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奋战在革命一线的国际主义战士——《马海德》评鉴

奋战在革命一线的国际主义战士

  

——《马海德》评鉴

  

  【点评人简介】

  

  宋智明,记者、作家,出版《流动的书斋》等6部读书随笔集。

  

  【图书基本信息】

  

  田森:《马海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1版,67页,3.2万字。

  

  【作者简介】

  

  田森(1930年——2014年),祖籍陕西榆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当代社会学丛书》主编。著有《三个世纪的陈翰笙》、《庇隆传》、《马海德》等10余部著作。

  

  【作品简介】

  

  全书抓住马海德最重要的经历,以小故事的形式来展开。全书分九章,行云流水般地描述马海德的大半生。第一章用倒叙的方式,描写斯诺生命垂危时刻,对所走过的传奇道路的信念;第二章通过描述其童年经历引出马海德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医生,给穷人治病;第三章写马海德到上海后,从一个被压迫民族的同情者,变成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战士;第四章叙写马海德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卫生顾问的故事;第五章写马海德与中国妻子苏菲相识相恋并结婚的经过;第六章写马海德作为一位好医生的两大重大贡献;第七章简洁传神地描述晚年马海德在国际上宣传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第八章写了马海德与宋庆龄近半个世纪的友情;第九章《老骥伏枥》回到作者采访的“当下”,写马海德晚年忍着病痛坚持工作,关心各地防治麻风病的情况。

  

  【作品点评】

  

  马海德(1910-1988),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生于美国。他是一个美国炼钢工人的儿子。193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不久来到中国。1933—1936年,马海德到中国上海考察当时在东方流行的热带病,先后在上海广慈医院和雷士德医院工作,后来和两位同学合开诊所。1936年春末,中共中央想邀请一位公正的外国记者和一名医生去陕北,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情况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宋庆龄推荐了斯诺和马海德前往。6月他们到达保安,毛主席接见了他们并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他们到保安和苏区各地参观、访问。1937年1月,马海德随红军队伍回到延安。在一个多月中,他巡视了陕北各地卫生医疗单位,掌握了大量材料,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提出改进苏区医疗事业的建议。毛泽东很欣赏他的这份实事求是的报告,任命他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卫生顾问。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大同盟以后,马海德受宋庆龄委托,经常向该同盟报告陕甘宁边区的情况,通过保卫中国大同盟向海外呼吁,争取国际援助,边区因而获得许多急需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在抗日战争时期,马海德曾先后接待了白求恩、柯棣华、巴苏华、米勒等外国医生,并协助他们去各抗日根据地开展医疗救护工作。仅在1944年到1947年,马海德就曾诊治伤病员4万余人次。延安时期,还曾担任中共中央外事组和新华通讯社的顾问,积极参加外事活动和对外宣传工作。1937年11月,帮助新华社创立了英文部,开始向国外播发英文消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马海德立即申请加入中国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1950年,马海德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并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

  

  当1937年马海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周恩来评价他道:“他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而到了1983年,邓小平在接见马海德时称其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奋战在革命一线的医学专家、杰出的国际主义者”。

  

  马海德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完全可以写成一部三四十万字的长篇传记,但作者田森只写成三万多字的小册子,然而,我们读起来不觉得单薄、干巴巴,而是厚重、鲜活,主要在于作者能够抓住传主最重要的经历、最能反映传主性格的细节来展开,文字凝练,予人意犹未尽之感。加上作者把采访的一些经历也揉进来写,使得历史记忆与当下现实交相辉映,让人身临其境。作为一本普及马海德事迹的传记,本书是成功的,读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全面地了解马海德其人其事,对学习和弘扬马海德的精神大有裨益。

  

  全书充满了细节之美。我们知道,写活一个人物,最俭省的办法是写他的眼睛。本书作者深谙“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注重寻找最能反映作者精神的细节。

  

  为了更好地接近群众,“马海德决定把自己的美国名字乔治·海德姆改成中国名字马海德,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名字,既保留了原来美国姓的海德的字样,又增加了边区回族同胞姓氏中的常用的‘马’字。其实海德姆这个字在阿拉伯文中就是‘马’的意思,加上乔治对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不知帮了他多少忙的马又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乔治改名为马海德是非常合适的。”一次看似简单的改名,包含了马海德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多少深情!

  

  抗战时期,在治疗中,马海德不怕苦,不怕脏,也不怕传染上疾病。一次,“一位同志被毒虫咬伤,马大夫就用自己的嘴对着病人的伤口,毫不犹豫地一口一口地把毒液吸出,那位患者感动得热泪盈眶地说:‘你真是中国人民的贴心人!’”解放后,“在医疗队的病房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马大夫同麻风病人非常自然地谈心。他甚至让别人在自己身上试验麻风菌素。”“1980年5月,他又一次奔赴广西防治麻风病的前线……马海德一不戴口罩,二不戴帽子,连胶手套也没戴,只在身上穿了一件白大褂。他亲自检查病情,一次又一次地把病人的脚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检查脚板溃疡和截肢后的伤口,并提出自己的意见。马海德对待病人的亲切态度和他精湛的医术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医生的马海德,这些“病人至上”的做法,完全值得现在的医务工作者学习。

  

  抗战时期,马海德和苏菲摆脱世俗偏见、不顾一些人的反对,相恋并结婚,在他们结婚四十周年的日子里,作者来到马海德夫妇家。“不一会儿他来到了客厅,原来他就是小骏,马海德的第三代。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当年马海德希望他的后代在外形上也成为一个中国人的愿望,完全地实现了。此刻他正在红木长条桌前摆弄着那几束鲜花。苏菲凝视着自己的孙子,不无感慨地说:“在这些鲜花中,还有几束是当年反对我们结合的同志送来的哩。”马海德所做的贡献、马海德夫妇的幸福,这束“鲜花”是一个无言的证明,多么新鲜,多少有力!其中,又何尝不蕴含着中国人民对马海德夫妇的真挚祝福呢!

  

  作者田森1949年7月毕业于延安大学,曾在中共中央直属单位工作,1956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在社会学研究中强调把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从具体问题的微观分析出发,再上升到宏观的高度去考察。《马海德》虽是一本人物小传,但也体现了田森宏观微观有机结合的研究特点,小中见大,细节背后有大背景,写活了一个人,也写活了一个时代。本书封面是一幅木刻画,在陕北地方特色鲜明的风景前面,马海德正为一位中国的小女孩看病,让人油然想起那段特殊的岁月,格外温暖。本书开本小,内容精,马海德身上的许多精神值得当下的年轻人学习,建议再版。由于本书写于1980年,马海德1988年逝世,这八年里一定发生了不少有意思的故事,可以增写一章,使马海德的一生更加完满。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