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国之殇 民之魂——《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评鉴

评鉴 | 国之殇 民之魂——《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评鉴


国之殇  民之魂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评鉴



编者按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记述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之第一阶段的历史,即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至全面抗战爆发,再到1938年10月武汉沦陷的战略退守和防御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六年散漫而无集中统一领导的对日关系和对日作战,逐渐演变为软弱退让而导致日本人企图全面吞并中国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和日军不断侵扰杀戮的现实,蒋介石和国民党终于下定了抗战的决心。





国之殇  民之魂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评鉴


  【点评人简介】

  

  王洪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著有《先锋的背影》等作品。



  【图书基本信息】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张洪涛,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70.8万字。

  

  【作者简介】

  

  张洪涛,军事学硕士,曾在军事科学院工作,现为北京世纪捷进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对抗战历史颇有研究,擅长撰述近现代军事人物传记。著有“抗战三部曲”《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浴血》和《曙光》等。

  

  【作品简介】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记述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之第一阶段的历史,即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至全面抗战爆发,再到1938年10月武汉沦陷的战略退守和防御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六年散漫而无集中统一领导的对日关系和对日作战,逐渐演变为软弱退让而导致日本人企图全面吞并中国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和日军不断侵扰杀戮的现实,蒋介石和国民党终于下定了抗战的决心。《国殇》的主体部分是历经15个月的战略防御期,以一系列大血战大战役为核心,写出了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阻挡着强大的日本侵略军的浩然正气和惨烈历史,同时不乏对战争失利原因的深层分析和反思。同时,对日本国内天皇与军阀、海军与陆军、军人与文人、官方与民间等全面法西斯化也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描写。该书受新浪、搜狐、凤凰、网易联袂强力推荐。

  

  【作品点评】

  

  张洪涛《国殇》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讲起,直到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一期间的中日战争作为序幕。而其讲述重点放在全面战争爆发至1938年10月25日武汉陷落,记述了蒋介石集团和国民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内外及国内外的抗战历史。作为一部通俗历史作品,作者尽量把严肃宏大的历史叙事放在具体的史实描述过程中,并通过合理合情的文学想象,生动而形象地呈现了历史的壮阔宏大与细节的真实可感。这样做,既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又保留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庄严性。

  

  首先,题材上的开拓性。《国殇》对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及其正面战场有了一个全新的、全面的、科学的述写。中国的抗日战争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无疑具有伟大的意义。但是,此前无论外国史学界还是中国尤其大陆史学界对这段历史的记述语焉不详,在题材方面较为狭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地位的评价非常低,甚至一度在教科书、历史书中付诸阙如。其二,一再讲八年抗战,而把“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前的六年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有意无意地淡化掉。历史著述的巨大空缺为《国殇》的写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作者不但把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间的六年的东北和华北抗战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而且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写至武汉会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止。这样就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由以前史学界和传记学界的所谓八年抗战,实事求是地还原为国民党由消极到积极参与和作为正面战场的十四年抗战。《国殇》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段历史在经过了纷繁复杂的国内和国际政治形势变幻之后,亟需正视并普及至全体国民来铭记。

  

  题材的开拓性还表现在对于某些关于抗战的思想观点的阐述也时有新意和突破。比如,作者从史料中发现了中国抗战应该是持久战的思想,不但蒋介石较早于1935年便产生了这一思想,而且国民党军队中的有识之士如唐生智将军上海“八一三”抗战之时就认为:“抗日战争只能打持久战。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拖也可以把日本人拖死。最后胜利一定是中国的。”再比如,平型关大捷是作为整个战略防御时期,晋中抗战的一个局部胜利。这样既描写了115师及师长林彪的指挥作用(这无疑仍具有一定的还原历史的价值),又把它作为晋中鏖战的一个有机部分,其历史地位和价值自有读者公论。另一方面的开拓性体现为对这一阶段我方失利原因进行了多重的分析和反思,比如,除了蒋介石在全面抗战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的战略失误这一重要原因之外,作者还指出了对日军邪恶性认识不足,我方战备不足(在1937年淞沪之战中退守第二防线时那些花了重金建起来的工事大铁门紧锁,但钥匙在当地镇村长手里,而他们早已望风而逃到不知何处),等等。这种反思颇具力度。

