。为此,何香凝郑重地嘱咐廖承志说:“肥仔!每个华侨都有一段血泪历史,跟你祖父、父亲一样去国离乡,那是黑暗社会逼迫的。多少年他们寄人篱下,地位低下;多少年他们盼望着祖国强大,好堂堂正正昂起头做人!你跟我做侨务工作,妈妈只要求一点,把他们当作自家的亲戚,为他们谋利益,谋幸福!”
     他们母子俩是华侨工作的开山祖。他俩遵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尽全力保护海外华侨正当的权利和利益”的规定,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侨胞、侨眷特殊情况的政策和法令,报请中共中央、政务院批准,再组织侨委认真贯彻落实。

   
爱国统一战线的倡导者


     海外华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庆节,印度尼西亚雅加达50万爱国华侨上街游行,台湾国民党当局驻印度尼西亚人员也组织大批华侨与其对抗,双方冲突尖锐,甚至发生打斗。
     这种双方对立,不独印尼如此,当时是全世界的复杂问题。他们母子俩对此高度重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必须建立华侨爱国统一战线的主张。
     何香凝、廖承志认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东南亚各国,华侨的反帝斗争经验是丰富的,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也起过积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南亚各国,当时,首先起来组织武装抵抗日本侵略者就是华侨。在马来亚、菲律宾、印尼等国家中,都有华侨抗日武装组织。在当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中,华侨起了带动的作用,大家要把过去的光荣传统保持并发扬下去。但在当前对蒋帮的斗争中就不能硬拼,而是要把力量用在团结广大中间甚至落后的侨胞工作上。在团结问题上,应该不分阶级、不分区域、不分语言、不分宗教信仰,要宽大,要体谅人家的处境。有的侨胞“身在曹营心在汉”,也要加以原谅。只要心在汉,就是好同胞。
     他们母子俩高瞻远瞩,针对敌人对新中国的破坏宣传,厘定当前的国外华侨政策为:“教育华侨不参加当地的政治斗争,华侨不参与当地的革命运动,要划清这个界限,同时对华侨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爱国团结,打击敌人在广大华侨中进行的种种阴谋活动。”他俩还鲜明地提出“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一家”的口号。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同班同学张国基,长期在印度尼西亚从事教育工作,应廖承志的邀请,1954年他回国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毛泽东接见他,问及在印尼一些其他老同学的境况,他茫然不知。张国基说,我们在海外左派、右派是分得很清楚的,水火不容,从不通信,从不来往,连电话也不打,就是同住一个城市,也互不闻问。这时,毛泽东对张国基说:“老同学,我看这样不好,华侨之间应该互相联系,不要老死不相往来嘛!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嘛,对不对?”“你要知道,左派、右派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右派他们中间也有开明的,我们主张爱国不分先后嘛!只要心里爱国,我们并不计较他门口挂什么旗。挂红旗是我们的朋友,即使为生存,挂粉红旗,挂灰旗,甚至挂白旗,也可以是我们的朋友。”
     这便把问题说得更透彻了。华侨心明眼亮,华侨大团结的局面取得良好的成果。

   

