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喋血绝不后人”的儒将——《萧克回忆录》评鉴

“喋血绝不后人”的儒将

  

——《萧克回忆录》评鉴

  萧克:《萧克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出版,558页,33.4万字。

  【作者简介】

  萧克(1907—2008),湖南嘉禾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先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万里长征。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副师长、冀热察抗日挺进军司令员兼军政委员会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等职。全国解放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作品简介】

  本书着重记述了作者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到1985年离休近60年的革命生涯。作品语言平实质朴,文字简约凝练,叙述引人入胜。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讲:“回忆录就是如实地记录自己记忆中的往事。事实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不修饰,不夸张。”作品体现了作者一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思想作风和人格风范。

  【作品点评】

  萧克堪称军内一员儒将,所著《喋血罗霄》曾获茅盾文学奖。这在老革命、老将军中是绝无仅有的。《萧克回忆录》是作者的自传,写的也非同寻常,即翔实生动,又很有文采。萧克作为军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早年投笔从戎,又是黄埔出身,从参加叶挺率领的铁军投入北伐战争开始,几十年戎马生涯,是真正从战场上冲杀成长出来的一员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高级指挥员。

  1935年10月,萧克作为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率部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毛主席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全国人民一致抗日。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毛主席党中央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做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决策。在中共努力调解之下,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萧克在部队积极练兵备战,准备奔赴抗日前线。紧接着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决定出兵河东抗日的有关事宜。经过热烈的争论,通过了毛泽东同志所主张的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提出发表了“八一宣言”。1937年底,按照统一战线与国共合作的要求,开始把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共三个师,萧克为120师副师长,贺龙任师长。

  抗日战争初期,萧克作为120师副师长,随同彭德怀先期到渡过黄河到达山西太原,同阎锡山面商八路军渡河抗战有关事宜。随后与率领120师过河的贺龙师长会合,共同率部参战。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萧克将军临危受命,奔赴平西(北平以西)根据地组建冀热察抗日挺进军,并担任司令员兼军政委员会书记。他白手起家,同参谋长程世才一道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依靠当地党组织开展工作,密切联系群众,以当地游击队作为骨干,逐步发展壮大,率部坚持开展游击战争,奋不顾身地战斗在平西、平东与冀东的山区和青纱帐里。在此期间,由于正确地执行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逐渐团结、吸引当地民团和绿林好汉等形形色色的愿意团结一致打日本的各种武装前来参加。萧克将军发挥自己善于带兵的特长,经过一段时间正规的整训和教育,把他们收编改造为有组织、有纪律、有较强战斗力的正规部队。逐渐形成了一支近万人的抗日武装力量。以后又经过经过不断的加强训练和火线练兵,使之逐渐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抗日劲旅。这一时期,作为军政委员会书记,萧克将军还特别注意发挥地方党组织和北平及周围地区敌占区地下党组织的作用,不断输送爱国学生和城市青年参军,继续扩大抗日武装力量,给敌人以沉重打击。随着挺进军力量的壮大和影响的扩大,在加之地方党组织的有力配合,平东、冀东与平西三块根据地逐步巩固扩大,像三把有力的尖刀,牢牢插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成为华北抗战的一大亮点。对于扭转整个华北危局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萧克将军在抗战时期独立创造的主要功绩。许多挺进军的抗日事迹,至今流传在京津冀人民中间和地方支书中,成为了永恒的丰碑。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2月间,为了适应斗争形式的需要,中央决定冀热察挺进军和区党委撤销。萧克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副司令。萧克五月初上任,就遇上了“五一反扫荡”。作者书中详细技术了反扫荡战役的决策与实施经过。由于边区司令部在冀中,敌人对冀中扫荡异常残酷。封锁、蚕食、沿长城线制造无人区。五月一日开始,由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率领日伪军5万多人,“十面出击”,“铁壁合围”,企图一举消灭这一华北日伪心脏的平原抗日堡垒。针对敌人由外及内反复扫荡,不断压缩包围圈,企图把边区军地领导机关围困在狭小地带一举歼灭的阴谋,萧克在会上提出,“到敌后之敌后去”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和占领高地,“居高打击”的战术原则。会议通过了萧克的建议,军民立即投入反扫荡战斗。萧克在配合聂荣臻司令指挥作战中,还注意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各种有效地打法。比如“地道战”、“地雷战”和“麻雀战”,因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人民战争。他还提出平原游击战争以武装斗争为主,同时开展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方针。让敌人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消耗敌人,困扰敌人。使之难以坚持扫荡。他还根据孙子兵法中“故善用兵者,动于九天之上”,“藏于九地之下”的战争原理,建议在五台山、恒山、军都山、燕山等山高坡陡之地部署适当零散兵力,结果只需几支枪,就可以阻止歼灭敌人一连一排的战斗。如此积少成多,有效歼灭了敌人有生力量。累计3个月作战5600多次。到1943年,消灭敌人1.5万人,大大扭转了战争局势。敌人元气大伤,直到战败投降,再也没能发动有效攻势。在此期间,萧克一度病得很重,他抱病坚持斗争,直到反“扫荡”胜利,一步也没有离开晋察冀边区。抗战胜利后,中央调萧克去延安养病、学习,并准备参加党的七大,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萧克将军从小喜欢文学,很早就着手学习写作。在学校上学期间,他就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和外国翻译文学作品。这对于他一生的成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到陕北,他又接触了雷加等不少党员作家,同他们交流读书心得,探讨创作规律,也写一些短篇的文学作品,起到了创作的准备。以后奔赴抗日前线,仍然没有放弃学习写作的念头。这在回忆录中多有反映。也就是全面抗战爆发前后,战争的烟云笼罩全中国,更加使他意识到用文字记录真正的意义。于是,萧克将军利用战争的间隙着手创作反映红军时期中国革命战争史的长篇历史小说《罗霄军》(以后出版时改名为《喋血罗霄》)。他万万没有料到,写小说这件事情,对自己的一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当然是后话。儒将的特点就是自觉发挥文化在战争中的作用。比如组建抗日挺进军初期,萧克将军就主张创办了一张平西《挺进报》。他亲自撰文,宣传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和团结一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比如发布了“六字韵文布告”。宣传内容又好理解,又容易记住。布告中开宗明义:“本军出师华北,转战冀热察晋。惯中耿耿在心,杀敌绝不后人……”战争中他还时有诗作。有一首五言古风,写得威风八面,表达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的英雄气魄:“北渡拒马河,百花山在望。建立挺进军,深入敌心脏。放眼冀热察,前途不可量。军民同协力,胜过诸葛亮。抗战须持久,笑我力正壮。”

  萧克将军能文能武,身经百战,长期经受战火洗礼,带兵打仗很有招数和魄力。但他的回忆录中,却较少讲述自己的故事,更不曾标榜自己的功绩,而是注重自己亲历的历史呈现。笔下写战友、写战士,写群众、写上级和平级别的同志远远多于自己。这使得他的回忆录,更具有了文学意义和历史价值。

  总之,萧克将军作为一员儒将,一生戎马,钟情文艺,风烟滚滚,命运多舛。但是他在命运面前,表现了一个老革命的融融大度。无论做任何工作,在任何岗位,都像抗战期间面对强敌一样,充满激情,充满独立思考的创造和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充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讲真话的求真勇气。从北伐战争到创建红军,从红军长征到东渡抗日,从抗战胜利到全国解放,从新中国建立到军队现代化建设,他都是中坚骨干,亲历亲证。独当一面,功勋卓著。可谓名副其实的开国将军,开国元勋。

  【点评人简介】

  忽培元,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

  【作品封面小图】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