  

  第二,纪实类历史著述要讲求真实性、严肃性,同时要讲求叙述、描绘的文史兼容性。作为抗日战争正面战场防御阶段的纪实性传记作品,作者既需要具有驾驭宏大题材的视野和构思谋划的格局,又需要深入史实把握局部细节的能力。因此,要求作者不但要对战争的直接对抗形式——战役、会战、战场等进行集中而恰切的述写,还要对战场之外的政治、决策、外交、国际关系等进行全景式描写。《国殇》在写全面抗战前的部分,蒋介石对于国联抱有幻想,也对日本帝国主义缺乏应有的认识,因此连基本的防备都没有,以至于短短几天东北大本营沈阳及我军包括300架飞机在内的几乎全部武器弹药就被日军轻而易举地获得,使我方在战略及战术上都丧失了主动性。蒋介石和张学良对于日本侵吞中国的野心抱持的轻忽和一再求和退让,是九一八事件爆发及其后东北迅速沦陷的重要原因。

  

  由此,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党军面临着兵败如山倒的窘境和颓势,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中国从来不缺乏富有血性和担当的民族脊梁。这部纪实把重点放在国民党正面战场所爆发的几场大战役,如长城抗战、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及首都沦陷后日军残暴虐杀我30万平民,以及随后的晋中鏖战、临沂、滕县、台儿庄之役,而展开叙述和描写,同时也顾及到中国的海军和空军将士的顽强抵抗。在尊重客观史实的基础上,对某些特殊场景,比如战役在猛烈进行当中,指挥官和士兵的具体表现,后方大本营决策者们的心态,各地民众踊跃支持、参与抗战的场景,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还原历史场景的叙述能力。

  

  第三,有比较才有鉴别。《国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对抗日战争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进行了立体式的描写。在全面抗战前的六年时间,一方面是采取不抵抗政策的蒋介石和张学良们,拱手相让大片富饶的国土和牺牲掉那里勤劳善良的人民;一方面是国军内部爱国将士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不利条件下,对日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抵抗。一方面,蒋介石及国民党一味忍让,避免正面冲突;一方面是日军不断地在所到之处大开杀戒。作者还特别提到1928年北伐军至济南,蒋介石为避免同占据济南的日军冲突,派代表与日军谈判,但我方20余位外交人士竟遭日军割耳鼻、挖眼等惨无人道的暴行,日军还屠杀济南和平居民3000余人。日军占领山海关,攻入城里便屠杀妇孺百姓3000余人。在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日军依然一再违反国际法,直到南京大屠杀,日军屠杀我30万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并大肆疯狂奸杀妇女,上至七八十岁老妇,下至七八岁女童,都遭到轮奸后杀掉。作者以对比的手法,述写了国民党和蒋介石的退让屈辱行为的巨大贻害,民族尊严的沦丧,和日军这种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配以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数据,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国殇》把上层决策者、将军同底层军官和普通士兵民众进行比较,写出了战争中普通人的血性和英勇。如写1937年淞沪之战中,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领800(其实只有400)人敢死队在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谢团长壮烈殉国,官兵们奇勇无比。中国抗战,正如史迪威将军所言:“中国军队有最优秀的士兵,但他们没有好的长官。”正是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的牺牲精神构成了国民党正面抗战战场之所以获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另外,《国殇》还仔细选取了237幅真实的历史图片穿插于文本中,无疑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形象性,也让读者能够透过文字和图像来反顾和理解那一幕幕真实历史的惨剧与壮剧。

  

  作品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日军之所以长驱直入,而我军节节败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我军对“兵要地志”缺乏起码的重视,军事院校不讲授,战备中基本忽略,战场上就尽显颓势。但《国殇》对这些军事问题基本上没有触及。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