华侨权益的保护神


     在亚洲各国逐步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后,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便突显起来,成为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
     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国籍,是过去历史的遗留问题,这是由于各国国籍法的原则规定不一致造成的,它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帝国主义就利用这种情况,挑拨离间华侨与当地人民的关系,制造种族不和,坐收渔人之利。帝国主义把华侨称为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的“第五纵队”,开展反共反华活动。有些国家受反共反华挑拨,以华侨具有中国公民的身份为借口,在经济、财产权利等方面,侵犯华侨利益,在政治人身自由方面横加迫害,使得很多华侨无法生存,导致华侨与当地政府关系紧张。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何香凝、廖承志发现,华侨双重国籍问题一直是困扰海外华侨国外生存的重大问题。为保护华侨的长远利益,迫切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这一问题是首先在印度尼西亚取得解决的。1954年10月侨委会配合以章汉夫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与印尼进行谈判,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亚非会议期间,廖承志协助周恩来与印尼总统苏加诺和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等多次协商,终于达成共识,1955年4月22日签订了两国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解决了影响两国关系的这一重大问题。具体措施为:
     华侨按照自愿的原则选择居住国国籍或保留中国国籍,反对强迫华侨加入当地国国籍或放弃中国国籍。对于参加当地国籍的人,就是当地的公民,中国尊重其外国国籍身份,但与中国人民的亲戚之情,朋友之谊,同样应受到尊重。对于保留祖国国籍的华侨,要遵守居住国的法律,不参加当地政治活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人民经济利益,以促进华侨与居住人民的文化交流、经济合作、发展有利当地人民生计事业,促进祖国与居住国的友好关系。如果华侨的正当利益受到侵害,祖国政府有权力加以保护。
     为有利于这问题的解决,早在1953年,中共中央便发出对侨民工作的指示,取消在华侨中的中共组织。
     为鼓励华侨自愿选择,当地中国驻印尼大使黄镇风趣地说:“华侨自愿加入印尼国籍,很好;华侨自愿保留中国国籍,同样好;华侨如果愿意回国,也好!”
     这便是著名的“三好政策”。
     当时印尼华侨约有270万,其中2/3生于印尼,具有双重国籍,大部分华侨选择了印尼国籍,这个问题获得基本解决。廖承志随后又积极解决马来亚、菲律宾、泰国等的双重国籍问题。
     何香凝、廖承志既维护华侨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而一旦华侨在当地国家受到迫害,更是词正义严,大力抗争,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有南非、马来亚、菲律宾等国的排华活动,新中国严正抗议这些活动,何香凝、廖承志对因此归国的华侨、难侨十分关怀,并陆续兴建一些机构,接待安置他们。
     到1952年9月,共接待难侨5万多人,使归侨、难侨一进国门就得到热情接待和生活照顾,稍后即进入广州和台山县开办“归侨青年学习班”,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或委托工业部门代为培训,再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实际需要分配工作。
     1957年,当时81岁的何香凝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家侨委主任一职便由廖承志接任。
     自1957年至上世纪60年代,印度尼西亚掀起多次排华活动,中国政府多次派船往印尼接侨,为安置归侨、难侨先后在南方各省20多个华侨农场。
     廖承志发现华侨农场经济效益较低,就到安排印尼难侨的兴隆华侨农场调查研究,发现该场多种经营的效益较好,便在全国各地华侨农场中热心推广他们的经验。
     1978年越南当局在全国范围掀起大规模的反华排华活动,使得数十万难民流离失所,廖承志又担负起接待安置越南难民的任务,使25万难民在中国安居乐业。

   

抵制“极左”干扰的急先锋


     廖承志毕生坚持反对“极左”危害,虽冒很大危险,但义无反顾。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廖承志了解到土改中对华侨处理有不少偏差,他向中央提出积极建议:“必须根据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和中南军政委员会补充决定所规定的一般原则划分阶级成分,过去划错者应即纠正,某些乡村在不纯分子操纵之下,乱划成分者,应宣布其原划的阶级成分无效,进行重划。严禁以侨汇收入多寡而任意提升和任意确定侨眷的阶级成分。”
     中央针对这些意见,决定由叶剑英、张铁生、廖承志提出解决方案。及后他们提出了解决土改中对华侨土地财产的处理意见,规定除没收海外华侨多余的土地外,其他财产一律不动,这一意见作为政务院文件下发各省执行。
     廖承志带着工作组到了广州,经过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说服当地干部逐步改正偏差。
     廖承志还冲破重重阻力,为华侨“海外关系”的问题正名。
     当年所谓“海外关系”流毒不浅。比如只要某人有“海外关系”,参加党组织困难了,参加青年团也困难,甚至结婚都困难;在机关工作,一旦发现某人有“海外关系”,马上考虑将这个人下放劳动。如果收到信,收到汇款,问题就更大了,有人便会严肃地问:“你这钱是从哪里来的?”
     1962年3月9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的干部大会上,廖承志作了有关“海外关系”的报告,他明确指出:“‘海外关系’这个提法是错误的,无差别、无分析地把回国的华侨当作海外关系来处理,戴着有色眼镜,屁股坐在档案上面,不看他思想发展,不看他进步,不看他觉悟程度,这样不好,这是对华侨工作的最大损害。”
     就是在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极左”调门越唱越高,廖承志仍然竭力加以抵制,毋怪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几陷灭顶之灾。
     文化大革命期间,廖承志被打倒了,受到批斗,靠边站了。当时兴隆华侨农场也因受干扰,经济十分困难。农场副场长许丽华赴京到物资部告急,物资部要侨委先批示。许向廖承志申诉,廖听说归侨难侨如此困苦,当场流下热泪。他不顾个人处境困难,批请物资部支持,终于解决了问题。
     在此期间,不少归侨侨眷因海外关系,遭受严重打击,廖承志对此深感悲痛。“文革”结束后不久,一些归侨侨眷心有余悸,申请出国,廖对他们的隐痛是十分理解的。廖说:“他们跨过罗湖桥时,流着眼泪,一再回头仰望五星红旗。”旅港印度尼西亚归侨杨庆华在印尼《千岛日报》上撰文说,廖承志弥留之际仍惦念着归侨,他说“我对不起归侨,我没有把他们保护好”。归侨闻了都万分感动。这虽是迟来的安慰,但归侨心里的郁闷,顿觉舒解。


文章分类: 作品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